滨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B.城市景观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

C.新一届学生文联代表大会广泛采纳并征求了与会学生关于如何办好文学社团的意见。

D.“神马都是浮云”“鸭梨”“围脖”等网络词语一下子蹿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结果。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①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

②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

③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

④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

⑤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

⑥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

A. ③①⑥④⑤② B. ③⑥①④⑤② C. ⑤③④②⑥① D. ①④③②⑥⑤

3、下面是一位同学未完成的对联,请你选出最恰当的一组补充完整( )

八方聚爱,,情连宇内卫中华。

A.爱涌心头驰江城 万众情牵

B.爱涌心头驰武汉 万众牵情

C.爱心涌起驰江城 万众情牵

D.爱心涌起驰武汉 万众牵情

4、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C.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D. 实是/欲界之仙都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   _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书》

(3)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4______ ____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王树增的《长征》是一部长篇虚构文学作品,全书以长征的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经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B.1962年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森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它第一次对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C.《骆驼祥子》一书中,祥子心中觉得可投奔、依靠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小福子,一个是能原谅他、帮助他被他称为圣人的“曹先生”。

D.《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救了悟空,在高老庄收了悟能,在鹰愁涧收了悟净,在流沙河收了白龙马。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南京大屠杀》选段完成各题。

1986年8月11日上午10点,南京,浓郁的梧桐树荫掩映着五光十色的橱窗,夏季时装大展销的广告吸引着对对情侣的目光,欢腾跳跃的迪斯科乐曲伴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这座举世闻名的大城市一如平日,生气勃勃,和平繁荣。我在一条小巷口下了公共汽车。与我同时下车的,还有一位身体瘦弱的老太太。她手里挎着菜篮。如果不是那像被人撕咬过的残缺的右耳,我也许不会注意她。她步履蹒跚地走了几步,忽然站住,定定地打量着路边的一棵古槐;瞪大了的眼睛里流露出恐惧和绝望,双手也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随即她怪叫一声,抛下菜篮,转过身没命地奔跑,还不时抓起路边的脏物向后扬去,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绝望的呼叫声。

“老太太又发疯了,唉!”行人驻足,回头。

她弱小的身躯剧烈地摇晃着,终于栽倒在地,口吐白沫。

我和几个路人把她送进医院。两鬓斑白的H医生很生气地用听诊器敲着桌子问:“是谁让她到老槐树那儿的?”

H医生告诉我,这位老人叫静缘,1937年南京大屠杀时,他惨遭日本鬼子蹂躏,地点正是那棵老槐树下。

我被极大地震动了,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竟无法抹平她心里的裂痕。那该是何等的令人发指的暴行!

……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

……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在我两下江南的采访调查中,在我提起沉重的笔时,我悲痛的心依然一次又一次地颤栗。限于篇幅,我的叙述难以表达历史灾难之万一;而当年日本法西斯那难以数计的令人发指的兽行,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嚎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再次重演!

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

我不想也没必要发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1选文第一段画线句子属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2用文中的词语为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定性。

3“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4“1937年南京大屠杀时,他惨遭日本鬼子蹂躏,”与选文第一段中那句话照应?

5阅读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作者在告诫读者什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写作

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事物,以“××的自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说明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