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苏轼。苏轼,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学家。

B. “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像飘飞的蓬草”,在古诗中常用“征蓬”比喻远行之人。

C.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受戒》等。

D.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B. 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 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D.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3、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____________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阿来交流,跟随一滴水经过丽江。

③你将与双喜对话,体味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游历风景名胜。

A.⑤①④⑥②③

B.⑥⑤①③②④

C.⑥③②⑤①④

D.⑤①⑥③②④

4、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躇(chóu)   喧(xiāo) 顾   绎不绝

B.(suō) 劲(qiú)   轩 惟妙惟

C.临(bīn) 峋(lín) 枝   滋暗长

D.() 隙(xiè)   俯 坦荡如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词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2)____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龟虽寿》)

(3)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_。[《赠从弟》(其二)]

(4)剧哉边海民,__________________。(《梁甫行》)

(5)《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同时点明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龟虽寿》中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仍然后当益壮,雄心不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赠从弟》(其二)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梁甫行》一诗中突出天下环境不一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凄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1)上面语段出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小说主人公保尔的成长经历,简要说说小说题目的含义。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体部分)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根据选文的内容写出该新闻的导语部分。

【2】简述该新闻为何先写中、西路军渡江情况。

【3】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突破”改为“越过”、“渡至”改为“到达”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作文

生命像东流的春水,一路欢歌,一路奔流。在我们的生命里,有给予力量的父母,有启迪智慧的老师,有温暖相伴的同学,还有引领成长的书籍,鼓舞人生的伟人……他们让我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挑战,学会了珍惜……也因此点亮了我们。

请以《__________,点亮了我的青春》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与要求:(1)请先在横线上补充一个恰当的词;(2)自选文体,自定立意;(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