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没有杜甫,我们对于“安史之乱”所能够知道的可能就是历史书上那些简单的、冷冰冰的东西。但有了杜甫,我们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在战乱中的苦痛,以及他的思念、忧虑,他的极其复杂的情感。在杜甫之前,人的生活世界里有很大一部分是不会被写到诗里的。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打开了我们中国人感觉系统里的那个盲区,__________________,或者说他第一次照亮了中国人的人生。
A.杜甫的伟大在于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他第一次把战争的苦难完整地放进了诗里
B.杜甫的伟大在于他把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写成了诗 他第一次把中国人的人生完整地放进了诗里
C.杜甫的伟大在于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他第一次把中国人的人生完整地放进了诗里
D.杜甫的伟大在于他把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写成了诗 他第一次把战争的苦难完整地放进了诗里
2、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
B.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礼记》,春秋至战国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马说》的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年届四十的王刚本来身强体壮,不幸被查出身患癌症,一下子步入了风烛残年。
B.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C. 在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面前,我们只有依靠科学,依法办事,才能夺取抗击灾害的全面胜利。
D. 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潮涨了会退,月满了会亏。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不能期望任何一个特定事物能永恒存在。
B.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中寻章摘句,潜心研究几年终于写出了《唐诗杂论》。
C.受奔驰女车主事件影响,外资企业业绩下滑,汽车制造企业更是首当其冲,影响巨大。
D.蒙古族人民一向热烈奔放,他们在竞技场上有着气冲斗牛的表现。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
杜甫〔唐代〕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试分析颈联的写作技巧。(注意找出其中的两个关键词)
【2】本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6、默写古诗文。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故曰:___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6)下面是清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创始人之一的端方题写在黄鹤楼的对联,请将崔颢《黄鹤楼》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中的诗句写在横线上。上联:我辈复登临,_______________。下联:大江流日夜,此心常与白欧盟。
(7)唐代诗歌气象万千,传颂百代:有的雄浑壮阔: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有的忧国伤时: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有的悲壮惨烈: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7、说说《红星照耀中国》这部著作有哪些典型意义。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梨树,甜了一方山水
李汀
①从幽幽的青石板小路走进小院,青石板院坝里一棵老梨树,主干粗壮,树身上的纹路如沟壑、如断壁。正值盛夏,酷暑难热,走进小院,浓前密密,绿风荡漾。老陈坐在梨树下,眯着眼睛,见有人进了院子,赶快让座。快来,快来,这梨树下有细风,凉快呢。
②没等我们坐下来,老陈仲手描了梨树上一颗梨子递过来。一尝,入口化渣,满口汁水,一行人连口称赞:好吃,好吃,老陈笑说:老梨树结的,坐在梨树下,老陈兴奋地对我们说:这梨树是爷爷栽下的,院子改造了好几回,可这梨树一直长在这里。只要说,陈家梨树那户人家,村里无人不知。地里干活累了,回到院子里,梨树下一坐,微风吹来,劳累顿时消了一截。人越活越老,这梨树却精神得很,越活越挺拔。
③一次,见老树干上抽出一股新枝来,这新枝开花、结果,结了好大一颗梨子呢。你看,梨子多美,多像一盏盏灯!
④我们抬头一看,衬枝上一颗颗梨子在阳光里晃动,仿佛有光在摇曳。小院子周围全是挂满“灯”的梨树,收梨子的车子就停在树下,人们咧着嚼笑,摘满一篮子梨子,就递给车上的人。树枝摇晃拍打着年子,有梨子掉在人们头上,惊起一片贞朗的笑声。整个村庄弥漫着一阵阵梨香。
⑤老陈笑着说:村子里上千亩的梨树,都快四五十年了。想想,那时侯自己三十多岁,栽梨树还真是不容易,每一棵梨树都有一个故事。
⑥先说这棵栽在田坎上的梨树吧。顺着老陈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棵老梨树树皮开裂纵横,树枝沧桑蜿蜒,这棵老梨树不言不语,站在高高的田坎上守着这一因子的梨树,这是最早栽下的梨树了。那时候,村里人还喊我小陈,大家说,小陈,梨树能当饭吃?我不服那口气,不在大田大地里栽,就把梨树栽在田坎上,第二年开始挂果,第三年这棵树上的梨就卖了近百元。当时,村里传开了:多栽苍溪雪梨树,不到几年就致富,要是栽上百十株,保你当上万元户,一下子,村里家家户户开始在田坎上栽梨树,有的甚至在大田大地里也栽上梨树,记得1984年,雪梨大户卢履清去北京参会,还把这梨子带到北京呢!老陈笑呵呵地说:我把这棵梨树命名为致富一号树。
⑦一号树,就是示范树,就是带头树。
⑧跟随老陈在梨树园里转悠,有一种甜润的气息充满心田、走到一棵歪脖子梨树下,老陈停下来,慢慢讲述起来。别小看这棵梨树,它是坚强树,栽了三回,才栽活。老陈露出一脸的骄傲,一阵风吹来,歪脖子梨树摇晃身姿,像是在向人们致意。
⑨说着,老陈带我们来到山腰一老井处,见一股细水从一道石缝流出,水光闪烁。令人惊奇的是岩石上有一老树,数丈之高,树身需两人合抱,树根却把这岩石团团抱住,岩石多洞,每个洞里都是老树的根须。老陈笑笑说:村里人看重这树呢,啥子树,大家猜猜吧。冬青村?香樟村?老陈摇摇头,又笑笑说:梨树,野砂梨树。老陈接着说:我们村开始发展梨树、就是先育这种野砂梨树,再在上面嫁接雪梨树呢,多艰辛的过程啊。
⑩野砂梨,果皮褐色、拳头大小,汁多、酸甜,而清朝的《苍县志》载雪梨:“肉白如雪、味甘于蜜、清香无渣,入口即化……”由酸到甜,由砂梨到雪梨,梨子相伴人类走过了多么漫长的路程。由此看来,那时的苍溪雪梨已经在不断选育优化,品种众多了。到如今,有了早熟翠冠梨、中熟黄金梨,以及晚熟雪梨。不过,大家念念不忘的还是那肉白如雪、入口即化的雪梨。
⑪老陈乐呵呵地说:人一辈子要干很多事,我老陈就干了一件事,种了一辈子的梨树。其实,老陈不也是一棵老梨树吗?甜了这一方山水,甜了这一村的乡亲。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陈住在一个长着梨树的院子里,酷暑时节,他最喜欢在梨树下面乘凉休息。
B.经过一代代的培育,现在的梨树与原始的植株有很大区别,许多人都不认得。
C.引述《苍溪县志》中关于雪梨的记载,证明苍溪县种植雪梨树的历史很悠久。
D.老陈说他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由衷地表达了他的自豪之情与内心的热爱。
【2】结合文段,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语言特色及表达效果。
【3】文章写了四棵梨树,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4】文章结尾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9、请从下面的名著中任选一部,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经典常谈》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苏菲的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
要求:①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
②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