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依次填入括号里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 )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整个黑首道上,到处瀑布倾泻,轰鸣作响。
抵达阿冉提村前约莫半小时,在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中间,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骤然( )入眼帘,日照其上,光艳耀目。原来我们已目睹了被称为“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我们拾( )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 )苍穹。
A.chán 映 shè 踞
B.chán 影 shí 居
C.cán 映 shè 居
D.cán 影 shí 踞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蝉则千转不穷 B. 略无阙处
C.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D. 属引凄异
3、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干世界,千姿百态,物竟风流。鲁迅以 ,诸葛亮以 ,司马迁以 ,文天祥以____……人生百态,百态人生,殊不知这“态”里透着人生的真谛,也折射着人生的价值。
①“铮铮忠骨”的姿态流芳千占②“宁死不屈”的姿态彪炳史册③“民族脊梁”的姿态长驻人间 ④“忍辱负重”的姿态激励后人
A. ①③④② B. ③①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②①④③
4、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年仅14岁的全红蝉凭借超高水平的发挥,摘得了东京奥运会女子十米跳台比赛的桂冠”。这句话的主干是“全红婢摘得桂冠”。
B.“疫情之下,无数的医护人员正以自己的英雄的逆行姿态,坚决地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防线”。其中“坚决地”是表示修饰的定语。
C.祈使句一般是在要求别人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常含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语气,如“别在那东张西望了!”
D.夸张中的超前夸张,是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者是同时出现的。如“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就是超前夸张。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青青子佩”两句,写女主人公对恋人衣饰的赞美。
B.“子宁”两句诗,用反问句式表达女主人公对恋人的强烈质问。
C.“挑”和“达”,很有表现力,蕴含了女主人公丰富的心理活动。
D.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方式抒情,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2】“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抒发了女主人公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②_____________,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③阡陌交通,___。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白居易《卖炭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老翁精疲力竭的情态。
⑤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有异曲同工之妙。
7、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随后,这位运土小工又变成了粮食寻觅者,到处去收集粮食,为孩子们准备吃的东西。为了减轻妻子剥皮、分拣、装料的工作,它又当上了磨面工。在离洞底一定的距离处,它在研碎被太阳晒干晒硬了的粮食,加工成粗粉、细粉;面粉不停地纷纷散落在女面包师的面包房内。最后,它精疲力竭地离开了家,在洞外露天地里凄然地死去。
【1】选段中的“它”是指( )
A.隧蜂
B.圣甲虫
C.米诺多蒂菲
D.螳螂
【2】法布尔的“荒石园”和鲁迅的“百草园”,都有着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试比较他们在那个昆虫的世界里所寄寓情感的异同。
8、【材料一】
疫苗
①疫苗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血清、细胞等制备的生物制品,通过人体接种,用于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②疫苗的出现被誉为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了为预防天花而形成的人工种痘法,这也被认为是疫苗最早的起源。我国《左传》(公元前556年)就有“国人逐瘛狗”的记载,至秦汉时已知应用病犬的脑部敷于被犬咬伤部位以预防狂犬病的方法。此外我国采用接种痘苗预防天花也是世界上最早采用人工疫苗的成功范例。但真正进行应用的是18世纪末英国的乡村医生琴纳,他发现接触过牛痘病毒的挤牛奶女工不会患“天花”,于是改进了接种方法,并进行人体试验,取得了成功。由此开始,疫苗学与免疫学诞生。在此后200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可以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种。
(摘编自《上海中学生报》)
【材料二】
疫苗是怎么起效的?
①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咳嗽、打喷嚏、发炎、发烧,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同时这些反应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作获得性免疫。有一些功用特殊的细胞,比如B细胞和T细胞,负责对付病原体,记录它们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他们。
②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依然存在风险。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何抵抗病原体,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抗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③在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其单独功效。
④同时疫苗分很多种类,首先我们有减毒活疫苗,这些是由病原体本身制成的,不过这是减弱伤害力的病原体。其次我们有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是为了确保人体不再被这些病原体感染致病,但是就像活的病原体一样,它们也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让人体提前学会如何辨认和攻击这些病毒。不过,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力。还有另一种疫苗,叫亚单位疫苗,这种疫苗只含部分病原体,我们称之为抗原,也是真正诱发免疫反应的成分。而进一步分离出抗原中的特定成分,比如蛋白质或者多糖,这种类型的疫苗可以立即触发特定反应。
(摘编自《读者》)
【材料三】
“新冠疫苗试验志愿者”感受如何?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于3月16日获批启动临床试验。Ⅰ期临床试验在武汉进行,招募18至60岁健康志愿者,共计108名,分为3组,分别接种一针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的疫苗,注射后将集中隔离观察14天,隔离结束后,还有半年的随访、定时定点采血。据悉,领衔该团队的陈薇院士打了第一针试验疫苗。有志愿者表示,注射后身体状况良好。也有志愿者出现发烧症状,免疫系统有了反应,而后体温恢复正常。
(摘编自2020年3月23日人民网)
【1】材料一第②段主要说明了什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疫苗起效的原理。
【3】材料二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表示,疫苗是解决新冠肺炎的根本。然而,疫苗研制需要过程,临床试验存在一定风险。阅读材料三,你想对陈薇院士或者其他新冠疫苗试验志愿者说些什么?
9、作文
命题作文:我最喜欢的初中老师
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5)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