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所以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 拂:违背   B. 动:使……震撼

C. 曾:同“增”,增加   D. 益:好处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幸福的尺寸本是无所谓大,也无所谓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每一寸幸福。

①在此之后,你的脚丫已经不再长大,你的鞋子尺码已经固定

②所以,请学会丈量幸福,拥有一颗充满爱、充满自由、充满创造的心吧

③这正像脚上的鞋,穿着合适也就可以了

④童年的尺寸是一颗糖果的甜蜜,少年的尺寸是一次收获的快乐,青年的尺寸是一份创造的惊喜

A.③①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次阿掖山之行虽时间仓促,浮光掠影,但还是留下了深刻印象。

B.旅游交易会上,中国展商利用数字化平台,向世界全方位呈现中国眼花缭乱的旅游资源。

C.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中国战“疫”取得了辉煌成绩,在众多国家中鹤立鸡群

D.在李白的诗中,这种看似妙手偶得的佳句比比皆是。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红(fēi) 空(lóu责(jié) 锐不可dǎng

B.(xiè)   跚(pán强(jué) 恹欲睡(yān)

C.枝(qiú) 踌zhú) 长途涉(

D.shù)  刻(juān)  临(pín) 坦荡如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乙】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开篇写天、云、雾、星河、千帆,展现出一幅辽阔而又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B.甲词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表达自己对天庭生活的向往。

C.乙词中的“惊”字既写出了船行之快,又写出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D.甲词想象奇特,笔力雄健,有一种豪放之美;乙词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2】这两首词中都写到“日暮”。同样的“日暮”下,词人的心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5)____________,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6)素湍绿潭,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各题。

选段一

宋江勒马看时,庄上不见刀枪人马,心中疑忌。猛省道:“我的不是了。天书上明明戒说,临敌休急暴。是我一时见不到,只要救两个兄弟,以此连夜进兵。不期深入重地。直到了他庄前,不见敌军,他必有计策,快教三军且退。”

选段二

那来军正是扈家庄女将一丈青扈三娘,一骑青骢马上,轮两口日月双刀,引着三五百庄客,前来祝家庄策应。宋江道:“刚说扈家庄有这个女将好生了得,想来正是此人。谁敢与他迎敌?”说由未了,只见这王矮虎是个好色之徒,听得说是个女将,指望一合便捉得过来。当时喊了一声,骤马向前,挺手中枪便出迎敌一丈青。两军纳喊。那扈三娘拍马舞刀,来战王矮虎。一个双刀的熟闲,一个单枪的出众。两个斗敌十数合之上。宋江在马上看时,见王矮虎枪法,架隔不住。原来王矮虎初见一丈青,恨不得便捉过来。谁想斗过十合之上,看看的手颤脚麻,枪法便都乱了。不是两个性命相扑时,王矮虎却要做光起来。那一丈青是个乖觉的人,心中道:“这厮无理!”便将两把双刀,直上直下,砍将入来。这王矮虎如何敌得过。拨回马却待要走,被一丈青纵马赶上,把右手刀挂了,轻舒猿臂,将王矮虎提离雕鞍,活捉去了。众庄客齐上,把王矮虎横拖倒拽捉了去。

选段三

且说祝家庄上擂了三通战鼓,放了一个炮,把前后门都开,放了吊桥,一齐杀将出来。四路军兵出了门,四下里分投去杀。临后孙立带了十数个军兵廿在吊桥上;门里孙新便把原带来的旗号插起在门楼上;乐和便提着直唱将人来;邹渊、邹闰听得乐和唱,便忽哨了几声,轮动大斧,早把守监门的庄兵砍翻了数十个;便开了陷车,放出七只大虫来,各各架上拔了;一声喊起,顾大嫂挈出两把刀,直奔入房里,把应有妇人,一刀一个,尽都杀了。祝朝奉见势头不好了,待要投井时,早被石秀一刀剁翻,割了首级。那十数个好汉分投来杀庄兵。后门头解珍解宝便去马草堆里放起把火,黑天而起。

【1】材料一中宋江说要救的两个兄弟分别是谁?

【2】结合选段二的语句,说说一丈青扈三娘的形象。

【3】结合原著的具体内容分析宋江第三次攻打祝家庄取得胜利的原因。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

周志国

①睡在稻草上。小憩的庄稼人。贪玩的孩子。阳光洒在温软金黄的草堆上。花儿一样的梦。

②我睡在稻草上,是睡在用稻草铺垫的木床上。

③从农村出来后的每年春节,我是雷打不动要回老家去的。回到乡下,回到父母的身边。有一年冬天,大雪齐了膝盖,我就是连滚带爬回去的。人到去,心也回去。

④父母家里就两位老人,至今没有舍得添一件时尚的家什,没有音乐,没有电视。除了吃饭,我们就从早到晚围着嗞嗞燃烧的木柴火塘,嗑母亲炒的南瓜籽说话,常常要说到夜深了才想起该去睡觉。

⑤这么多年,我只要回去,都和父亲抵足而眠。今年春节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们说到家里的公鸡都叫了头遍。临睡了,母亲说被子床单什么的,都是新洗了的,还用米汤水浆了。父亲抢过话头,特别补充说,垫絮下面的稻草全部换了新的,是他从草垛里选那壮实金黄的稻草,把袍叶撸干净了,再用菜刀切齐垫,一把一把,一层一层铺在床板上,平实,厚实,松软,睡在上面,不比席梦思差。

⑥我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了父亲做这一切时的情景:视线在草把里探寻,双手在草垛里翻找,拉出来,一只手捏着草尖处,另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张成梳子样顺着草身一次次往下撸,袍叶撸干净了,手上就剩下了会黄的草梗。看看撸得着不多了,就顿齐了用刀切,然后抱到床边细细地铺好。稻草铺好了,再铺上棉絮,铺上床单。看看自己精心忙活打理一新的床铺,只等自己的儿子回来。老人家的幸福像蜜汁样从心底里往周身流淌。

⑦脱去臃肿的外衣,钻到被窝里躺下去,一股熟悉的稻草的气息顿时向我袭来。稻草的味道,稻谷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甚至父亲的味道整个包裹了我。我没有说话,我调动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嗅觉器官一起感受,一起回味,一起品尝,重温自己生在稻草铺上,睡在稻草铺上的那些过去了的岁月和生活。

⑧我也种过水稻。收获金黄的稻谷,也收获金黄的稻草。季节熟了,把多数的稻谷卖给粮站,把够吃的稻子留给自己。想象着金黄的稻谷加工成雪白的大米去养育天下的生命。也有骄傲,也有自豪。稻谷都安排好了,成堆的稻草则留下来陪着我们过一年里剩余的日子。它的用处很多,切碎了洒上清淡的盐水用它做牛的饲料,晒干了用它来生火做饭,理净了用它来垫床铺,过去它还是庄户人家盖屋面的唯一材料。

⑨自打搬进城里,我们的生活就彻底告别了稻草。垫床的是席梦思,烧饭的是煤电气。我们把稻草扔在了乡下,把与稻草有关的一切都扔在了逐渐淡去的记忆里。甚至好多的日子,我们在梦里都不见了它的踪影。曾记得,第一次睡上席梦思,那一份当了神仙的感觉是何等的美妙。孩子们在床上玩起了弹跳的游戏,我们则在历数稻草铺的简陋与粗糙。谁也不知道,第二天起来,我们都喊腰疼。如今想来,那是不习惯的缘故,并不是席梦思的错。我们尽管对稻草铺还存有一丝留恋,但终究是不会再到乡下去拖车草来垫床铺了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席梦思的软和,忘记了那些与稻草滚在一起的日子。

⑩户外有风,屋后的竹林在沙沙摇响。远处有几声狗吠起落。这个静谧温馨的晚上,我睡在稻草上,睡在父亲身边,我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我做了一个梦:田野里翠绿的禾苗翻起金黄的稻浪,从金黄的稻堆里淌出了白米的河流……在阳光照耀的田野里,我躺 在芬芳的稻草上,幸福地睡着了……

(本文有删节)

【1】结合具体语境,简析第三、五段中加点词语的情感内涵。

(1)连滚带爬:

(2)抵足而眠:

【2】赏析第六段(画线处)父亲“铺床”的细节描写。

【3】第九段写“席梦思”,有什么作用?

【4】概括本文在结构上特点。

【5】结尾处,为什么“我”睡在“稻草上”和“父亲身边”,会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因为有你,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写作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