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 看!(夸张)

C.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2、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作品。

B.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访谈和对话,搜集了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C. 《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展示了他们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面貌。

D.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故事选自《列子》。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B. 茅盾,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

C.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擅长写小说和人物传记。

D.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新闻体裁。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由于司机的快速     ,高速行驶的汽车在悬崖边及时刹住,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2)新产品的      已到了关健时刻,大家要做好增压准备,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3)小明的一本书不知哪去了,他今天在校园里贴出了寻物     

A.反映 实验 启示

B.反映 试验 启事

C.反应 试验 启事

D.反应 实验 启示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词,按要求完成各题。

渔 家 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上阕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浣溪沙》

(2)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春望》

(3)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它,这一哲理可以用《饮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以解读。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名著,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任务一】品读书信

根据自己对名著的理解,从括号内的选项中选出写信或收信人的姓名填在空格内。(填写序号即可。)

小芳:书信,被称为“一种最温柔的艺术”,书信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特别方式,这一方式在以往的岁月里不断地演绎着,记录沉甸甸的记忆,书写真切切的深情,永远不会褪色!

小玲:是的,《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就曾经在给 (A.郝红梅   B.孙兰香 C.田晓霞)信中写道:“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

小芳:嗯,少平的信中所写的这话,看出了他是一个积极进取,艰苦执着,自强独立,朴实无华,积极乐观的人。信中还可以劝慰他人。《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中 (A.冬妮娅     B.丽达     C.达雅)给保尔在信中这样写道:“保尔,你对自己不要那样苛刻。我们的生活里不仅有斗争,而且有美好感情带来的欢乐。”

小玲:从她给保尔的信中,可见,她是一个心地善良而言语坚定、理解别人并真诚地帮助他人进步的人。

小芳:虽然书信沟通慢慢地走上了替补席,但书信永远是我们记录生活、书写心情的一种方式,我们要多写信!

【任务二】探究家书

下面是一个父亲写给孩子的书信片段,小明读了这个片段后,认为其中的父亲不是傅雷,但他不知道怎么阐明理由。请你根据自己对《傅雷家书》的阅读感受,帮助小明阐明理由。

“你出生的那一刻,你在宇宙洪流之中,收到我们的邀请,欣然下车,来到人间,我们这个家,投在我们的怀中。每个瞬间都是一幅画,美好的,死亡那一刻也是如此。”

“你是从画上下来的,我们都是,我们为人之前都是在画中。永恒是一幅无涯的壁画,我们是其中的一抹颜色。”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①高尚品德的形成,是离不开读书的,只有精于读书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品德高尚,成为“以德治国”的模范。

②读书,既是对人类知识营养的吸收,又是对自己人格的完善。读书,是人生的艺术享受,其乐无穷,美不胜收。要做到自觉地读书,既是一种文明的习惯,又是一种境界。进入新世纪后,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领域不断更新,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不读书,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国际科学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竞争。要在这种竞争中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就必须读书求知。

③读书求知,是对道德大厦的塑造,更是必不可少的“心灵工程”。《今世说》上有名言曰:“静坐自无妄为,读书即是立德。”读书与德确实不可分开,无德是一种愚昧,“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说苑》)。不读书的人,只会在黑暗中摸索,不可能脱离愚昧的苦海。无德,是一种邪恶的品性,是兽性的一种表现。“学则正,否则邪”(扬雄《法言学行》),“学则治,不学则乱”(黄宗羲《明儒学案》)。由此可见,读书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成为“以德治国”的模范,必须认真读书。

④当然,读书要有选择。我们不仅要读书,而更重要的是要读好书。“法轮功”痴迷者的一个沉痛教训,一是不读书,心灵愚昧;二是虽读书,但读的是李洪志《转法轮》一类鼓吹邪说的坏书。数百名“法轮功”练习者为上“天国”而自杀身亡,陈果、刘思影就是受李洪志歪理邪说的毒害而走上绝路的。这种悲剧的产生,便是愚昧的产物。事实证明,读好书,能使人走向光明,进入德的境界;读坏书、邪书,会使人走向绝路;不读书则会导致人进入黑暗的深渊。只有多读好书,才能治邪、治恶,促使美善之树长出文明的花朵;无德,是灵魂的卑鄙,是干坏事、办错事的一种动因。“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语),“种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语)。“腹中有书气自华”,多读好书,可以使自己的人格高尚,灵魂伟大,不干坏事,少办错事。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驱和鲁迅、茅盾、邓拓等有作为的作家,都是一生手不释卷,博览名著的知识渊博者;反之,历史上那些昏君奸臣、邪恶歹徒、民族败类一类人物,很少有喜欢读书的,更谈不上读好书。例如,慈禧太后丧权辱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这些人能够读点好书,他们会成为历史罪人吗?“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要培养高尚的道德,应当从读书开始。一个不读书的国家,只能是一个愚昧的国家,而愚昧的国家是不能进行“以德治国”的。

⑤要落实“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须营建好“以稳治国”的社会环境。而倡导读书求知,使读书成为国人的“国风”,便是营造好这种环境的根本途径。让我们人人都拿起书来,汲取人类宝贵的精神营养吧!

1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2第④段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本段的论证过程。

3请从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选取两个典型事例填在文中空白处,与上下文意思相连接,构成一个排比句,作为第④段的论据。

4结合文意,说说“以德治国” 与“ 读书求知”的关系。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以“我这一方小天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说明文

温馨提示:①抓住“小天地”的特征;②至少恰当使用2种说明方法;③适当运用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避免文章枯燥乏味;④书写认真,卷面整洁;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