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美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巴尔扎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B.《革命烈士诗抄》一书,洋溢着革命先烈的浩然正气,崇高节操和奋斗精神。长期以来,一直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的良好读物。

C.《简·爱》的作者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这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

D.傅雷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信中常用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

2、下列关于语文字词积累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应注意一字多音现象,例如:要塞(sài)、塞(sāi)车,翘(qiáo)首、翘(qiào)尾巴,悄(qiǎo)然、悄(qiāo)悄等。

B.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馈退”应为“溃退”,“萧洒”应为“潇洒”,“由忠”应为“由衷”,“章显”应为“彰显”。

C.应该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例如:“锐不可当”不要写成“锐不可挡”,“摧枯拉朽”不要写成“催枯拉朽”,“一丝不苟”不要写成“一丝不荀”。

D.大部分形声字可以根据声旁定读音,如娴(xián)熟、遁(dùn)形、呓(yì)语、镌(juàn)刻。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动的。

B. 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是进一步搞好学习的前提。

C. 谁也不能否认这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D. 同学们用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抗洪英雄。

 

4、请选出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

②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触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③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

④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

⑤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没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A. ②③④①⑤   B. ④①③②⑤

C. ③②④①⑤   D. ③①⑤②④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表明诗人轻车简从,奉命出征的句子是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边塞凉州时所作。

B.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尾两联叙事,中间写景,整首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C. 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D. 王维作为唐朝山水诗人,借助这首诗把边塞奇特、壮丽、别致的风光描绘的淋漓尽致。

3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按要求默写下列句子。

写三峡两岸山长又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夏水迅疾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三峡山水画卷色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虽说父子相隔万水千山,但傅雷笔下的每一缕墨线都凸显了深沉中的柔情、教诲中的关爱。让我们随着傅雷的脚步,在时间的小径上,读家书里的故事。

《傅雷家书》中傅雷的爱流淌在朴实的文字背后,深沉而温暖,请你结合所学,完成下面的阅读任务单。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问题与理解                              

赏析句子

整体性阅

深入揣摩:款款深情

孩子,你一天天的在进步,在发展,这两年来你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又跨了一大步,我愈来愈爱你了,除了因为你是我们身上的血肉所化出来的而爱你以外,还因为你有如此焕发的才华而爱你。

你读了全书后,感觉他们不单是父子关系,他们还有着其他的关系,请你写出傅雷和傅聪的其他两种关系。

_____

赏析选段划线句③_____

选择性阅

关注话题:成长之路

(1)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2)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3)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我相信你也是这样的

你针对“成长之路”的话题阅读相关章节,并摘录了书中有启发性的三句文字,请结合材料你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永远的香椿

赵学儒

⑴我特别喜欢吃香椿芽。

⑵刚摘下的、嫩嫩的香椿芽,用水那么轻轻一焯,只需放些盐和香油,顿时,香味就溢了出来;或者把香椿芽切碎,拌上蛋清儿,在吱吱冒油、焌过葱花的热锅里,翻上几个跟斗儿,煎成金黄、淡绿相间的坨子,煞是好看,又相当的美味。在我的老家太行山区,到处都长满了香椿树。每年春天,等到香椿树上的芽长到寸把长时,乡亲们便把嫩芽掐下来,当作下饭的菜肴。

⑶十几年前的那个春天,我刚到北京,住的这个小院,有几棵三四人高、碗口粗的香椿树。虽然市场上也卖香椿,但那些香椿芽掰下许久,已经蔫了,没有刚掰下的水灵。遥想在老家吃香椿芽的情景和美味,我不由得来到香椿树下,想伸手掰几片叶芽儿。

⑷“不可!”老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操着浓重的安徽口音阻止。

⑸原来,这几棵香椿树都是“名花有主”的。其实,这树是谁栽的早就说不清了,但“主人”不让人掰,就只能不掰了。这与太行山区那种纯朴的风俗不同,在那里,香椿树的主人会主动邀请大家分享,有人甚至把掰好的芽子热情地送到别人家去……

⑹老陈拒绝了我,我便把不悦的目光送给他。

⑺老陈是小院的门卫,看起来六十多岁的样子。不过显然不是,因为六十已经是退休的年龄。他个子不高,头皮裸露,仅剩几缕软软的、发黄的头发;有时戴着一副老花镜。每次早起,一定会看到他,不是挥舞扫帚、就是推着垃圾车,打扫小院,清理洗手间。晚归的人,只要轻敲他的门窗,他就会马上披件大衣或挂条短裤出来开门。

⑻香椿树的芽被“主人”蚕食得很快。很快,几棵香椿树像被剃光了头,紫红色的枝干上,露出断裂的白痕,像一只只含泪的眼睛,可怜巴巴地注视着人们。但是,到了秋后,香椿树的叶子还是顽强地长全了。不过却明显没有杨树叶、柳树叶那样健壮,大小不一,厚薄不齐,只要一经雨霜,便纷纷凋零。冬天的夜晚,狂风呼啸,香椿树独自伫立在皑皑的白雪中。令人惊奇的是寒冬一过,每到春天,那光光的香椿树上又吐出了嫩芽。

⑼这些年,我逐渐了解到一些关于老陈的事。他在香港回归那年,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做了我们小院的门卫。因为小院就他一个门卫,无人顶替,他离家后就再没回过一次家。起初,他的老伴和小外孙还住在这里,之后小外孙回老家上学,老伴又得了糖尿病,也回了老家。剩下他自己,一年又一年,为小院、为单位,默默地、尽职尽责地做着每一件事。

⑽了解多了,我慢慢地对他产生了同情……每逢过年过节,我都要给老陈买些酒送去,好让他打发孤独的时光。起初,我买了一捆啤酒,后来他跟我说,价钱一样,啤酒不禁喝,还是买两瓶白酒实惠。

⑾有一次,他突然给了我一把第一茬香椿芽。而且一再强调,这是他多次请求香椿树的主人,才得来的。

⑿初春的香椿芽,翠绿水灵、鲜嫩喷香!

⒀临走时,他嗫嚅地请我帮他写个老年证申请。我说,办老年证要六十二岁以上,你还不到六十吧,不符合规定。他这才拿出身份证……我惊住了,连手上的香椿芽都不由自主地掉到了地上。

⒁原来老陈都已经六十七岁了!

⒂他帮我捡起香椿芽。我真的不敢想象,在我品尝这美味时,是在享受大自然的赐予,还是在咀嚼老陈人生的酸甜苦辣。

⒃一年又一年,香椿树秃了再繁,香椿叶落了又生。春夏秋冬,周而复始,那屡遭蹂躏的香椿树,永远保持了不屈的形象,永远在积蓄执着的力量,永远都有一股春风吹又生的活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开篇为什么要写“我特别喜欢吃香椿芽”?

2下面句中的“主人”,一个加了引号,一个没加,请结合上下文说说原因。

①其实,这树是谁栽的早就说不清了,但“主人”不让人掰,就只能不掰了。

②而且一再强调,这是他多次请求香椿树的主人,才得来的。

3“我”对门卫老陈的感情随着“我”与他的接触不断深入。请简要概括“我”对老陈感情变化的四个不同的阶段。

4文题“永远的香椿树”改为“永远的香椿芽”好不好,为什么?其中“永远”二字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500;③文中不得出现含学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