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双减”政策的执行,是对一种学生主体发展的尊重,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各自特长。

B.语文教师如果看不到学生自身发展的创造性,一味让他们模仿“考场满分作文”,就会变成束缚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枷锁。

C.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

D.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名列男子百米第六名,实现了中国几代“飞人”渴望突破10秒大关的梦想。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zhuō 退kuì bān   一丝不苟gǒu

B.zhónɡ     lǐng   屏息liǎn

C.zhōnɡ   juān   精竭虑dān

D.páo zhǔ qiào   锐不可dānɡ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旁人的撺掇,这个孩子是不至于做出这等事情的。

B.一部伟大的作品,定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即使海枯石烂,也会从尘封的记忆中被人们重新拾起。

C.原本是天衣无缝的计划。却由于叛徒的出卖,导致了那场战争的失败。

D.春天的脚步渐渐近了,各种鲜花次第开放,整片大地生机勃勃起来。

4、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文章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在形式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C.《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们一起倡导了唐代的古文化运动。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是对主人公居住环境的描写,庭院中,一棵奇异美丽的树长得枝繁叶茂,花开得十分繁盛,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B.三、四句描写主人公看见树上那美丽的花,引发对远方心上人的怀念,于是从树枝上折下一枝开得最美的花,准备送给自己日夜思念的远人。

C.五、六句写主人公得到花后,顿时感到花香充满了自己的襟怀和衣袖,但遗憾的是,自己所思念的人离得太远,根本无法送到他的手中。

D.全诗写主人公看到奇树时,心情兴奋起来,折到花时突然想到要送给心上人,闻到花香时兴奋到了极点,但一想到无法送达,心情又低落下来。

【2】结尾两句,诗人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请分析诗歌结尾的内涵。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课文默写

淮南秋雨夜,   。(韦应物《闻雁》)

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泥香带落花。(葛天民《迎燕》)

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韩愈《马说》)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   请根据以下提示,任选其中一题完成。

(1)“人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连祥子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着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

你选取的提示是________,与这个提示相关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与这部作品中有关的一个故事情节:(2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地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⑪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

(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有删节)

1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扬花的麦子

成熟的麦子

收割麦子

赞美麦子

温情

努力生长

牵挂母亲

 

 

2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3请谈谈你对“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

4第④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

生活中的物、人、景往往渗透着我们丰沛的感情。一本儿时的《山海经》,触动了鲁迅的心灵;父亲的一个背影,触动了朱自清的心灵;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触动了茅盾的心灵……

请以“触动心灵的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积极向上,内容具体,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②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③字迹过分潦草,错别字过多,语句很不通顺,卷面严重污损,可酌情扣1~2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