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栖(xī)息 差(chāi)使 日薄(bó)西山
B. 绮(qǐ)丽 殷(yīn)红 转弯抹(mò)角
C. 藩(fān)篱 匀称 (chèng) 锐不可当(dāng)
D. 伧(cāng)俗 强(qiǎng)迫 惟妙惟肖(xiào)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平时没有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的原因。
B.透明化的售票手段不仅能提高售票效率,也能体现售票公平。
C.这次受检的教辅资料合格率只有大约10%左右。
D.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班被评为模范班级。
3、下面依序填入括号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 )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 )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 )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A.míng 编 消 zài
B.míng 翩 消 zǎi
C.méng 翩 销 zài
D.méng 翩 销 zǎi
4、对下列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欧体
B.柳体
C.赵体
D.颜体
5、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上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漏断等意象,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的世界。
【2】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作简要赏析。
6、根据提示填空。
①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诗经》)
②________________,同是宦游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③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④青青子佩,____________。(《诗经·郑风》)
⑤《桃花源记》中通过视觉、听觉,描写桃花源内环境安宁祥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请从学过的古诗词中选出一个含有“霜”字的完整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目录及内容,回答问题。
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现有的最有才敢的战略家,这是令人很感兴趣的事。
(1)上面选文中“他”的名字是什么?阅读完这本书后,你对他留下的最主要的印象是什么?
(2)根据下图目录回答,如果想阅读关于“红军大学”的内容,大概应该从哪一页开始读?
8、阅读下面两文段,然后作答
甲文:
舍佩托夫卡四周到处是战壕,到处是带刺的铁丝网。整整一个星期,这座小城都是在隆隆的炮声和清脆的枪声中醒来和入睡的。只是到了夜深的时候,才安静下来。偶尔有一阵慌乱的射击声划破夜空的沉寂,那是敌对双方的暗哨在互相试探。天刚亮,车站上的炮位周围就又忙碌起来。大炮张着黑色的嘴,又凶狠地发出可怖的吼叫声。人们急急忙忙往炮膛里装新的炮弹。炮手把发火栓一拉,大地便颤动起来。炮弹嘶嘶地呼啸着,飞向三俄里外红军占据的村庄,落下去,发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把巨大的土块掀到空中。
乙文:
在黎明前的薄雾里,第聂伯河模糊地闪着光;河水冲刷着岸边的石子,发出轻微的哗哗声。两岸附近的河水是宁静的,平滑的水面泛出一片银灰色,好像凝滞不动似的。河中央,却翻滚着黑沉沉的水流,肉眼就可以看出,它正向下游奔腾而去。这是一条美丽的、庄严的河。正是为了赞美它,果戈理写下了千古绝唱的抒情散文“第聂伯河是神奇美妙的……”河的右岸,峭壁耸立,俯视着水面,宛如一座行进中的高山,骤然在宽阔的河水面前停住了。左岸的下方,全是光秃秃的沙地,这是第聂伯河在春汛退走时淤积起来的。
在河边的一条狭小的战壕里,隐蔽着五个战士。他们按照分工趴在一挺秃鼻子马克沁机枪旁边。这是第七步兵师的前沿潜伏哨。谢廖沙脸朝第聂伯河,侧身卧在机枪跟前。
红军部队由于频繁的战斗,已经十分疲乏,接着又遭到波兰军队疯狂的炮击,昨天放弃了基辅,转移到第聂伯河左岸,构筑工事固守。
但是,这次的撤退、重大的伤亡以及最后弃守基辅,严重地影响了战士们的情绪。第七师曾经英勇地突破重围,穿过森林,挺进到马林车站一带的铁路线,经过猛打猛冲,赶走了据守车站的波兰部队,把他们赶进森林,扫清了通向基辅的道路。
现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却失陷了,红军战士个个都怏怏不乐。波兰白军迫使红军撤出达尔尼察之后,就在左岸靠近铁路桥的地方占领了一个不大的立足点。
但是,不论他们费多大力气,也不能再向前推进一步,他们遇到了红军的猛烈反击。
【1】请分别概括甲文、乙文的文段内容。
【2】班级举行读书分享会,假设你要向同学们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以选文的内容为例向同学们分享你的阅读感受和体会。(可以思考划线句子)
9、题二: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你以“不变的是 ”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抒发真情实感,
要求:(1)如选择题二,先完成题目,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4)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