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沉鳞竞跃、不怀好意、交头接耳、舳舻相接、晓雾将歇”不全都是主谓短语。
B. “别在那儿偷偷笑了!”“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这两句话都是感叹语气,句子结尾用叹号,用来表示强烈的感情。
C. “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补充说明。
D. “急湍甚剑,猛浪若奔”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猛浪狂奔的气势,意在突出“水”急的动态美。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它报道了我国著名跳水运动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上勇夺跳台跳水冠军的过程。
B.《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
C.《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艾芙.居里。
D.《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是唐朝人。
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B.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
C.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某贪官被查时,贪污受贿的人民币整整齐齐地码满了一墙,真是气势磅礴。
D.“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些铿锵有力的表态,体现了中央打击腐败,建设廉洁政府的决心和态度。
4、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崎岖 尴尬 诚慌诚恐 郁郁寡欢
B. 器宇 侏儒 广袤无垠 粗制烂造
C. 平庸 犀利 颔首低眉 藏污纳垢
D. 摧毁 忧郁 正襟威坐 暗然失色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浣溪沙
陈铎(明)
波映横塘①柳映桥。冷烟疏雨暗亭皋②。春城风景胜江郊。
花蕊暗随蜂作蜜,溪云还伴鹤归巢。草堂新竹两三梢。
【注释】①横塘:即南京市西南的横塘。古堤名。②亭皋:水边的平地。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词描绘了横塘春天美丽的景色,艺术风格清秀自然,宛转恬静。
B.起句两个“映”字连用,写出了横塘碧波荡漾,小桥杨柳飘拂的明媚春*,优美如画。
C.“冷烟疏雨”写春雨,展现一幅烟雨蒙蒙的画面,使眼前呈现出一种朦胧美。
D.尾句只写两三竿新竹,体现了词人在美好春景中形单影只的处境。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花蕊暗随蜂作蜜,溪云还伴鹤归巢”一句的妙处。
6、默写。
(1)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2)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3)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远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杜甫《春望》的“________,________”以花鸟之物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感时伤世的情感。
7、名著阅读
在他们西北方向的远远的山区里,另外一个黄埔军校生A当时正在为目前陕西、甘肃、宁夏的苏区打基础。A是个现代侠盗罗宾汉,对有钱人怀有山区人民的一贯仇恨。在穷人中间,他的名字带来了希望,可是在地主和老财中间,他成了惩奸除恶的天鞭。
这个乱世的豪杰生于陕西北部群山环抱的保安,是个中农的儿子。他到榆林去上中学,榆林位于长城南面,是陕西同蒙古商队进行兴旺贸易的中心。A离开榆林以后就进了广州的黄埔军校,一九二六年在那里结业,就成了一个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军队的青年军官。
请说出上面选段中A的姓名?他就读过黄埔军校,按理说应该有很好的前程,他为什么要在大西北的陕西、甘肃和宁夏的农村为苏区打基础?请简述。
8、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美猴王,姓章
贾飞黄
猴年,谁是中国“第一猴”?孙悟空。姓孙,猢狲的“孙”。
孙悟空,出自《西游记》,按通常的说法,作者是吴承恩,所以孙悟空又应该姓吴。但吴承恩的小说里孙悟空什么样?“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好像和我们脑海中的美猴王又不一样。
大家心目中的孙悟空形象从何而来?依我看,大家印象中的孙悟空恐怕不姓吴,而是姓章。靠着章姓人家的再创造,才演绎拼贴出今日千千万万中国人眼中面目清晰、活灵活现的——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齐天大圣孙悟空。
在章家之中,眼下名气最大的应该要数章金莱。也许你更熟悉他的艺名:六小龄童。
这四个字一出,恐怕在中国真的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国民大圣”也不是一代人就能造就的。在“六小龄童”章金莱堪称出神入化的表演背后,是章氏家族作为“猴王世家”几代人的心血。
我国不少戏曲剧种中,都有以孙悟空为主角的“猴戏”桥段,章金莱的老家——绍兴的“绍剧”,也不例外。章金莱的曾祖父章廷椿、祖父章益生,都以猴戏闻名;而到了章金莱的父亲章宗义那里,更是因为在猴戏上造诣极深,被誉为“南派猴王”。章宗义从小痴迷戏曲,得家学真传,六岁从艺,因此得了个“六龄童”的艺名。章宗义还有一个擅演老生的哥哥叫章宗信,七岁从艺,艺名“七龄童”。有兄弟如此,家学渊源可见一斑。196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绍剧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六龄童饰演孙悟空,七龄童饰演猪八戒,一对兄弟分饰“大师兄”“二师兄”,一时传为趣事美谈。
六龄童章宗义一共有11个孩子,章宗义的后代当中,今天名气最大的自然是最小的儿子章金莱,但当初最先接受“南派猴王”衣钵的,却是他的二儿子章金星。章金星天分极高,三岁开始就随浙江绍剧团演出。章金星七岁时,浙江绍剧团在上海为周恩来总理和到访的外国宾客演出《大闹天宫》,章金星出演罗猴。演出结束后,周恩来总理上台接见演员,还特别抱了抱小猴子章金星,叮嘱“六龄童”章宗义“多培养几个‘小六龄童’”。由此,章金星便得了“小六龄童”的艺名,而周总理抱着小六龄童的照片也成了绍兴人记忆中一个经典的瞬间。
然而,或许是天妒英才,小六龄童章金星因罹患白血病而早夭,年仅16岁。而他的小兄弟章金莱则接过了南派猴王的传承,为有别于哥哥,取艺名“六小龄童”。虽然有着父亲的亲传以及家学的渊源,但“猴四代”六小龄童的成长依然浸透了他个人努力的汗水。章金莱本人是个高度近视,眼光缺乏灵动和神采,这是演猴戏的大忌,为此他经常盯着日出时的太阳或者快速运动的乒乓球看,“强行矫正”自己的眼神,这才有了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永远灵目圆睁的生动表演,而最终造就了被许多观众奉为“不二经典”“无法超越”的美猴王形象。
而六龄童章宗义,虽然培养了六小龄童这样优秀的接班人,却依然未曾放弃自己的艺术人生,2012年,年近九旬的章宗义接受媒体采访,依旧时不时忍不住耍上一段猴戏,并留下了那段著名的感慨:“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登台演出。有的人一上台就下不来了,但我知道我能演。”两年后,章老驾鹤西去,但他对艺术的追求、章家四代猴王对艺术的追求,依然在那句“有的人一上台就下不来了”的自我告白中,在六小龄童依然活跃的身姿中,活灵活现,熠熠生辉。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六小龄童”艺名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六小龄童”是被誉为“南派猴王”章宗义的儿子章金莱的艺名。
B. “六小龄童”的艺名是当年周恩来总理在看了《大闹天宫》后亲自取的。
C. “六小龄童”艺名与他的父亲“六龄童”和哥哥“小六龄童”有关联。
D. “六小龄童”属于“猴四代”,是电视剧《西游记》里美猴王的主演。
【2】下列对章氏家族“猴王世家”的信息,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章氏家族祖籍绍兴,从曾祖父章廷椿开始,世世代代以演猴戏闻名。
B. “六小龄童”的伯伯章宗信,艺名“七龄童”,曾经演过猪八戒。
C. “六小龄童”章金莱在章氏家族中虽然名气最大,但年龄最小。
D. 章氏家族中最先接受“南派猴王”衣钵的是章金莱的哥哥章金星。
【3】下列对“美猴王,姓章”的原因,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章家几代人演绎的美猴王在国人眼中面目更加清晰,更加活灵活现。
B. 章氏家族在吴承恩描述的美猴王基础上,花大量心血进行了再创造。
C. 章氏家族是“南派猴王”的代表,家学有渊源,代代有传承,成就卓著。
D. 章氏家族演绎美猴王的人最多,时间最长,年龄最大,名声最响亮,无法超越。
9、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会上指出当代青年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应充满朝气锐气,保持进取之心,敢战能胜,不负韶华,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纵使前路坎坷,也要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请以“青春赛道”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③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