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思政课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B.谁能否认医护人员不是无硝烟战场上的英雄、最美的“逆行者”呢?

C.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D.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春》《背影》都是我国近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

B.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

C.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D. 《愚公移山》《杞人忧天》都是出自《列子》的寓言。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拿到试卷,小明忍不住笑了,拿起笔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

B. 面对泰兴的飞速发展,我们岂能在心中无动于衷

C. 重庆公交车坠毁真相揭开后,全国人民无不扼腕叹息,这是一出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D. 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聋发聩的掌声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赞赏。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爱祖国,登山望,巍峨的群峰在云端穿梭;俯大海,竞发的千帆荡起碧波。我们看朝霞晨雾、听晨钟暮鼓、赏星辰大海,游览雄壮江河;我们享用着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宽广辽阔,纵使徜徉其中有寂寥,有喧,有艰难险阻,但是一刻也不能分割。

A.①眺②瞰③嚣

B.①瞭②看③嚣

C.①瞭②看③啸

D.①眺②瞰③啸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关雎》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伙子追求心爱姑娘的经过,表达了纯真、深切的爱情

B.“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

C.“寤寐思服”表现了男主人公因追求不得而茶饭不思、寝具不安的状态,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人的痴情。

D.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但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

【2】请描绘“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的内容。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5)周敦颐在《爱莲说》里写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习总书记在党内开展反腐倡廉行动,号召大家要能经得起各种考验,保有洁身自爱的君子作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6)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与王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

(7)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甲】

我们仔细观察一只正在往洞外爬的幼虫。它或多或少总要带上点或干或湿的泥土。它的挖 jué 工具——前爪尖尖上沾了不少泥土粒;其他部位像是戴上了泥手套;背部也满是泥土,它就像是一个刚捅完阴沟的清洁工。这么多污泥看了让人惊讶不已,因为它是从一个很   干燥的土里爬出来的。本以为会看见它满身的粉尘,却发现它是一身的泥污。

【乙】

妈妈在喂婴儿喝粥之前,也都先用嘴唇去试试粥的凉热。雌性象态橡栗象也是以同样的慈母心这么去对待自己的幼虫。它把长鼻尖端伸到井底深处,看看里面的食物情况,然后 再留下给自己的孩子。如果井底食物令它满意,它就把卵产下来;如果食物令它不满意,它就 不再多往下钻探,弃之而去。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它钻了半天而弃之不用了。那是因为再钻下去也没有用处,井底的食物经仔细鉴定不符合要求。为了自家孩子的第一口食物,这些象态橡栗象多么细心,多么挑剔啊!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挖 jué( )       ( )       ( )       ( )

(2)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要求不改变原意。

它就像是一个刚捅完阴沟的清洁工。

(3)根据对《昆虫记》整本书的阅读,你觉得我们应该从法布尔的身上学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4)请结合【乙】文段,谈谈你对“以人性关照虫性”这一经典评价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刘松仁是位高中老师,这天早上在匆匆进学校大门时,看到一位像是来自农村的中年妇女,臂弯上挎着一个沉甸甸的蓝布包袱。此刻正是一年中最冷的严冬腊月天,北风呼啸寒气侵骨。那位妇女显然冻坏了,头发凌乱脸色青紫,上下牙床“咯咯咯”地撞击着。不知怎的,刘松仁一下子想起自个母亲的样子来,以前上初中、高中时母亲也常在学校门口守过他的,又有哪位母亲没有在校门口眼巴巴地守过自己的孩子呢?刘松仁心中十分不忍,上前两步客气地说:“请问您在等谁啊?”

②那妇女一听连忙用谦卑的口吻回答说:“我等我的儿子,叫齐飞,他马上就要高考了,学习可累了,我就从家里带了些熟鸡蛋什么的给他补补脑子。”

③刘松仁点点头,正要开口请她进门卫室避避寒,可忽然想起了什么,当下不再说话,逃也似地大步进了校门。

④在教室里刘松仁打量着同学们的脸,这节课是作文课,不出所料,大部分同学的脸上都露出心不在焉的神情,有一位同学干脆用书挡着脸,刘松仁一看就知道这位同学假装看书其实在打瞌睡,昨夜他又熬夜上网了吧?

⑤刘松仁冷不丁开口说:“现在请同学们全部到窗户口,仔细观察咱学校大门口的一个人,时间为十分钟!”

⑥同学们先是一愣,随即一下子兴奋起来,伴随着一阵稀里哗啦的桌椅碰撞声,个个争先恐后地涌到了窗户边,那个打瞌睡的同学也被同座叫醒,只好满脸不情愿地挤了过去。同学们看到了什么?他们看到不远处的大门口那灰白空旷的水泥地上站着一个人,一个冻得浑身缩成一团的中年妇女。寒风一下一下撩起她枯黄的头发,可以看到她的脸越发青紫了,不住地搓手、跺脚、双手拢在嘴边呵气。

⑦过了一会儿那妇女忽然放下臂弯上的蓝布包袱,用僵硬的手指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打开,然后拿出一块饼,饼肯定冻得像铁一样,那妇女歪头咬了小半天才咬下一块,就着寒风津津有味地嚼了起来。

⑧看着看着,先前嘻嘻哈哈的同学们个个露出了严肃的样子,有的女同学眼圈已悄悄红了。这时站在同学们身后一直默默看着的刘松仁开口了:“实际上你们看不到,那位妇女手上、嘴唇上满是细小的血口子,因为她已冻了好长时间了,我还知道,她的包裹里有更好吃的东西,可她为什么宁愿站在寒风中挨冻呢?她为什么不吃那些更好吃的东西呢?因为她在等她的儿子放学,好把从老远的家里带来的东西给她儿子补脑子。现在请同学们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写下这篇作文!”

⑨同学们一回头,正看到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下一行字“守在校门口的母亲”。

⑩同学们立即奋笔疾书起来,没有一个像以前写作文时咬笔发愣的,是刚才的一幕触动了他们的灵感,不,是灵魂。刘松仁分明看到一位同学在偷偷地流泪,尽管拼命压抑,但泪水还是像瀑布一样从指缝里流了出来。

刘松仁再也忍受不了心中的不安,打开门飞一般地跑到校门口,二话不说拉着那妇女进了暖和的门卫室,又倒上一杯热茶。

这篇作文的最高分破天荒的被一个以前作文及各门功课都较差劲的男同学得到,得到高分并非他的文采,而是充沛其间的真情实感,有悔、有痛、有恨,更多的是爱和决心,后来这位同学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玩命地用起功来。

这位同学就是那母亲要等的儿——齐飞,是刘松仁的学生,就是那个上课打瞌睡的学生,也正是那个流泪不止的学生,实际上从站在窗户口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在流泪

【1】文章第③段,当刘松仁老师了解农村妇女的来由后,他忽然离开的原因是什么?

【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同学们立即奋笔疾书起来,没有一个像以前写作文时咬笔发愣的,是刚才的一幕触动了他们的灵感,不,是灵魂

【3】谈谈第一段划线句的作用。

此刻正是一年中最冷的严冬腊月天,北风呼啸寒气侵骨。

【4】文章最后一段写齐飞见到校门口的母亲就一直在流泪,请结合文章谈谈他的泪水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我们生活的世界缤纷多彩,总有最好的风景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或是“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生机勃勃,亦或是“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豪气冲天,或是“慈母手中线”的浓浓母爱,亦或是那个永不言弃的自己。

请以“最好的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补全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