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节的春夏秋冬,植物的生长荣枯,周而复始,年年如此。
B.一阵爽风裹来了几声脆脆的鸟鸣,瞬间,大片草滩演绎成了轻歌曼舞的旋转舞台。
C.上课迟到了,他向老师报告后,急忙偷偷摸摸地回到座位上。
D.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学科,我们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2、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印象。这句话的主语是“母亲”。
B.“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中“辜负”是名词。
D.“智慧平台”“核心价值”“精准扶贫”这些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3、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鲁智深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时经历了三件事:收服众泼皮;倒拔垂杨柳;偶遇林冲并结为兄弟。
B.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近乎柏拉图式的爱情,纯真甜美,带着理想主义的浪漫色彩,让人心醉。
C.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记述了贝多芬、达芬奇和托尔斯泰坎坷的人生经历,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朱光潜先生在英国期间写给中学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小书是以书信的形式,每次一个话题,探讨读书、习俗与革新、爱情与道德、升学与专业、参与社会运动,以及人生烦恼与乐趣等。
4、通过阅读《傅雷家书》这部名著,我们了解到傅雷先生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 )的人。
A.随和
B.严肃正直
C.乐观坚强、勇于正视错误
D.成就非凡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里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中的“归”字饱含作者经历人生道路上的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个理想归宿的热切愿望。
B.“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诗人空有才华,却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C.“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D.李清照的词以婉约细腻为主。这首词清丽婉转,幽怨凄恻,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作。
【2】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诗的画面。
6、默写古诗文。
(1)征蓬出汉塞,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与《龟虽寿》中“______,______。”的意境有相似之处。
(3)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6)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7、在《红星照耀中国》中,革命信仰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灯塔,指引着他们向前进。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具体事件简要分析。100字左右。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针线时光
①母亲是一名普通的纺织女工,纺纱是她的职业,侍弄针线是她的爱好,一针一线,游走在她灵巧灵巧的手里,便演绎出变幻多姿的境界。
②1992年,按照规定,出生在九月前才能入学,但是十一月出生的我却破例入了小学。这其间,多亏了好心的马老师相助,因为我写字漂亮,作文生动,她一直很喜欢我。母亲在纺织厂是三班倒的工种,只要下班后,她就立马拾掇着针线袋子织毛衣。那时,正值秋日,无论是阳光晴好的午后,还是炊烟升起的黄昏,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舞蹈。有时是寒凉浓郁的深夜,母亲夜里十二点下中班,到家就是次日凌晨了。我从梦中醒来,仍能瞥见母亲的银针在昏黄的光影里穿梭。不出一周,毛衣成型了, 那点缀在浅粉色底子上的绿草白花,真是鲜活夺目。母亲虔诚地把毛衣包在纸袋子里,让我拿它送给马老师的女儿。
③这件漂亮的毛衣令我铭记至今,母亲当时并没有嘱咐我什么,但我学会的是母亲的勤勉和感恩。
④遗憾的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2004年我读大一,也曾心血来潮,学起织围巾,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起一个大棒槌,一个月才完工一条,针脚还歪歪扭扭;手动松紧不匀,我倒是更喜欢写字,自以为高雅,无论是毛笔飞舞还是硬笔临拓,修炼的是一种境界。寒假里,每每我动笔写字,母亲就在一旁和针线较劲儿。等到开学返校的日子,母亲帮我收拾行李时,塞进去一双绣着“万事如意”字样的鞋垫,大红大紫的网格交织,在那年头很流行。
⑤母亲对自己的作品甚是得意,我知道母亲把对我的爱编织在一针一钱里,每个针眼都是她用心在歌唱,那动情的声音飘至异地他乡,时时在我心中震颤出学会关爱家人的回响。
⑥08年,我参加工作,难免磕磕碰碰。13年,儿子多病,我的生活一地鸡毛。 16年,与爱人离异后,我曾郁郁寡欢。母亲怜女心切,一个月内头发秃了两块。 但她的爱好没变,编织依旧,刺绣仍然。只是她很少能够深夜入眠,而是静坐家中一隅,戴上老花镜,捏着针线,眯着眼,在五彩缤纷的针线里执着的创造着种种鲜活。
⑦流年变幻,美物衍生,儿子五岁前穿的四季衣裤,全出自母亲的巧手; 厨房里蒸包子用的笼布摞了一叠;花瓶下底垫的花边很是悄丽;客厅墙挂的"八马奔腾"十字绣被客人交口称赞。她说,遇到闹心事就去针线里找乐子,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⑧我忽然理解了母亲,舞针弄线是她的爱好,亦是她的境界,有了境界,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能沉稳从容。
⑨如今,我已到承前启后的中年,如逢四季渐进的秋,大热大冷的际遇已过,母亲的针线穿过我往昔的悲喜岁月,穿透我丰盈的灵魂深处,感染着我以笔为针,把字写美,以墨为线,把情写真。母亲用一针一线、我用一笔一划勾勒出的都是生活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
⑩一路向前的日子,我们处境如潮,或起或落,总有一种支撑让你变得从容不迫,悲喜不惊,即便与逆境相逢,也可以心如磐石,坦荡笑迎。
【1】全文依照时间顺序,记录了母亲与“针线”的三件事,以及带给我的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时间 | 相关事件 | 给“我”的启迪 |
小学时 | ① | 要做事勤勉,懂得感恩 |
大一寒假 | 母亲为上大学的“我”绣鞋垫 | ② |
08年至今 | 母亲用编织和刺绣迎对苦难 | ① |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⑥段的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本标题的作用。
9、题目: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