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私塾(shú) 勉强(qiǎng) 东挪西借(nuó) 庚子(gēng)
B.妯娌(zhóu) 衙门(yá) 支撑门户(chēng) 横蛮(héng)
C.佃户(tián) 溺死(nì) 差役(chāi) 慰勉(wèi)
D.调料(tiáo) 哭泣(qì) 不辍劳作(zhuì) 和蔼(ǎi)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油馍 豁然开朗 偏辟
B.踊跃 人情事故 静穆
C.争讼 熙熙攘攘 皎洁
D.冗杂 怡然自乐 退色
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卞急(biàn) 褴褛(lǚ ) 奔丧(sāng ) 苦心孤诣(yì)
B. 蛊惑(gǔ ) 嫌恶(wù) 茶寮(liáo) 剑拔弩张(nú)
C. 潜能(qiǎn) 勾留(gōu) 臻于(zhēn) 鸦雀无声(yā )
D. 排闼(tà) 诮骂(qiào ) 噎嗝(gé ) 髀肉复生(bài)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听说慰问团要来,灾区人民天天翘首以待。
B.拜访者们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着托尔斯泰的接见。
C.针对支付宝社交圈 “白领日记”部分用户为求打赏上传大尺度照片的现象,有人指出,如果“支付宝”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D.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曛:昏暗),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诗都是唐诗,其中第一首是律诗,第二首是绝句。律诗为八句,绝句为四句,两者的偶数句都要求押韵。
B.王勃诗的首联点明送别地点和朋友要去的地方,一个“望”字已经透露诗人对朋友远行的关切之情。
C.王勃诗的尾联描写二人在即将分手的岔路口挥泪告别、泣下沾襟的情境,表达了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
D.高适诗的三、四句是对朋友的安慰和勉励,格调昂扬向上,情感积极乐观,与王勃诗的第三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请你组织语言对《别董大》一诗的前两句所展示的画面进行描述(不超过50字)。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白居易《卖炭翁》中表明卖炭翁复杂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傅雷家书》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养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②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1)傅雷在这封信中,从哪些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
(2)在理解名著《傅雷家书》的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选段的内容,请简要回答怎样才能成为傅雷所希望的有教养的青年?
8、父亲归来那一天
①在我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的那一天一样不可思议。
②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科院下属的国家级天文台中,不少观测星系的望远镜都是他设计的。设计组装好的望远镜,小心翼翼地运往各地的天文台安装完毕,需要父亲前往调试,确保望远镜的运行达到设计标准。通常,他一出差就会有一个月左右。父亲对出差毫无怨言,我们全家也毫无怨言,因为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刻板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
③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后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父亲带回了六个硕大的石榴。那是物流极不发达的时代,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父亲按照临潼小贩教给他的方法,在石榴果顶上找到一个下刀处,在外皮上轻划了一圈,用力掰开。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籽,细细品尝,它的甜是多维的、立体的、丰富的,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繁密的石榴籽,是在怎样的大地上孕育,才能够散发出如此滋味?这是陕西大地的结晶。那时候,我就立誓要到北方去,看一看与南方黏腻、湿润的气候完全不一样的土地。父亲说,只有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才能结出如此硕大的石榴。
④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当时绿皮车要走56个小时的漫长旅程。父亲带足了榨菜、方便面,还有自己做的紫菜饭卷上了车。等他归来时,他居然带着一个大纸箱,难道父亲是带回了新疆的冬不拉?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回了新疆的棉花,是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哦。
⑤父亲说,调试完望远镜,他去城里办事,搭乘老乡的拖拉机,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震撼了,他便用口袋里的清凉油,向棉农换了几枝棉花。棉农困惑地问他:要做一副棉手套,或者一顶厚棉帽,这点棉花都不够,要不要多送他一点?父亲笑着说:够了,千万别把棉花从棉枝上扯下来,他要让两个女儿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记得那天,我们把家中腌萝卜干的空坛子反复刷洗,接着,父亲将这干燥的棉枝插入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装饰。掉落的小棉枝子,父亲让我亲手从中扯出棉花来,摸摸里面的棉籽儿,他说:“在新疆,每一地有上万亩这样的棉花。那里的棉花质量之好,做一床棉胎,可以用20年都不会扁塌。”
⑥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去调试望远镜,我已经上高三。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该再出长差,但是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台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义。只有它装成了,我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父亲承诺说,等他归来时,会带给我们惊喜。
⑦父亲去了40天,带回从花卉市场批发的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吃了一惊——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家里没有这么多花瓶,母亲不仅动用了没有来得及扔掉的白醋瓶,腌腊八蒜的坛子,还抱着余下的玫瑰,四处去送邻居。
⑧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的最大喜悦,不仅是望远镜的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的高考成绩已经出炉。高过一本线41分的成绩,令他十分满意。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镜片是父亲跟着云南天文台的磨镜师傅学习并磨制的。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被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
⑨我记得,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过,女孩子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颗多么幸运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肯定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脱个人的狭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别致角度,小到一个石榴、一枝棉花,大到一架望远镜。他做到了。
(选自《青年文摘》2021年第21期,有删改)
【1】笔名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思想理念、个性气质。你认为下列最符合本文作者气质的笔名为
A.逆苍天
B.青玉烬
C.明前茶
D.鹊桥柒
【2】作者表述父亲出差“回来”为“归来”,你认为能否把“归来”替换成“回来”?
【3】作者说“小到一个石榴、一枝棉花,大到一架望远镜”,父亲都做到了教她“如何跳脱个人的狭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别致角度”。结合文本谈谈父亲是如何做到的。
【4】小语想把本文作为单元的拓展阅读篇目,你认为放在第二单元还是第四单元更合适?整体把握文本,结合单元提示和篇目具体阐述你的看法。
第二单元
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景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它们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又可成为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学习本单元,要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比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还可以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篇目:6藤野先生 7回忆我的母亲 8列夫·托尔斯泰 9美丽的颜色
第四单元
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阅读这些散文,领会作品的情思,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
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篇目:14背景 15白杨礼赞 16散文二篇 17昆明的雨
9、请以“难忘你的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角度独特,感情真挚饱满;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