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文化长廊】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成语“黄发垂髫”中,“黄发”指小孩,因人少时头发发黄;“垂髫”指老人,因为象征长寿。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C.阳历四月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清明,意为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早春和景明之象;谷雨,意为雨生百谷,降雨充足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D.小王对他的好朋友小李说:“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问我,我一定毫不保留,不吝赐教。”

2、(题文)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村民集中居住区内有医院、幼儿园、便民服务站等,现在的乡村已今非昔比

B. 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歌唱比赛的到来。

C. 托尔斯泰的墓地没有墓碑,不留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名的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

D. 中考在即,我不但没有紧张感,反而很平静,甚至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 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C. 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 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 900万,避免约1 100万人不因吸烟而死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讨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B.五四青年节前夕,身残志坚的将萌,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C.4月10日,铁路部门开始在全国实施新的列车运行方案,优化高铁列车开行路线。

D.旅游业可以促进南宁的经济发展,但过度高负荷发展却会加重生态和社会负担。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从军行①

王昌龄

青海②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③金甲,不破楼兰④终不还。

(注释)①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②青海:指青海湖。③穿:磨破。④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1(乙)诗中一、二句写景有什么作用?

2(甲)(乙)两诗虽然都是边塞诗,但是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联系背景与诗句具体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2)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卖炭翁》)

(4)《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乃记之而去。”写出了作者离开小石潭的原因。

(5)杜甫心系寒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他博大胸襟和社会责任。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

——张洁

(1)“这本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是苏联作家的作品。主人公是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2)你知道这本书题目的含义吗?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植物也有血液

张晓天

人们都知道动物有血液,而且绝大多数动物的血液是鲜红色的,当然,也有极少数物种的血液呈其他颜色。同时,动物的血液还分为不同的血型,人的血型就可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但你是否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植物也有血液,那就是它的汁液,它们也有不同的颜色。更令人称奇的是,植物也有血型。

植物的血液

植物血液的颜色多种多样,有的是透明的,有的呈乳白色,有的与人血一样为鲜红色;有的呈流质状,有的很粘稠;有的芳香四溢,有的臭气熏天。

牛奶树是一种生长在巴西境内,亚马孙河流域的树木,当地居民戏称它为哺乳女神。只要割破它的树皮,就会有大量的白色乳汁流出,颜色和味道都很像牛奶,其成分含糖、蛋白质和脂肪,也与牛奶相似。当地人把它的汁液煮沸,再加上白糖,就成了美味可口的饮料。

箭毒木生长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里,这些树木的汁液含有剧毒,见血封喉。这种树的树皮里有一种白色浆液,如果误入眼睛,就会造成失明;如果误食,就会造成心脏麻痹而导致死亡。因此,当地猎人常常把这种白色浆液涂抹于箭头上,用于猎杀野兽。

在我国广西、云南等地,有一种专门依附于其他树木生长的藤木本植物——鸡血藤。如果用刀将其砍断,它就会流出一种棕红色的汁液。更奇怪的是,这种汁液的颜色还会慢慢改变,逐渐变成鲜红色,就像杀鸡刚流出的鸡血颜色,鸡血藤因此得名。经科学家研究分析,它的血液含有鞣质、还原糖等物质,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用它制成的药物,如鸡血藤膏、鸡血藤片等,都有散气、活血和止痛的功效。

原产于加那利群岛的龙血树,是一种百合科的小乔木。这种树木高10多米,树干很粗。龙血树的茎干受伤后,会流出一种暗红色的液体,这是该树的树脂。人们常常将这些树脂用于医学和美容。

为人类造血

人类的血型,是指血液中红血球细胞表面分子结构的类别。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为全身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排出废物。科学家发现,植物体内也有类似于人体的附在红细胞表面的血型物质,即血型糖。人的血型是由血型糖决定的,植物体内也有和人类血型物质相同的东西,其中以红色果实的植物中数量最多。科学家还发现,大多数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中都含有血型物质,并且植物的血型物质在果实成熟和发育过程中,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多,待果实成熟时,血型物质含量达到最高值。

在玉米、油菜和烟草等植物体中,含有类似于人体血红蛋白的基因。这表明植物也有造血功能!如果再把铁原子加入其中,就能够制造出人体所需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人体红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易与氧原子发生结合和分离,因此具有输氧的功能。基于这一发现,科学家认为利用植物制造人体所需要的血液将会成为现实。

科学家已经利用植物培育了两种血液产品,通过临床试验,已经可以帮助患有血友病的患者,这些血液产品能帮助人体内的血液快速凝结。科学家指出,目前使用的血液凝结药物,是用人的血浆或哺乳动物的细胞制造出来的,成本比较高,而且使用人或动物细胞制造出来的血液药品,有传染艾滋病毒、肝炎病毒的危险。如果使用从植物培育出来的血液产品,不仅可以避免疾病的传染,成本也相对低廉。植物或将会成为人类取之不尽的血库。

(选自《科学24小时》,有删节)

【1】从全文看,植物的血液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2】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

植物血液的颜色多种多样,有的是透明的,有的呈乳白色,有的与人血一样为鲜红色;有的呈流质状,有的很粘稠;有的芳香四溢,有的臭气熏天。

【3】语言准确是说明文的基本要求之一,请从下面句子中任选一句,作具体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说,植物也有血液,那就是它的汁液,它们也有不同的颜色。

科学家还发现,大多数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中都含有血型物质,并且植物的血型物质在果实成熟和发育过程中,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多,待果实成熟时,血型物质含量达到最高值。

【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植物的血液是指一些植物体含有类似于人体血红蛋白的基因,具有一定的造血功能的汁液。

B.产于巴西的牛奶树和产于加那利群岛的龙血树流出的白色乳汁和暗红色液体,就是这些植物的血液

C.由于一些植物具有造血功能,科学家已经利用植物制造出了人体所需要的血液产品。

D.现在使用的动物血液产品有传染艾滋病、肝炎病毒的危险,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取之不尽的植物血库。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诗句,按要求完成题目。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节选)

毛泽东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主席的这几句诗,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观点明确,语言通顺,表达规范,字数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