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让我懂得了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用电。

B.春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C.张大爷种植的大樱桃刚采摘完,就基本上全部被抢劫一空。

D.阅读美文,不仅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写作水平。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是我国“四书五经”中“五经”之一,是一部儒家论著的汇编。

B.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对待世界的一种哲学态度。

C.成语“鲲鹏展翅”起源于《庄子》中的传说,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D.词是诗的别体,它的格式由词牌名来确定,《卜算子·咏梅》中,咏梅是词牌名。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写的是香菱到潇湘馆拜访黛玉并跟黛玉学诗的情节。

B.《醉翁亭记》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

C.《桃花源记》作者是陶渊明,这篇文章选自《陶渊明集》卷六,是《桃花源诗》的后记。

D.《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它的作者是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安徽全椒人。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乙】

山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注释】①作者曾居江西。②避树枝:山路上杂树丛生,行走时要注意避让。

③离披:纷乱倾倒。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前两句写山间的夜晚,星月皎洁,无云无雷。

B.乙诗用笔细腻,景象逼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C.乙诗一个“任”字表现出雨中人的从容与泰然。

D.甲、乙两诗均由雨前之景一下子跳至雨后之景,而雨中之景则略而不写,显得别具匠心,脉络分明。

【2】两首诗都描写了雨,在描写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浣溪沙》

(2)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春望》

(3)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它,这一哲理可以用《饮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以解读。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作答。

彭德怀看见我在注视他,就俏皮地说:“那个新来的是一个有名的‘赤匪’,你认识他吗?”那个新来的将官,听了这话,立刻笑起来,面孔有点发红,很天真的,一开口露出了唇齿间的一个窟窿,这窟窿应该是两个门牙占据的地方。

这个“赤匪”是谁?他的门牙是怎么脱落的?请简述。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物种灭绝

①现在地球上的物种正处于地质史上又一次大灭绝的时期。世界上11%的鸟类已经踪影全无,非洲一些地方的类人猿减少了50%,亚洲40%的动物和植物将很快消失,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二的海龟也将与我们永别。

②这仅仅是本次物种灭绝的冰山一角。科学家估计可能每20分钟就有一个物种灭绝,也就是说一年可能会有27000个物种灭绝,而其中很多物种也许人类还闻所未闻便永远地消失了。

③自然灾害是地质史上前五次物种大灭绝的主要原因,但当前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却是由人类所驱动的。

④过度地垦荒伐木,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系统。据统计,目前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已被开垦,54个国家90%的森林已经消失。南美亚马孙河流域的雨林正在以每年24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这相当于每小时有六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面积的雨林在消失。

⑤大肆地狩猎、捕捞是物种灭绝的又一原因。美洲野牛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有3000万头,由于不断捕猎,到1890年只剩下了750头;蓝鲸最初有30万头,大肆捕杀使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只剩下了几千头。联合国声称由于过度捕捞,目前海洋中最主要的17种鱼类已有15种数量大幅减少,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

⑥稀有物种的国际贸易对物种灭绝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国际贸易一年的净利润能达到100亿美元,它的规模超过了非法军火贸易,仅次于毒品交易。巨大的利益驱使一些盗猎的犯罪分子铤而走险,如象牙贸易虽在1990年就被国际社会明令禁止,但时至今日每年仍有4000头大象遭到猎杀。

⑦环境污染对物种生存而言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重金属、阻燃剂、合成激素、杀虫剂等到处散播,无处不在;污水、酸雨、放射性废物、油污等正在不断蹂躏着生态系统。

⑧可见,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不理性行为,严重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面对当前的物种大灭绝,人类如果还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危机,还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那么,今天的物种灭绝就会拉开明日人类终结的帷幕。

【1】第一段中加点的“又一次”具体指第几次?

【2】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这种国际贸易一年的净利润能达到100亿美元,它的规模超过了非法军火贸易,仅次于毒品交易。

【3】文中人类的哪些不理性行为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4】面对当前的物种大灭绝,你认为人类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至少两种)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总有一种 值得珍藏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真情实感,不得抄袭。(3)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