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横线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锐不可当(dāng) 赃(zāng)物 仄(zè)歪 慰藉(jí)
B.张皇(huáng)失措 提(tī) 防 阻遏(è) 奔丧(sàng)
C.负隅(yú)顽抗 寒噤(jìn) 瓦砾(lì) 颤(chàn)巍巍
D.转弯抹(mō)角 溃(kuì)退 憎恶 (wù) 震悚(sù)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B.你说数学难学,其实无论做什么,都会碰到一些困难,决不会风平浪静的。
C.一想到他见到领导时那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我就想笑。
D.老师发现他上课玩手机,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他却颔首低眉,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情节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粉丝的心。
B.雨季来临之前,学校未雨绸缪,积极开展防风防洪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C.很多场所的中央空调长期不清洁,管道成为藏污纳垢之地,细菌、灰尘等随着空调风吹入室内。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D.他年轻时才华横溢,写文章如行云流水,在同龄人中鹤立鸡群,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4、下列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抉择 目眩神迷 轻歌曼舞 浪沫横溢
B.缅怀 行将就木 格物致知 垂珠联珑
C.祥和 纷至沓来 名副其实 云遮雾障
D.浮躁 相辅相承 分崩离析 义愤填膺
5、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题。
清平乐①
五代·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②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释】①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贞,被扣留在补京。他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②砌:台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开篇点题,直抒胸臆、毫无遮拦地道出心中之情。
B.“乱”,是说落梅之多,又指词人心中思绪之乱。
C.“拂了一身还满”中的“拂”透出词人对情感的克制,“还满”又道出克制不住的无奈。
D.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写出了词人与弟弟离别时的依依不含之情。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妙处。
6、古诗文默写。
(1)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杜甫《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你能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傅雷家书》中饱含着一份浓厚的爱子之情,还透露出一份珍贵的“家国情怀”。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傅雷在家书中体现出的对于国家的一份深情。
8、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人生当有樱满开
潘向黎
①樱花原植于中国,唐朝时期引入日本,“樱满开”,这是日语的表达。但是用中文念出来、写下来,意思倒也十分相近。不像另一个樱花专属的词“花吹雪”,“吹雪”的含义并非这两个汉字表面上显示的轻柔细腻,而是“暴风雪”的意思。“花吹雪”是指樱花凋谢时的样子,看过的人知道,那是远比“花雨”“落英缤纷”更猛烈的阵仗,不用“暴风雪”确实不足以形容。而樱满开,就是樱花盛开,进入全盛的意思。
②樱满开,极美。远看像一抹抹粉白色的轻云,一层层蔷薇色的烟霞,若有意若无心,在山峦水湄悠然飘浮,含笑浅颦,欲飞又止。到得樱花林中,举头一看,娇柔如薄绢的花瓣像无数层细巧剪纸重叠着,密密地盖住了天,给“花天”二字作了绝好的注解。
③本来是舍不得移开视线的,可是看久了,被花光照得晕眩,只好闭上眼睛。那也躲不过樱满开的排山倒海之“势”,看不见了,仍有花气成丝成缕成片,沁入心脾,渐渐涨满了五脏六腑,让人有悬浮的感觉。那种花气,并不是香,只是一种异常清凉,薇薇湿润的。令人身心松弛的气息。
④樱花的美,与其说明媚、清丽、轻灵,不如说是美在完全不日常。因为这种美,没有用。它几乎没用任何世俗的实用的成分。樱花开时大多数没有叶子,开完也不结果,她的花瓣算是可以吃,但我吃过点缀樱花的菓子,喝过用腌制过的樱花冲调的咸咸的樱花汤,出乎意料的完全不美味,因此我也一向“知之为不知”地认定樱花不能吃。所以在我眼中,这一树树樱花毫无用处,只是“为艺术而艺术”,专门来凡间轰轰烈烈地美一次。
⑤绝美,无用,多么纯粹,多么任性。
⑥我想起当年在东京留学时,有一天看见一位日本老太太在赏樱花。她着和服、抹口红、拄拐站在那里,久久望着前方的樱花,时而举头看看头顶的花。这时候来了另外一位中年女士,这位是西式套裙外罩风衣,头发是细碎的卷发,也停住脚步举头看花。老太太像自言自语似的来了一句:“是樱花啊。”中年女士回答:“是啊。”两人静默了一会儿, 中年女士又说“真美啊。”老太太发发自肺腑地咏叹般地回答:“是——啊!”
⑦要过去很多年,我才会发自内心地接纳,认同这样简单、质朴、近乎笨拙的赞叹。对这种美,摄影家徒唤奈何,作家拙于置词,除了极少数诗人,所有人都只能近乎无语地赏之,叹之, 悲喜交集地再三温存。
⑧樱花花期短暂,有“樱花七日”之说,“惜春长恐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但如何挽留?无计可施。爱惜不尽 ,终不能留。只能珍惜,唯有珍惜。否则一切转眼成空。
⑨从樱满开到转眼成空,异常远即。一夜之间,枝头就都空了,春梦无痕,仿佛之前的一切根本没有发生过。我们像一个孩子,在满心欢喜的玩闹中弯下腰系了一下鞋带,直起身来,景色和光线就都变了,春天过去了,空虚突然从四面八荒掩杀过来。
⑩但是,也可以反过来说:正因为“事如春梦了无痕”,正因为“太勿勿”,更衬得此前的全盛满开之时,有着一期一会的深刻,有着限量版的珍贵,美得异常深刻,直击本心,惊心动魄。
⑪人生当有樱满开,期待着它,眼前的郁闷和暗淡就挺得过;若是有过了,追忆着那些瞬间,此后所有的苦楚和寂寞,也都抵得过。
⑫樱满开,你可曾有过?
(选摘自2017年4月《大家》,有删改)
(1)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樱花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填空。
角度 | 形态 | 气味 | 功用 | 花期 |
特点 |
|
|
|
|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中画线句。
远看像一抹抹粉白色的轻云,一层层蔷薇色的烟霞,若有意若无心,在山峦水滔悠然飘浮,含笑浅颦,欲飞又止。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①段介绍了樱花的两个专属名词,写出了樱花盛开时的美丽和凋谢时的猛烈。
B.樱花的美和“无用”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对樱花美而无用的婉惜之情。
C.文章第⑦段人们对樱花的美“徒唤奈何,拙于置词”,是因为樱花花期短暂,人们来不及赞叹就凋谢了。
D.因为看到“樱满开”的盛景,直击本心,惊心动魄,“我”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E.全文的语言富有诗意,让我们体会了“樱花”有绚烂,更让我们领悟到“美景短暂, 唯有珍惜”。
(4)文章第⑪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9、写作
喜欢,是指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无论是你熟悉的人、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是经典的文学作品、有趣的学科课程、神奇的科学世界……都会带给你愉悦、幸福的美好感觉。
请以“喜欢”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