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小语和小文还认为与人交往一定要讲礼貌,于是搜集了一些日常的对话,其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今天你远道而来,让我这个寒舍蓬荜生辉,快快请坐。

B.听说你搬进新房子了,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我一定赏光拜访。

C.小学毕业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D.我前几日登门拜访,正巧你不在,你家父已经把你要去旅行的事情告诉我了。

2、下列文学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般来说,律诗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且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

B.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按照重要性递减原则安排,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其中主体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C.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

D.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如《红星照耀中国》就是一部纪实作品。

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②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垃圾,成了当前极为重要的问题。③这既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又需要依靠先进的处理技术使之“变废为宝”。④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居住环境的重要性了,发明了许多处理垃圾的妙招。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mí)   字(tiè)   宝(guī)   重叠嶂(luán)

B. 飒(sà)   丽(xùn)   山(ào) 故弄虚(xián)

C. 见(piē) 褶(zhě)   执(mèi)   自自足(jǐ)

D. 祷(qǐ)   屑(xuè)   健(jiǎo) 万俱寂(lài)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蒹葭》,完成小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争渡,争渡,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3)郦道元《三峡》最后的渔人歌谣“____________”,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

(4)孟子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人和”,但杜牧认为战争中的天时很重要,正如他在《赤壁》中所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崔颢的《黄鹤楼》默写完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这两个踢下水去的才挣得起,正待要走,武松追着,又砍倒一个;赶入一步,劈头揪住一个,喝道:你这厮实说,我便饶你性命!那人道:小人两个是蒋门神徒弟。今被师父和张团练定计,使小人两个来相助防送公人,一处来害好汉。武松道:你师父蒋门神今在何处?那人道:小人临来时,和张团练都在张都监家里後堂鸳鸯楼上吃酒,专等小人回报。武松道:原来恁地!却饶你不得!手起刀落,也把这人杀了;解下他腰刀来,拣好的带了一把;将两个尸首都撺在浦里;又怕那两个不死,提起朴刀,每人身上又搠了几刀,立在桥上看了一回,思量道:虽然杀了这四个贼男女,不杀得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如何出得这口恨气!提着朴刀踌躇了半晌,一个念头,竟奔回孟州城里来。不因这番,有分教武松杀几个贪夫,出一口怨气。定教画堂深处尸横地,红烛光中血满楼。毕竟武松再回孟州城来,怎地结束。

(1)选段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这段文字表现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请再列举出与武松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__________武松的主要性格:_______

(2)张都监为什么要害武松?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爆米花香       林海蓓

①腊月的一个下午,阳光正好。走在古老的东禅巷,阳光照亮了半条巷子,巷子的另一边则在背阴处。

②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浙江黄岩留下的旧街老港已经不多。而留在这些巷子里生活的,也大多是上了年纪舍不得离开的人。每每走在这些街巷,我都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恍惚感。远远地,听到沉闷的一声响,好多年没有听到这种声音了。没多久,就闻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爆米花的香味。走近了一看,果然有一群人,手里正拿着各种容器,容器内装着还散发着热气的爆米花。

③小时候在北方,每到快过年时,放学回家的路上,远远地就会听到这种声音。我们老远就把耳朵捂着,眼睛也不敢看那个炉子的爆破过程。但实际上心里却很欢喜。常常是飞快地跑回家,拿来各种能够爆破的粮食。有的同学拿来玉米,出来的是苞米花;有的拿来大米,出来的是大米花。大家还会互相交换,这样能吃到不同的口味。

④那一声巨响后,小锅炉里的米花会冲进一个长长的、有着细密网眼的布袋里。等热气消散,打爆米花的人会拎住长布袋的一头,将米花瀑布般地倒出来。我们这些孩子将它们用一个干净的脸盆接住,装好后带回家。一碗米刚好一盆米花。回家后,等盆里白白胖胖的米花彻底冷却,再装进密封的饼干桶、玻璃罐、布袋中,留着慢慢享用。

⑤那时候,我们会把干燥的食品直接放在衣服口袋里。上学前,我们常常在口袋里塞几把米花,一路上,时不时地伸手到口袋里抓一把出来吃。放学后回到家里,还会把米花放到糖水里,这样吃出的是另一种味道。

⑥其实,我的母亲自己就会做不少美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年四季地总能做出一些美味。冬天的北方,每家都会储藏大白菜、萝卜和大葱。母亲把萝卜切成厚度一厘米左右的片,在每片上再切几刀,然后挂在铁丝或绳子上晾晒,之后放些盐腌制起来,没多久就可以吃了。这些萝卜干既可以当零食,也可以就稀饭,还可以炒菜。快过年时,母亲还会用北方最常用的面粉,做出各种小点心:麻花、油条、猫耳朵、叶片、金果条等。普普通通的面粉在母亲的摆弄下,变成了花样百出的小吃。

⑦随父母从部队转业到黄岩,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时物资供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许多小时候觉得稀罕的东西都变得寻常起来。比如,在街上可以看到农民担着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在售卖,街巷里时不时地飘来阵阵大海的咸腥味。那些原来母亲做给我们吃的小点心,也可以在街头小店里买到,不必再等到过年才有口福。

⑧但有一样东西,似乎还是只有临近过年时才能吃到,那就是爆米花。

⑨南方的爆米花,与北方相比有些许不同。比如把年糕切成片,出来的是扁圆形的糕片;切成条,出来的则是长条形的糕条。有时候人们还会用豆类来。另外,的时候放少许糖精,则多了份松而甜的口感。物资越来越丰富,让人们慢慢淡忘了年少时对食物的渴望。平时街上也再难见到,那个巷口的小车和车上小小的锅炉,还有摇炉的人不声不响站起时孩子们见状奔跑的瞬间……

⑩可是,当那不经意的一声闷响传来时,当那特有的香味远飘来时,便又勾起了人们的记忆,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欢呼雀跃的身影,耳边仿佛听到了一阵欢声笑语。

【1】文章开头写古老的东禅巷有何作用?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等热气消散,打爆米花的人会拎住长布袋的一头,将米花瀑布般地倒出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②平时街上也再难见到,那个巷口的小车和车上小的锅炉,还有摇炉的人不声不响站起时孩子们见状奔跑的瞬间……(体会这句话所蕴含的情感。)

【3】文章⑥-⑧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段文字是插叙,丰富了文章内容

B.从全文看,这几段写母亲平时做的美食小吃与爆米花形成了对照,突出作者对爆米花的喜爱,进而点出爆米花“香”这一中心

C.这几段文字赞美了母亲的心灵手巧。

D.文章的题目是《爆米花香》主要内容就应该写围绕爆米花去写,而这几段写母亲做的小吃,游离了作品的主题,有些东扯西拉。

【4】文章以“爆米花香”为题,有哪些妙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启明星象征着新的一天,在天快亮时,它指引人们找到光明和希望,寓意着引领方向。请以“你是我的启明星”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