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取决于这个人的努力和勤奋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勤奋”后边加上“是否”)

B.遮浪岛自然风景独特,以前人们对它的了解、认识和开发很不够,不能不说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将“开发”和“了解”互换位置)

C.经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学到了不少语文知识,提高了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将“经过”或“使”去掉。)

D.红色音乐剧《少年彭士禄》中彭士禄不屈不挠、坚强勇敢的高贵品质,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将“高贵品质”改为“英雄形象”)

2、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喧(xiāo)       (jìng)       (bǐ)       义愤填(yīng)

B.劣(zhuō)       (shí)       (bó)       纷至来(tà)

C.雕(1òu)       绊(jī)       击(chuí)       然而止(jiá)

D.杂(rǒng)       (1iě)       维(xiān)       出类拔(cuì)

3、周一返校,五班的学生聚在一起讨论周末见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郡说:“我去看了湖南卫视举办的演唱晚会,其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B.小麓说:“周末我回了趟乡下,多年来我一直非常留恋老家那世外桃源一般的乡村生活。”

C.小常说:“爸妈带我去了一趟永州,游了一回小石潭景区,听过导游的解说,我豁然开朗,懂得了《小石潭记》的作者为什么‘一乐一忧’。”

D.小刘说:“我周末去当了一回交通协管员,在我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4、下列说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袁隆平一生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是值得我们铭记的民族脊梁。”中三个画线短语的结构是相同的。

B.“这是睿智的微笑。”中的“微笑”是名词,在句中作宾语。

C.“我相信你会逐渐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中画线词依次是动词、介词、名词。

D.“现实的世界人人都有,并且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为阅读者所独有。”这一复句中的关联词使用不当。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下片中划线处“愁滋味”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强”字,表现作者故作深沉,将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很完整。

B.“尽”字,概括了词人半生艰难辛酸的经历,是本词思想感情上的转折点。

C.“好”字,表现作者积极洒脱,将愁苦情绪寄予自然景色之中的轻松豁达。

D.“愁”字,贯穿全篇,表现作者“少年”至“而今”思想成熟的心路历程。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4)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5)然后知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我读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年届不惑的__________,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书生出身的“造反者”__________,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曾组织上海罢工,是党的创建人;大公无私的__________,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__________,人生五十始、放弃校长职位的教育委员__________,用一把菜刀在湖南成功策划起义、建立苏区的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

①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球?它是怎么来的?与地球有怎样的关系?

②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是由一块太阳星云形成的,是一对“姐妹”;“捕获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自形成后,地球把运行到它附近的月球捕获为自己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干女儿”。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缺乏科学依据。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比较支持“大碰撞说”。这个假说认为,大约46亿年前,太阳星云中还残存着一些没有构成行星的大大小小的天体,在太阳系中各行其道。大约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地球。撞击产生的大量碎块绕着地球运行,最后慢慢聚集凝结,形成了月球。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公转,不离不弃,就像是地球的“女儿”。

③但月球是不是真的就是地球的“女儿”呢?这还需要科学的确证。科学家提取了月球和地球的“基因”——岩石样品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做“亲子鉴定”,测定的结果证明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

④跟地球相比,月球很小。没有能力把空气“抓”在周围,所以它的表面是超高真空的环境,没有任何天气变化,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命迹象。月球的结构很简单。从外到内由月壳、月幔和月核构成,就像蛋壳、蛋清和蛋黄。在诞生之初的10多亿年里。月球一直非常活跃。那时它很年轻,活力四射。内部的能量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月震和火山喷发频繁。后来,内部的能量渐渐耗尽,月球慢慢成为一个“僵死”的星体。

⑤催生月球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撞击。也使地球从直立自转变为倾斜自转,但这“终身残疾”促成了地球表面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产生了潮汐,对生物从海洋迁徙到陆地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月球还像一个巨大的“刹车片”,不断为地球自转减速。很早以前,地球的一天只有16小时,更早的时候只有6小时。正是由于月球的作用。地球自转周期才减缓到现在的一天24小时。月球还以它小小的身躯为地球抵挡难以计数的小天体撞击,它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撞击坑,直径大于1千米的有3.3万个,直径大于10米的有1亿多个。

⑥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40多亿年来,月球和地球共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地球一直在关爱和呵护自己的“女儿”,而月球也一直陪伴着地球“母亲”,增加它的活力,护卫它的安全。

(作者:欧阳自远。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碰撞说”认为,约45亿年前,火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大量碎块绕着地球运行,随后慢慢聚集凝结,形成了月球。

B.月球一直非常活跃,内部的能量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月震和火山喷发频繁。

C.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从直立自转变为倾斜自转,但这也促成了地球表面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

D.月球可减缓地球自转速度,在遥远的未来,地球的一天可能更长。

【2】本文前三段是如何逐步得出“月球是地球的‘女儿’”这一结论的?请简要分析。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丢,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

(1)关于“丢”,你有哪些难忘的故事?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拟题目,写一个关于“丢”的故事。请你学用课文中第六单元学写故事的方法:把事情叙述完整;可以设置悬念,增加波折,使故事更有趣味性。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叙事完整,故事性强。600字左右。③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关于“丢”,你有哪些感触和思考? 请你以“丢”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针对性强,观点明确,思路清晰。600字左右。③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