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诗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民歌民谣;“雅”是正统宫廷乐歌,用于宴会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C.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借代是很常见的手法,“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黄发”代指小孩,“垂髫”代指老人。
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南京过江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长江大桥的交通拥堵问题。
B. 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
C. 在“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南京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D. 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记承天寺夜游》和《登飞来峰》的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B.《野望》诗里“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C.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五个部分缺一不可。
D.《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作文大赛中,我校多名学生的作品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获得一等奖。
B. 这段时间家里、单位事情太多,他常感到筋疲力尽。
C. 很多场所的中央空调长期不清洁,管道成为藏污纳垢之地,细菌、灰尘等随着空调风吹入室内,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D. 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获得本年度“国际安徒生奖”后,多家媒体入木三分地争先报道。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诗中对卖炭老人的肖像、心理、动作描写非常精彩,请你任选一方面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2】全诗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状况?
6、根据要求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一文意境优美,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和饱含感情的语言再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谢中书书》一文中,作者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处处扣住“月”字来写,其中侧面写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表现作者惆怅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7、班级准备开展“经典我来谈”名著阅读分享会。请根据你的阅读兴趣或目的,结合《经典常谈》一书的具体内容写一段话,与大家分享你的收获和感受。(100字左右)
8、蛇蝎与鲜花
①很多人都有被食物“伤害”的经历,那些不愉快的记忆,多半与家境拮据有关。
②一提起豆腐,阿薇便双眉紧蹙——就算是由米其林餐厅的大厨烹制的豆腐佳肴,也无法勾起她的食欲。
③“我吃伤了。”她说,“我7岁时,当建筑工人的父亲在工地跌伤,腿落下残疾,他一直找不到工作,变得十分消沉。 自此,抚养3个孩子的担子,便沉甸甸地落在母亲身上。她在家里为他人照顾襁褓中的婴孩以维持生计,收入低微,捉襟见肘,家中常常三餐不继。邻居张大嫂是豆腐摊贩,她卖的豆腐都是自家做的。张大嫂知道我家的窘境,每天都把卖不完的豆腐送给我们——长大后回想,兴许她是刻意多做一些来送给我们的。那些豆腐对于当时缺粮的我们来说,等同于及时雨。 豆腐营养丰富,易于烹调,蒸炸煮炒、焖烧炖煨、卤烩烤烫,无一不可。 此外,豆腐可冷吃,也可热食;可当菜肴,也可做成甜食。予是,我们的餐桌上,便天天有豆腐。每天的食材贫乏而单调,渐渐地,母亲也无计可施了,于是,同样的菜式一再重复。后来,一看到豆腐,我就没有任何胃口。当然,和饥肠辘辘相比,有得吃,就算再厌、再腻,也还是幸福的,只是长大以后,我的胃囊便和豆腐势不两立了!”
④现在,不吃豆腐的阿薇却有着一颗比豆腐更为柔软的心,她成了别人的“及时雨”——每个月都出钱出力,为多户贫困人家提供盒饭。
⑤阿琴呢,不吃黄瓜。她和黄瓜之间,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⑥她忆述,父亲早逝,母亲在公厕当看管员,她的零用钱少得可怜,每天上课时,肚子里好像平白长出了七八只手,一下一下地掐着她空空的胃囊。放学后,阿琴走在路上,气势磅礴地吞食着空气,试图给那空旷如大漠的胃囊注入一点东西。然而,她敏感地感受到的,是胃囊空无一物而带来的痛楚。有一天,上学途经菜市场时,她注意到,有"一个摊贩把黄瓜放在一个角落的木箱里,当摊贩忙着做生意时,这个角落没人看管。阿琴起了歹念,伸手偷拿,一得手,便快步走开。到了学校,在休息时间,她躲进厕所,大口大口地吃。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她每天都去偷黄瓜吃。后来,母亲给她的零用钱增加了,她才停止了偷窃的行为。然而,这件事,一直是她心里一道淌血的伤口。
⑦一年后,阿琴攒了足够的钱,鼓起勇气找到那个摊贩,向她道歉、还钱。万万没想到,那个摊贩居然说:“我早就注意到你了,你穿着校服,每天偷一根黄瓜,倒也不贪心多拿。我知道,如果不是深陷困境,你是不会出此下策的,所以,我任由你偷,没戳穿你,更不抓你现行,就权当是帮助你了。今天你回来找我,那就证明我当初没有看错人啊!”瞬间,一股暖流涌遍阿琴全身,她泪流满面。原来,“不动声色”也是一种助人的美德和方式。
⑧如今,从事教职的阿琴,总在暗地里向贫寒学生伸出援手。
⑨不幸的经历,不是人生道路上的蛇蝎,它是心房里的一颗种子,只要有爱的浇灌,便会开出芬芳的鲜花来。
( 作者:尤金。有删改)
【1】阅读文本梳理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2】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
放学后,阿琴走在路上,气势磅礴地吞食着空气,试图给那空旷如大漠的胃囊注入一点东西。然而,她敏感地感受到的,是胃囊空无一物而带来的痛楚。
【3】文章在叙述阿薇和阿琴不喜欢吃的食物时,都在回忆中讲述故事,请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
【4】文章结尾段意蕴丰富,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梅花独枝傲于霜雪,那是在等待春天;秧苗葱葱立于艳阳,那是在等待丰收;江河奔腾于万山之间,那是在等待入海。美丽需要等待,成功需要等待,人生需要等待。
请以“等待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