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细细观察,你便会发现,花草之美格外动人。②秋天的银杏叶和枫叶,拥有任何颜料都无法还原的美丽色泽。③樱花竞相绽放、争相凋落,也是那样令人着迷。④这些光景纵使只是看上两眼,才会有心灵被治愈的感觉。⑤每个人对治愈人心的东西可能有不一样的标准,但是,大自然治愈人心的力量绝对是不可低估的。

A.“发现”是动词,“格外”是形容词,“东西”是名词。

B.“争相凋落”是偏正短语,“治愈人心”是补充短语。

C.第②句中的主干是“银杏叶和枫叶还原色泽”。

D.第④句是病句,修改的方法是:将“才”改为“也”。

2、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男子18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女子15岁行笄礼,表示成年。

B.一般说来,律诗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C.长篇小说《红星照耀中国》艺术地再现了八路军和新四军英雄事迹,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为了方便在国统区出版,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D.郦道元,字善长,南朝齐梁时地理学家,著有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名著《水经注》。

3、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B.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红军剧社演出节目一点儿也不精致,道具都很简单,但观众似乎真的听着台上说的话。

C.《昆虫记》中的蟋蟀要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可以凭借一种不可解释的本能飞回巢中,而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

D.《骆驼祥子》叙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还有一些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

4、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首(qiào)       刻(juān)     无动于(zhōnɡ) 入目三分

B.教(huǐ)        维(xiān)     不绝(yì)       张口结舌

C.遒(jìnɡ)       然(qiǎo)     息敛声(bǐnɡ)   重峦叠嶂

D.临(bīn)        (hè)        不折不(ráo)     自出新裁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阅读。回答问题。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石壕吏》为“________”之一。

【2】请用一句话归纳“听妇前致词”的内容。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厚积薄发,准确默写

(1)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

(2)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4)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

(5)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6)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

(7)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   ,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9)郦道元写夏天三峡水势之急时用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表现三峡的奔放之美。陶弘景则用 赞美秀丽山川真如人间仙境。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1907年,我到成都,在一个体育学校里读一年书,后来回到故乡仪陇县,在本县高等小学里教体操。1909年,我到云南的省会云南府,进了云南讲武堂,直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发生后才离校。我的志愿总是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它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选文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人名)。

【2】有人用“南昌举义惊寰宇,圣地联合慑敌魂”来点赞选文中的“我”,通过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了解,简要列举与“我”相关的两件事。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班级开展“拒绝吸烟·健康成长”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各小组的成果汇报资料。

【材料一】

7月22日,“中国控烟校园行”活动在京启动。2022年活动的主题为“我是控烟卫士共建健康中国”。

“中国控烟校园行”活动启动当天,《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主持工作的副会长廖文科。廖文科副会长表示,针对青少年可塑性强的特点,及时进行控烟教育、监管和引导,形成无烟文化,减少烟民整体数量,有助于实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的控烟目标。

【材料二】

早在2019年,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就披露:青少年吸烟率达到6.9%,尝试吸烟率达到19.9%。还有1.8亿儿童在家庭或公共场所遭受过二手烟危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发布的2021年中国中学生和大学生烟草流行调查显示,中学生尝试吸烟比例达16.7%,其中男生23.2%,女生9.5%。2021年和2019年相比,中学生尝试吸烟比例下降了1.2个百分点,男生下降了2.8个百分点。

这几年,国家对校园控烟越来越重视,这在数据上也有所体现。

【材料三】

青少年期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不仅吸烟对身体发育不利,而且烟草中的各种毒物对身体健康危害也极大。吸烟者或在吸烟环境中生活的青少年,患气喘病、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的人数明显增加。吸烟还会导致青少年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另外,因为吸烟需要用钱,在父母不给的情况下,青少年可能会向人借钱,甚至因此采用非正常手段。这极易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青少年行为习惯可塑性强,因此,青少年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是控烟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其进行控烟教育、监管和引导,就能促使他们远离烟草,且他们成年以后一般不会再尝试吸烟。若一个人吸烟成瘾后再戒烟,难度很大。所以,从控烟成效角度考虑,加大对青少年控烟工作力度,形成无烟文化,减少新加入的吸烟人群数量,将有助于整个国家的吸烟率下降。

【材料四】

(1)同学们的汇报材料中提到一组针对青少年吸烟情况的调查数据。请你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材料二中的图表,得出你的探究结果。

(2)请结合材料四中的三幅漫画,说说如何才能有效杜绝青少年吸烟的现象。

(3)活动中,你了解了青少年吸烟的原因和危害,请你结合材料中的知识给大家做“拒绝吸烟”的演讲并劝大家禁烟。

写作提示:①结合材料;②不少于100字。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孤勇者》里的歌词写道:他们说,要戒了你的狂就像擦去了污垢,他们说要顺台阶而上而代价是低头。人们往往在前进中向生活妥协,用一句也许一切本该如此来安慰自己。但人生只有闯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请以“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