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的朋友》节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课文主要刻画了外祖母这一形象,表现了她对“我”的成长有着良好的影响。
B. 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C. 在鲁迅的笔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百草园有优美的景色,童年的趣事;三味书屋则有严厉的老师,繁重的学习。两种环境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对三味书屋的厌弃。
D. 《沁园春 雪》,“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纵观全词,记叙与议论相结合,想象与夸张并用,情感与景物相生,心胸宽广,气势宏大。
2、下列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殇(shāng) 矢(sǐ)志 缅(miǎn)怀 呓(yì)语
B.匿名(nì) 杀戮(nù) 畸形(jī) 杳无消息(yǎo)
C.翘(qiào)首 悼(dào)念##dot## 咆(páo)哮 悄(qiāo)然
D.眼花缭(liáo)乱 屏息敛(liǎn)声 由衷(zhōng ) 歼(jiān)灭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能源转型,跳出旧有的思维和利益的羁绊,弄清改革的目标和对象至关重要。
B.灿烂的阳光下,只雄鹰斡旋于空中,虎视眈眈地盯着地上的猎物。
C.这部小说以大量隽永的细节再现通透的人情世故,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魅力。
D.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 倔强jué 侏儒rǔ 正襟危坐jīn 任劳任怨yuàn
B. 默契qì 虬枝qíu 蔚为壮观wèi 藏污纳垢gòu
C. 禁锢 gù 匀称chèng 惟妙惟肖xiāo 诚惶诚恐 huáng
D. 遏制é 濒临bīn 坦荡如砥dǐ 锐不可当dāng
5、阅读《蒹葭》,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蒹葭》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_____》。这首诗通过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_____的氛围。
【2】《蒹葭》是一首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民间恋歌,但今天读来依旧让人怦然心动。请结合《蒹葭》中给你感触最深的诗句,简要说明你的感受。
答:______
6、默写填空。
(1)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2) ,家书抵万金。(《春望》)
(3)霜落熊升树, 。(梅尧臣《鲁山山行》)
(4)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5)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大道之行也》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 “ , ”。
(6)“神州十一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也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 ”的雄心和气概。(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8)请写出《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 , ,盖竹柏影也。
7、名著导读
【甲】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乙】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
(1)右上图中的人物便是文中的“他”,结合选文判断,“他”是 (填人名),【乙】文选自 (填作品)。
(2)两文中“他”面对着自身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个事实是 ;【甲】文中“深邃的眼睛”、“不可逼视的光”、“ 紧闭的嘴”这些肖像描写显示了主人公 的性格特征。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共22分)
高贵的捐赠
方冠晴
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呆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
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贝的?”
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已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⑧我终于明白了……
⑨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的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⑩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选自《中学生博览》2009年第8期,有删改)
【1】文中说,“我”的捐赠是“一点点钱”和“一两句安慰的话”,而小女孩的捐赠是“我看到的最高贵的捐赠”,这用的是什么写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1】文章结尾三次用到了“高贵”一词,请结合语境分别指出其中含义。(6分)
(1)高贵的捐赠:
(2)高贵的母亲:
(3)高贵的花:
【1】“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根据文章内容,说说这位母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神情?(4分)
【1】文中画线的一处细节描写,极其生动形象,反映了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请用简洁的文字以第一人称描写出小女孩此时的心理活动。(80字以内)(4分)
【1】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章中母亲或小女孩的形象,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位简要评价。(4分)
9、阅读《微小生命的巨大力量》一文,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微小生命的巨大力量
陶世龙
生命,如果单就它的个体来看,即使是巨如恐龙,和台风、洪水、地震、火山爆发比起来,力量也微小得多。但是,如果把它们作为群体来看,其力量就强大多了。因为生命可以生生不息,越来越繁盛。一只雌白蚁每年能产卵100万个以上,而在生物中,白蚁还不是繁殖力最强的。一只蚜虫在五代之内能生出近60亿个子孙。细菌的繁殖力更强,一个细菌有时一天一夜就能变成380多万亿个,在1克土壤中就有1000多万个。
在生物中,现今个体最大的动物是蓝鲸,它的舌头就比两头牛还重。而细菌则小得肉眼看不见,但从某些方面来看,它比鲸的作用还大。除了细菌,地球上还有其他多种微小的生物,如藻类生物、原生生物等。惊人的繁殖力使它们的数量像天文数字那样庞大,有些藻类在条件适宜的时候,一天之中能繁殖几万亿个。
地球上最基本、最丰富的食料,就是那些小生物。如果没有漂浮在水中的微小生物鲸和鱼类都将无法生存。但也不用太过担心,这些微小生物是海洋中最多的生物,它们繁殖的数量超过了鱼类捕食的需要。
对于农业生产,微小生物也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细菌的作用,枯枝落叶被分解成为腐殖质,使肥料变成植物能吸收的养分。细菌还使空气中的氮在土壤中固定下来,供应植物生长的需要。某些细菌还能帮助植物防治病虫害,或刺激植物生长。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帮助那些有益的微小生物繁殖,消灭那些有害的生物,农作物的收成就有可能更好。
微小生物还是许多矿藏的制造者。造成石油的主要原料不是别的,正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这些生物由于水温变化等原因,会突然大量死亡,尸体堆积在海底,最后成为石油,而在这变化过程中,某些细菌起了积极的作用。植物在变成煤的过程中,也得力于某些厌氧细菌的工作,它们将植物体内的氧气、氢气排除掉,使碳保留下来。某些“吃”铁的细菌,使本来存在于水中的含铁物质改变性质,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能量以求得生存,同时使这些含铁物质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很大的铁矿。这种“吃”铁细菌在今天的湖泊、溪流中有时也能见到,它们的集合体像赭黄色的棉花。锰矿的形成也有细菌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很大的磷矿,竟是许多微小生物的骨骼堆积、变化而成的;而那些构成大山的厚厚的石灰岩的建造者,竞是小小的珊瑚虫。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群体的生命的巨大力量!
生命的力量虽然巨大,但有时也是盲目的,这些盲目的行为会毁灭生命自身。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出现后,开始注意到了有目的地引导生命活动为人类服务。但如果不能从总体上认识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考虑人类的长远利益,结果还是会带来不利于自己的后果的。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在研究细菌时,发现并成功研制了青霉素,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探索新型抗菌药物的兴趣,并研制了新的抗生素。而抗生素的滥用,使得很多病菌产生了耐药性,最终发展成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超级细菌”。
——选自《时间的脚印》
写作提示和要求:
(1)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
(2)适当引述,重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注意联系个人生活经验。详略得当。
(3)内容健康,有逻辑地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感悟、发现、思考等。
(4)请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