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chú) 狼)   唐(tuí) 坦荡如

B.跚(pán) 婆suō)   秀)   巧妙绝lún

C.)   轩xiè)   劲(qiú   殚精竭虑(dān

D.xún) 喧xiāo) 俯kàn) 惟妙惟xiāo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B.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C.我市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D.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那视死如归的气节让人敬佩!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泄气   仲裁   教科书   就地取材

B.吹嘘   喧嚣   马蜂窝   眼花嘹乱

C.狼藉   秀颀   浑凝土   春寒料峭

D.琐屑   躁热   菜籽油   摩肩接踵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街上行人还不多,所遇见的不过是睡眼惺忪的女人,在井边打水。

B. 《草原夜色美》《敖包相会》等经典歌曲更是娓娓动听,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C. 旧社会,地主老财家的仆人,整天过着饮泣吞声的生活。

D. 颓唐的梦境里,我看见纷飞的蝴蝶从花间跌落。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赏读,完成下列小题。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释】①这首五绝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

【1】诗人从感觉“衾枕冷”、视觉(1)“_________”、听觉(2)“_________”三方面来表现雪,三处不着一个“雪”字,这是(3)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

【2】“时闻折竹声”,看似平常语,实则意盘无穷,请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浊酒一杯家万里,    

,乐以忘忧。

《池鹤》中可以用成语“鹤立鸡群”来概括的两句诗是: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现作者满怀豪情逸兴、神驰太空的两句诗是  

⑥《马说》中提示千里马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片断,回答问题。

“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中国人民才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我问。

“三个条件可以保证我们的成功,”他回答说,“第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在这三个条件中,主要条件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团结。”

请说说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在埃德加·斯诺的眼中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擦鞋的女人

①老街的街口总站着一个擦鞋的女人,在她的身旁,有两把半新不旧的藤椅,抹得干净泛光,一尘不染。

②小城的早晨,是勤劳而又新鲜的,擦鞋的女人也是这样。她一脸微笑地立在晨曦里,大方地和来来往往的行人打招呼。她不像其他擦鞋的人不厌其烦地问擦鞋吗?她问:去上班?去买菜?去送小孩?……很得体,很亲切,一如她内心的欣悦。

③我早上上班,她见着我,笑着问:上班去?有时,她还提醒我:抓紧点,要迟到了。我一看时间果然很紧,便加快了步伐。走了几步,回头看时,她也看着我,一脸的友好,满是真诚的笑意。

④后来,每回经过她的摊前,我就放慢脚步。她看到我,就笑,然后定定地看着我脚上的鞋。我会意,坐在她的椅子上。她笑着说。早啊!我说,你比我还早呢!她就笑着说,老辈人说的——人勤春来早!

⑤然后,她埋下头来认真擦鞋,再无言语。她先用鞋刷轻轻地刷去尘土,不急于上鞋油,而是用小喷壶对准皮鞋面喷潮,再用另一鞋刷蘸点鞋油,在潮的地方打着圈把鞋油涂均匀,然后从鞋尖部位开始擦,一点一点地往后。擦完一只再擦另外一只。两只鞋擦完后,她又重新擦一遍,和上次打圈擦不一样,这次是直线来回擦。最后换软棉布擦,棉布缠在右手上,四指并拢用力向外撑,飞速地来回……

⑥她擦的鞋一尘不染,油光锃亮。尤其,她把鞋带也都解下来,揉在手心,用洗衣液浸了,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她手执鞋带一端,抻开,在空中甩得啪啪作响。只几下,鞋带就甩干了,洁净似新。

⑦接下来,她帮我系鞋带,执带似丝,穿孔如飞,左手内扣,右手外扣,绕一圈,左手抓右绳,右手抓左绳,绞花一般。最后,用力一扯,成了:好一个大方美观的蝴蝶结!

⑧看,很好,美丽在我的鞋上,幸福在她的脸上。

⑨这时,她抬起头来,再用手抹抹我的鞋面,无一丝灰尘,又轻轻地向鞋面上吹一下,再抹一下,舒口气,她轻轻地抚一下自己额头上的秀发,站了起来。晨曦中的她,朴素得体,健壮生动,让人感觉到一份真实的美丽。

⑩后来,听她聊起她的家乡、孩子和她的工作。她说在这儿擦鞋已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来,擦鞋挣钱、养家糊口,供儿子上完了大学,直到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儿子现在在广州创业办了个小厂,红火着呢……

我说,擦了这么多年鞋,你现在也该回去享享清福了。她说,儿子好几次都要她去带孙子,说一家人在一起比啥都好。我说,那当然,去吧。她却没有接话,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是劳碌命,动惯了,一时半会儿还真是歇不下来……

她没有说下去,我也没有再劝下去。她低下头,一丝不苟,双手在我的鞋面上飞舞着。

我每回见她捧着鞋的样子,就像捧着一个宝贝似的,全神贯注。有一天,我听得真切,她竟自言自语地说:鞋啊,不是你穿着它走,是它带着你往前走呢!

那年夏天,在老街的街口,我没见着她。我四下里张望,还是不见她的影子。那个早晨,无风,闷热,让人有些焦躁不安。接下来几天,仍然不见她出现,没有她的老街街口,仿佛少了一道风景。

我听说这个擦鞋的女人终是经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到儿子工作的城市带宝贝孙子去了。起先两三年,她整日忙忙碌碌,在儿子宽敞明亮的家里带小孩、做家务。每到节假日,一家人逛商场、游公园、下馆子,她却免不了眼睛滴溜溜地盯着过往行人的脚上看。后来孙子进了幼儿园,她闲着无事,竟背着椅子,操着家什上了街,在一条大街的街口摆起了擦鞋的摊子。不巧却被城管逮个正着,让儿子去领人。堂堂公司总经理的儿子颇感蒙羞,破天荒在老娘面前发了大火。

再后来,她又回到了老街,还是风霜雨雪里立在老街的街口,一脸笑,勤快,整洁,生动,阳光。

远远地见着我,她似见了亲人一般,说,好久好久了,人也蔫了,手也生了……她注视着我脚上的鞋,我有些尴尬,不好意思地也瞧了瞧自己邋遢的鞋,说,早该擦擦了!

她把我的鞋捧在手上,又一丝不苟地擦起鞋来。擦好了,抬起了头,兴奋地对我说:鞋不擦不亮,人不勤不精神!

我频频点头称是。望着晨曦中的小县城,有几分美好、清丽和诗意……放眼打量,自己好久没有注视这近处的风景了。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擦鞋女人的话语质朴而亲切,平凡的语言拉近了与顾客的关系,蕴含着朴素而丰富的人生道理。擦鞋女人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劳动者,但也是个乐观善良、热爱生活、敬畏工作,富有人生智慧的人。

B.文章前三段说她不像一般擦鞋的人,不仅因为身旁的藤椅总是干干净净,而且问候总是很亲切很得体,她总是真诚友好地与路人们进行交流。

C.文中并没有出现擦鞋女人的名字,而是用“她”指称,这非但没有影响人物形象的真实丰满,还使这一形象具有了群体代表性。

D.小说运用第一人称,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全面真实细致地展现了擦鞋女人的日常生活,使读者感觉亲切可信。

(2)结合语境,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子。

她抬起头来,再用手抹抹我的鞋面,无一丝灰尘,又轻轻地向鞋面上吹一下,再抹一下,舒口气,她轻轻地抚一下自己额头上的秀发,站了起来。

(3)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2019年10月,对于全国人大“关于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立法”的建议,教育部进行答复:强化劳动教育。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请你谈谈劳动的价值或意义。

【链接材料】

材料一: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这很好,但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这可以说只是知识的一半。你还需要上一个大学,就是劳动大学。

——毛泽东与毛岸英的谈话

材料二:近日,天津大学留园餐厅窗口一名东北小姐姐火了!因为在售菜窗口前,贴着几张霸气的告示:凡年满13周岁在校学生,谁再叫我阿姨,立马拖出去大刑伺候。这位90后的网红食堂姐的威胁,无非是一种更易于拉近与大学生们之间距离的玩笑话。面对这份平凡而又辛苦的工作,她以自己的风趣幽默,满溢着乐观。通过贴出霸气告示吸引睽睽众目,营造开心互动的生活乐趣,这何尝不也需要一种不以己悲的职业自豪?称之是一种爱岗勇气,恐也并不为过。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无声的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戏剧除外);

(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4)文中请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5)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