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生代们太顺利了,以至于他们的作品像浅浅的溪流难以激起人们心底的轩然大波。
B.保守观念在部分村民心中根深蒂固,建设美丽乡村的任务将面临很多困难。
C.“停课不停学”期间,面对学习环境的改变,广大师生经历了不知所措到应付自如的过程。
D.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身体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理念。
B.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C.我们之所以如此笃定中国新冠疫情会很快得到控制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相信人民的团结、祖国的力量。
D.在这次会议上,大家针对假期网课的开展情况交换了广泛意见。
3、下列各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所以,此书被评价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B.对居住海外的长子傅敏,傅雷只能通过书信对其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
C.“写作”是保尔·柯察金的人生转折点,他走上写作道路的原因有;一是身体原因,他完全瘫痪,继而双目失明;二是坚强的革命信念又使他重新回到革命工作的队伍中去。
D.保尔因往神父的面团里撒烟灰,被学校开除,当时的他只有12岁。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太效应说的是:已经得到的,要一个劲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永远不能得到。
B.他虽是风烛残年、行将就木之人,但仍葆有一颗赤子之心。
C.走近壶口,便能听见震耳欲聋的黄河咆哮。黄河的水流,似万马奔腾,势不可挡。
D.广安新桥化工园区内有个天鹅湖,每次去化工园区采访的小分队都会袖手旁观。
5、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公元760年春,在亲友的资助下杜甫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建成了几间草房,长期颠沛流离的诗人一家在此度过了近五年比较安稳的生活,此诗就作于这一时期。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以质朴的语言点染出浣花溪畔幽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和村居生活的清悠闲适。
B.首联运用工整的对仗,“幽”字是诗歌的诗眼,“事事幽”统摄全篇。
C.中间两联分别写景物之幽和人事之幽,写出了江村幽静的景色,传达出亲情的温暖。
D.尾联看似庆幸、表示满足的话,实际上也潜含着作者的悲苦无奈和酸辛。
【2】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清江一曲抱村流”一句中“抱”字的妙处。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会当凌绝顶, 。(杜甫《春望》)
(3)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4) ,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5)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7)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 , 。
7、《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美国著名记者、作家___________所著。
8、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栗香菊影慰乡愁
①老北京冬天的大街上,有两种小摊最红火,一种是卖烤白薯的,一种是卖糖炒栗子的。卖烤白薯的,围着的是一个汽油桶改制的火炉:卖糖炒栗子的,则要气派得多,面对的是一口巨大的锅。《燕京杂记》里说:“每日落上灯时,市上炒栗,火光相接,然必营灶门外,致碍车马。”想巨锅临街而火光相接,乃至妨碍交通,想必很是壮观。而且,一街栗子飘香,是冬天里最热烈而温暖浓郁的香气了。如今的北京,虽然不再是巨锅临街,火光相接,已经改成电火炉,但糖炒栗子香飘满街的情景,依然还在,而沿街围着汽油桶卖烤白薯的,则很少见了。
②早年间,卖糖炒栗子的,大栅栏西的王皮胡同里一家最为出名,那时候,有竹枝词唱道:“黄皮漫笑居临市,乌角应教例有诗。”黄皮,指的就是王皮胡同;乌角,说的就是栗子。将栗子上升为诗,大概是因为经过糖炒之后的升华,是对之最高的赞美了。
③当然,这是文人之词,对于糖炒栗子,比起烤白薯,文人更为钟情,给予更多更好听的词语,比如还有:“栗香市前火,菊影故园霜。”将栗子和文人老牌的象征意象的菊花叠印一起,更是颇有拔高之处。不过,诗中所说的由栗子引起的故园乡情,说得没错。我来美国多次,没有见过一个地方有卖糖炒栗子的,馋这一口,只好到中国超市里买那种真空包装的栗子,味道真的和现炒现卖的糖炒栗子差得太远。
④有一年十一月,我去南斯拉夫,在一个叫尼尔的小城,晚上,我在街上看到居然有卖栗子的,虽不是在锅里炒的,也是在一个像咖啡壶一样小小的火炉上烤的。我买了一小包尝尝,虽然赶不上北京的糖炒栗子甜,却味道一样,绵柔而香气扑鼻,一下子,北京的糖炒栗子摊,近在眼前。
⑤比起糖炒栗子,南方有卖煮栗子的,每个栗子都剪出三角小口,而且加上了糖桂花,味道却差了些。缺少了大锅沙砾中的一番翻炒,就像花朵缺少了花香一样,虽然还是那个花,意思差了很多。桂花的香味,和栗子的香味,不是一回事。
⑥制作糖炒栗子并不复杂,《燕京杂记》里说:“卖栗者炒之甚得法,和以沙屑,活以饴水,调其生熟之节恰可至当。”一直到现在,糖炒栗子,变煤火为电火,但还是依照传统旧法,只是有的减少了饴糖水这一节。糖炒栗子变成了火炒栗子,缺少了那种甜丝丝的味道了,也缺少了外壳上那种油亮亮的光彩了。
⑦京城卖糖炒栗子的有很多,让我难忘的一家一说是一家,其实,就是一个人招呼。他是我在北大荒的一个荒友,同样的北京知青,上世纪90年代初,从北大荒回到北京,干起了糖炒栗子的买卖,是首批卖糖炒栗子的个体户。他在崇文门菜市场前,支起一口大锅,拉起一盏电灯,每天黄昏时候,自己一个人拳打脚踢,在那里连炒带卖带吆喝,以此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人长得高大威猛,火锅前,抡起长柄铁铲,搅动着锅里翻滚的栗子,路旁的街灯映照着他淌满汗珠的脸庞,是那样的英俊。我不敢说他卖的糖炒栗子最好吃,却敢说是卖糖炒栗子中最靓丽的美男一枚。
⑧如今,北京城卖糖炒栗子的,“王老头”是其中出名的一家,因为出名,还特意将“王老头”三字注册为商标,可谓京城独一份。二十多年前,“王老头”的糖炒栗子,在栏杆市,临街一家不起眼的小摊,因为他家的糖炒栗子好吃,四九城专门跑到那里买货的人很多。我也是其中之一。
⑨前些年修两广大街的时候,拓宽栏杆市,拆掉了沿街两旁的很多房屋,王老头搬至蒲黄榆桥北,靠近便宜坊烤鸭店,店铺虽然不大,比起以前要气派得多,而且,门前还有“王老头”显眼的招牌。每一次从国外回到北京,先要到王老头那里买栗子,以慰乡愁。
【1】试分析文章标题“栗香菊影慰乡愁”的作用
【2】在本文中作者写了几件借栗子慰乡愁的事?请结合具体情节概括
【3】理解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我不敢说他卖的糖炒栗子最好吃,却敢说是卖糖炒栗子中最靓丽的美男一枚。
【4】文章重点写糖炒栗子,第⑤段为什么要却写了写南方的煮栗子,把这一情节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9、天地浩大,山河壮阔,“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云”。芸芸众生,我们只是普通的一员。但是,平凡的生命也有伟大的梦想,平凡的生活也会熠熠生辉……
请以“平凡中的流光溢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