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洋兴叹”一词出自 这部经典。( )
A.《道德经》 B.《庄子》 C.《孙子》 D.《荀子》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塑造了一位勤劳俭朴、坚强不屈、宽厚仁慈的母亲精神。
B.10月1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本次阅兵参与人数约1.5万人,阅兵编约59个方(梯)队,是历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C.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人压根儿没有规矩意识,“红绿灯”在他眼中就是一种路口装饰,相关部门正在想方设法杜绝这种“中国式过马路”。
D.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今年的元旦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B.建军90周年大阅兵,弘扬了国威、军威,一切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须戛然而止。
C.这次的演出,集合杰出的艺人同台亮相,其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D.出了三峡,江面宽阔,眼前豁然开朗。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四书五经”是中国人公认享有神圣与权威性的经典文献,其中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B. 边塞诗多指以历史为客体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如杜牧就以《赤壁》感叹历史英雄成名机遇,而自己却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得不到施展,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在诗词方面诗味古朴、词风豪放,并开拓了宋词的表现领域。
D. 汪曾祺,现当代作家。其文《端午的鸭蛋》从各地风俗写到家乡高邮端午风俗,引出对家乡鸭蛋介绍,语言闲适自由、平淡有味中,表达出对儿时生活及童真童趣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和自豪。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伙子追求心爱姑娘的经过,表达了纯真、深切的爱情。
B.“寤寐思服”表现男主人公因追求不得而茶饭不思、寝食难安的状态,表现了对爱人的痴情。
C.《关雎》选自《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
D.诗中的“君子”“淑女”为贵族“少爷”“小姐”,诗中的“琴瑟”“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
【2】《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分析。
6、根据提示正确默写古诗文原句。
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
②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④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
⑤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7、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以上文段选自《傅雷家书》,语段中的“你”是____(人物姓名)。傅雷写这封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希望儿子成为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网络时代,触摸传统家书的温度
【材料一】
近二十年间,电话、互联网和手机汹涌而来,瞬间击垮了传统家书的千年大厦。家书,那一张张曾经温暖人们心灵的信纸,正慢慢变得模糊起来。
下面是对500名学生有关传统家书的问卷调查结果:
【材料二】
《北京青年报》:电话,微信、QQ的确方便快捷,但似乎少了一点情感表达上的温度。亲笔书写家信恰巧可以弥补这一点。当书信连接着母子、兄弟、夫妻,它便成为一个盛放思念和牵挂的容器,写信人用一字一句将其装满,它呈现在收信人眼前时依然热气腾腾。
李蓝(中科院教授):在中国文化中,家书还兼具着家教的功能。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留下200 多封家书,在这些书信里,他与孩子们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表达父子间的情感,督促子孙用功读书……梁家9 个子女后来个个成才,有3个是国家级院士。无论是感人至深的《傅雷家书》,还是饱含真知良言的《曾国藩家书》都为后人所传诵。
李正中(天津理工大学教授):家书里最重要的就是感情,写信的时候,人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而且家书有收藏价值,从不同年代的家书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同时,家书也是种礼仪文化,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
傅敏(傅雷之子,《傅雷家书》的选编者):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比如说,其中的书法既体现了人的个性特点,又能让读信者有"见字如面"的感觉,仿佛写信人就在自己面前。这样情感上的交流是西方拼音文字很难表现的。
【材料三】
日本文化厅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应该亲笔写信的10-19岁的年轻人的比例为62%,30-39 岁的比例为57%,与前一次调查相比,分别增长了18和14个百分点。另外,10-19岁的年轻人中有54%的人认为应该保留信件的传统书写格式。
张海鹰(“抢教民间家书”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家书并不会消亡,但目前的现状的确让人感到遗憾。很多年轻人连给自己长辈写家书和写求职信的区别都搞不清楚,让人觉得滋味复杂。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这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让人在家书和E-mail间做选择,就像让人在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做选择一样。
黄桂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科技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精神和情感趋向“快餐化”。然而,人们会因书信对情感有着长期保留、定格的魅力,而适时选择理性回归。
蔡锐(山东大学生): 虽然书信越来越少了,但是亲情和友情并没有由此而变淡。通讯更便捷了,联系也更加频繁,我觉得感情仍然跟原来一样。书信的退出,应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材料四】
不管是《见字如面》还是《信中国》,书信类节目已然成为当下文化类节目热点。观众们从这些节目中体会到手写书信的非凡魅力:书信是有情物,每打开一封书信都像进入一个十分真实的场景。今天我们讲书信,并不是要舍弃先进的通信工具,追求某种特定文体和形式,而是要对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进行发掘与深耕,与它所蕴含的感情和哲理重逢。
【1】阅读【材料二】请分点概括传统家书所具有的功能或价值。
【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调查显示大学生主是要通过电话与家人联系,其次是微信,而写家书的人很少。
B.从调查数据看,日本青年认为应亲笔写信的原因是要保留信件的传统书写格式。
C.与电话、QQ等现代通讯手段相比,传统家书最明显的不足是不够快捷方便。
D.现代人越来越少提笔写家书这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
【3】文中画线句子通过事例和数据来进行说明,请你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材料四】的内容,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家书文化?
9、(题文)生命中总有一些瞬间是可贵的,正如观众不想错过跳水姑娘凌空飞天的一刹那;总有一些人是值得珍惜的,正如朱德不想错过的慈母和鲁迅不想错过的良师;总有一处风景是你不忍擦身而过的,正如苏州园林里高低屈曲的石岸和俯仰生姿的花树;总有一段时光是一去不回的,正如李清照少女时沉醉不知归路的天真无忧;总有一种情感是你想拼命抓住的,正如崔颢黄鹤楼上满目芳草萋萋无处着落的乡心……想一想,你的生命中有什么是不想错过的?请以“不想错过的 ”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但文体特征鲜明;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抄袭、套作;
(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