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苛求kē   吝惜lìn 诬陷wū   反馈kuì

B装潢huáng  揩净jiē 怅然chàng 谦卑bēi

C摄取shè 反刍chú 发酵 jiào   砥砺lì

D豁免huò 标签qiān   谦逊xùn   舆论yú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微(bēi)     (xiè)     (dīng)   疲力尽(jīn)

B.喝(yāo)     (chāo)   (dūn)     滋暗长(qián)

C.幕(xù)       (shú)     谢(diāo)   自出心(cái)

D.维(qiān)   责(jié)     形(dùn)     春寒料(qiào)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些曾经的喜怒哀乐、沉浮得失终将成为美好的记忆镌刻在我们心中。

B. 如果没有平时大量的阅读积累,就不会有作文竞赛考场上的妙手偶得

C. 随着冬日濒临,校门口的两棵银杏也渐渐掉光了金黄的叶子。

D. 博物馆里那些无锡泥人的表情惟妙惟肖,精巧的工艺实在令人叹服。

4、下面对名著语段的出处及“他”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他和他的士兵们一样,只有两身军装,而且在军装上并没有等级的标志。一件私人的衣服,这件衣服使他孩子气地高兴骄傲着,这是一件背心,是用在长征中射下来的敌人飞机上所得到的一把降落伞所做的。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朱赫来 B.《红星照耀中国》  彭德怀

C.《骆驼祥子》  孙侦探 D.《红岩》  许云峰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首诗,完成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钢雀春深锁二乔”的妙处

2“借物兴叹”是杜牧咏史绝句《赤壁》中的主要写法,请你结合诗句:“折载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说明这一特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名句填空

(1)淮南秋雨夜  

(2) ,不下旧帘遮。

(3)低头乍恐丹砂落,

(4)转觉鸬鹚毛色下,

(5)   ,相伴过年华。

(6)临风一唳思何事,

(7)   ,泥香带落花。

(8)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9)食不饱,力不足,

(10)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节选部分,完成问题。

①周恩来盘腿坐在小炕桌前,把电报推开一边——据他说,其中大多数是对面山西省黄河沿岸红军东线各地驻军的报告。他动手替我起草一个旅程。写完以后,他交给我一张纸,开列着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

②“这是我个人的建议,”他说,“但是你是否愿意遵照,那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我认为,你会觉得这次旅行是非常有趣的。”

③但需要九十二天!而且几乎一半的日子要花在路上。那里究竟有什么可以看呢?难道红区有这样辽阔吗?我嘴里没有作声,但是心里对这旅程是有保留的。可是,实际结果是,我花的时间比他所建议的还长得多,最后我还舍不得离开,因为我看到的太少了。

……

④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将领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文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

⑤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成熟的小麦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玉米田,回到百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的赤匪。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他似乎很像在南开大学时期演戏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因为在那个时候,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1)概括选文①~③段所写的关于周恩来的事件。

(2)从选文第④⑤两段划线句中,你能看出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妈妈的五斗橱

①妈妈的五斗橱,在童年的我心目中,是威武庞大的。它应该是当年最流行的样式,右边有五个宽大的抽斗,左边是半扇带拉门的储物柜,它们并肩站立在一起,顶上还安了一块镜子,这样,就成了一个又高又宽的多功能家具,被漆成深沉庄严的紫红色,静静矗立在妈妈卧室的一角。

②我们家有四口人,五个抽斗除了第一个,余下的平均分配给家里的每一位成员。第一个抽斗地位最为特殊,专门用来装家里的重要证件—户口本、结婚证、毕业证,里面还有一只装藕粉的盒子,放粮票和钱。下面四只抽斗,依次分别属于妈妈、爸爸、哥哥和我。

③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最喜欢翻她的那只抽斗。那时我应该刚上初一吧,虽迟钝,却也开始有了美丑的概念。妈妈很漂亮,但我长得并不像她,我想是不是因为这个,妈妈不喜欢打扮我,另一方面,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

我摩挲着她抽斗里的黑丝绒裙子、果绿色的泡泡纱短袖夏装、双层领的乔其纱上衣。时间宽裕的时候,我还会拿出她的衣服,摆在胸前,站在大衣柜的镜子前,羞涩地照上一照。当然,在妈妈回家之前,我会把她的衣服收好放回去—那是我一个人的秘密。

⑤爸爸的抽斗是没有什么可翻的,我自己的抽斗也乏善可陈,不过里面新放了两双桃红色的毛巾袜子,是大姑送给我的。我为那两双软软的鲜艳的桃红色毛巾袜子,久久地欢喜着。

⑥第一只抽斗是唯一上锁的一只。妈妈有一大串钥匙,其中一把就是开这个抽斗用的。有时她刚打开,却被喊出去了或者突然想到厨房里正烧的菜,来不及关上,转身就走了。我便很激动地凑上前,踮起脚,试图偷窥里面的秘密。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但是能看到那些平时不大能够见到的证件,红红绿绿的粮票,还有一个深蓝色的长条形袋子,上面写着“工资袋”。看到这些,我心里就踏实下来,觉得所有的日子都在妈妈的掌握之中。

⑦前年,我装修房子,买家具的时候,买了一个五斗橱。比妈妈的五斗橱要小上两号,颜色是咖啡色的。深紫红的家具,现在已经找不到了。第一只抽斗,我想都没想,就直接用来装家里的各种证件。现在的证件比从前多多了,毕业证、职称证、结婚证、房产证,甚至还有工会会员证,大大小小,厚厚一摞,但是不再需要装粮票和钱了。剩下的抽斗,用来装我和丈夫的换洗内衣。小孩有她自己的房间,有单独的整面墙的衣柜,不需要把衣服和我们的放在一起。

⑧我的孩子也不像我小时候,对装着妈妈衣服的抽斗感兴趣。当我把买回来的新衣服给她看时,她总是直截了当地说“好看”或“不好看”。

⑨【A】我的妈妈现在快70岁了,她每天来我家里“上班”,给我们煮饭,等着我的孩子放学,给她凉好水,把水果切成片。当我的小孩中午不午睡偷偷玩手机,她等我下班后立即把我拉进厨房小声向我报告,报告完又赶紧补充:“别说她,我只是跟你说一下。”

⑩除了做饭,妈妈还试图包办我家里的一切家务。我每天早晨洗好衣服,她来了,就把它们都拿出去晒。【B】她喜欢追着阳光,有点日头就要把阳台挂得五颜六色,晒得满满的

傍晚我们回家了,饭已经做好了,衣服也都收回来叠好了,被有秩序地送进我们每个人的抽斗里。我不知道妈妈在拉开关上它们的时候,有没有想起自己从前的那一个五斗橱,还有那个我一直难忘的装着全家生活费的淡绿色的藕粉盒子。

有一天我回家,妈妈说:“我也想买一件像你这样的风衣,薄的。”我立马意识到,她是太需要了才会这么说。我飞快地上网下单,买下一件大号的。妈妈现在肚子大了,经常把双手放在肚皮上,来来回回揉。

当我上班去了,她为我叠衣服的时候,是不是把这件风衣拿在胸前,站在镜子前比画了一下呢?就像我小时候经常做的那样。

我想象着那个画面,热泪盈眶。我多想告诉她,我曾经是那样地喜欢偷偷试她的衣服啊。但是我不会说,我怕她听了难过。

1妈妈的五斗橱儿时给了我哪些乐趣?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3文中画线的A、B句各自表现了妈妈什么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4文章以“妈妈的五斗橱”为题目有何用意?

5读完文章后,想想儿时家里的哪件器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谈谈你的感受。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最近,细心的班主任在与几位学习退步的同学谈心时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学习很努力,成绩就是上不去,有的同学准备放弃。为此,班主任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两个词语:付出、回报。老师讲了一个故事:

16世纪末,荷兰的探险队准备从北冰洋开辟一条欧洲通往中国和东印度群岛的路线。他们带着商人们进行贸易交换的货物启航,途中他们被困北冰洋,饥寒与疾病夺走了许多水手的生命,在奋力逃生的同时,他们没有丢弃任何一件打算用来交易的货物,最终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们并没有完成使命,但他们知道从北面走是行不通的,接着他们向南,最终成功。其实,付出永远是有回报的。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