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参加“优秀读书人物”评选活动,使他的学习热情更高涨了。(去掉“通过”或者“使”)
B.房屋倒塌,主要原因是使用了劣质材料造成的。(删去“造成的”)
C.在路况不好的公路上驾驶汽车,时速最好不要超过60公里左右(删掉“左右”)
D.我校针对安全问题,采取了学生进出校门要打卡,保证学生人身的安全。(把“人身”改为“生命”)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B.何老师抬起头看到我,笑了笑,示意我拿椅子坐下,正襟危坐地和我谈起了心。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纷至沓来。
D.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3、学校美术展室的墙壁上贴有不同书体书写的“科学”一词,按书体演变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⑤③②④①
B.⑤②①④③
C.③⑤②④①
D.③②⑤①④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捶击(chuí) 闸口(zhá) 拙劣(zhuò) 挑拨离间(jiàn)
B.连翘(qiáo) 丰硕(shuò) 掺入(chān) 名副其实(fú)
C.屠杀(tú) 漩涡(xuàn) 署名(shǔ) 讲信修睦(mù)
D.毁灭(huǐ) 堕落(duò) 蛮横(hèng) 强词夺理(qiǎng)
5、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小题。
(甲)春光好
(五代)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①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②裁剪却,挂斜阳?
(乙)春光好
(五代)和凝
蘋叶软,杏花明③,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注释)①万汇:万物。②金丝:柳条,指春天刚出的柳条。③明:鲜艳。
【1】下列对两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词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乙词上片运用白描手法,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将春日所见之翠荷、红杏、鸳鸯、船歌交相呼应的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C.甲词写景状物色彩鲜明,花团锦簇,柳丝夕阳,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
D.乙词运用明艳的色彩,明快的语调来描绘,多选取鲜丽明艳的意向。
【2】下列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词“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B.甲词上片“得意”和“竞”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
C.乙词最后一句运用借代的手法,“红粉”指代沿河的落花,“南浦”指代送别之处。
D.甲词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6、古诗文默写。
出 处 | 名句 | 理解赏析 |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描绘了采菊的景象,表现出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 |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江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
《浣溪沙》宋·晏殊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既流露了对繁华已尽的无奈,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 |
7、《水浒叶子》是明末书画家陈洪授为《水浒传》中四十名好汉创作的系列版画作品,人物画像配以绰号、姓名和题赞,题赞写道“伸大义,斩嫂头,啾啾鬼哭鸳鸯楼”,请你为之配上人物的绰号、姓名,并简要说出与题赞中提到的内容相关的一个情节。
绰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相关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桑蚕
①蚕字上“天”下“虫”,自古就有“天虫”的美誉。古往今来,这条吐丝的小虫带给人类的不仅是可以做衣服的丝绸,更是一种文化、一条通向文明的道路。
②桑蚕驯化,历史久远。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发现在野外的桑树上生长着一种灰绿色的昆虫,它们吃着嫩绿的桑树叶,吐出细细的丝线把自己包裹起来。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摸索,大约在5000多年前,古人终于将野外的桑蚕成功驯化,并且可以缫丝织绸了。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我们发现了“桑”“蚕”“丝”等文字。
③桑蚕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蛾四个阶段。在古人眼里,蚕吐丝成茧,而后化为飞翔的精灵,是一个美好、圆满的生命轮回,蕴涵了浓厚的哲学意味。古人们将蚕当作神物而崇拜,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有关蚕桑起源的神话传说有很多,如古人认为是黄帝的妻子螺祖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并亲手将它教给了百姓,因而将螺祖封为“蚕神”,定期举行纪念活动。蚕、蚕纹等蚕的形象也被较早地刻在各类不同的器物上,人们还制作了不同材质的蚕和蚕蛹等造型艺术作品。夏商周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蚕纹青铜器和蚕形玉器,青铜器在中国古代是王权的集中体现,而玉是“礼天”和“祭地”的重要礼器。汉代制作的鎏金铜蚕,颈背部刻出形凸线纹,腰背部横刻两道凸纹,尾部向背部翘起,仰头吐丝,金光灿灿。这样的“金蚕”大多是作为王公贵族的殉葬品或纪念品的。民间还有很多关于蚕的习俗文化,如农历二月初八是浙江宁海皇岗的讨蚕花庙会,蚕农们要讨蚕花,还要进行养蚕经验交流。
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桑蚕丝织业的国家。我国桑蚕织丝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和近现代五大阶段。秦汉时代,缫丝、养蚕及织绸技术逐渐上升到全新的发展高度。宋代时,桑蚕产业逐渐向南转移。明清以来,浙江等地成了国内优质蚕丝的主要生产地。目前,我国20多个省份的农村都开展了桑蚕养殖,桑蚕养殖的覆盖面积已经达到了90多万平方米,桑蚕养殖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⑤小小的桑蚕还开创了一条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非常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交流通道。2000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国在桑蚕织丝技术上的交流更加密切,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桑蚕丝绸产业的发展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进而发展了多条丝绸之路。2013年,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古老的丝绸之路又焕发了新的活力,将丝路沿线各国再一次凝聚在一起,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小小的桑蚕正是几千年来我国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见证。
(文/《百科知识》,有删改)
【1】选文围绕桑蚕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第③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④段中的加点字是如何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的?
【4】选文第⑤段采用了哪些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
9、我们是与众不同的。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你总会用自己的方式发光,生命不息,希望不止。
请你以“用自己的方式发光”为题,撰写演讲稿,在学校“青春仪式”上演讲。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姓名和校名等真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