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B.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C.我市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D.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那视死如归的气节让人敬佩!
2、下列关于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塑造的保尔·柯察金这个青年英雄形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向善向美。
B.《昆虫记》一书中,法布尔用生动活泼、轻松诙谐的笔调,让笔下的虫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C.《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们家的保姆。她姓长,又高又瘦,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D.《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围绕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凌空(línɡ) 翘首 (qiào) 溃退 (kuì) 锐不可当(dānɡ)
B.要塞(sài) 解剖(pāo) 不逊 (xùn) 歼灭(jiān)
C.埋怨(mán) 浩瀚(hàn) 诘责(jié) 镌刻(juān)
D.娴熟(xián) 屏息(bǐng) 瞥见(piě) 匿名(nì)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秋日里,来趵突泉欣赏菊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公园外的车辆摩肩接踵。
B.灵岩村人手扛肩挑修出万里山路,凭愚公移山的精神让荒山变金山。
C.小明在图书馆翻找了半天终于发现了心仪已久的小说,可谓妙手偶得。
D.同学们都在兴奋地讨论着假期的计划,他心里却是无动于衷。
5、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划线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
(2)《答谢中书书》中从视觉角度,由静入动,表现傍晚景色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春望》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的悲愁。
7、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选段,请你完成后面的任务。
在医院里,阿书尔巴赫教授直截了当告诉保尔,恢复视力已不可能。在希望渺茫的将来,如果炎症能够消失,可以试试做瞳孔手术。他建议保尔先作外科治疗,消除炎症。
他们征求保尔的意见。保尔表示,凡是医生认为需要做的,他都同意。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然而保尔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1)选段中提到“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概述保尔遭逢的三次死亡威胁。
(2)文段中加点的短语“一条道路”是指什么?保尔的成长经历给你怎样的启示?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故乡的元宵
汪曾祺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有几年,有送麒麟的。上午,三个乡下的汉子,一个举着麒麟,——一张长板凳,外面糊纸扎的麒麟,一个敲小锣,一个打镲,咚咚当当敲一气,齐声唱一些吉利的歌。每一段开头都是“格炸炸”:
格炸炸,格炸炸,
麒麟送子到你家……
我对这“格炸炸”印象很深。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状声词?状的什么声呢?送麒麟的没有表演,没有动作,曲调也很简单。送麒麟的来了,一点也不叫人兴奋,只听得一连串的“格炸炸”。“格炸炸”完了,祖母就给他们一点钱。
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的摊子上没有人。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摆赌摊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膝盖发呆。年快过完了,准备过年输的钱也输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事,大家都没有赌兴。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一个老妈妈鞋底有牛屎,干了。
一天快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一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附设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街上有人放花。
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几支,起火升到天上,嗤——灭了。
天上有一盏红灯笼。竹篾为骨,外糊红纸,一个长方的筒,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灯笼是很好放的,连脑线都不用,在一个角上系上线,就能飞上去。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点薄薄的凄凉。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做“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做“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
【1】作者写元宵灯节一共罗列了哪几类灯?
【2】作者为什么单独成段,较为详细地介绍看围屏的习俗?
【3】请结合下列句子,具体分析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
(1)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
(2)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几支,起火升到天上,嗤——灭了。
【4】简析文章结尾“年,就这样过去了”蕴含的思想感情。
9、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家人、老师、朋友、同学,你会发现他们身上的诸多闪光点,选择一位,为其写一篇小传。
要求:①要了解自己想写人物的个性特点,更要尽可能地理解其内心世界。②不要面面俱到,应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言行。③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如有需要,请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