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赞美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

C.孟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D.《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科普巨著,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绿(yóu)   (zhuài)     唐(tuí)

B. (dí)     踌(chú)   枝(qiú)

C. 妒(jí)     举(zhù)   跚(mǎn)

D. (jiè)     箴言(xián)   乱(wěn)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B. 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

C. 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解放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D.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莫言笔耕不辍,他将作品中描绘的乡土风情与灵动的想象力相结合,开启了当代小说一个新的审美时期,将中国故事带到了世界文学的舞台。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酒(shì)             裁(zhòng)             不可当(ruì)             屏息声(liǎn)

B.不(xùn)             显(zhāng)             来回着(duó)             精竭虑(dān)

C.责(jié)             (gù)                    世务(lún)             疲力尽(jīng)

D.亮(zèng)             (bǎi)                    劳作(chuò)             沿阻绝(shuò)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后,体现作者当时的惶恐与孤寂。

B.词的上阙描写了所见之景,渲染了清冷凄清的氛围。

C.下阙运用象征手法,看似写孤鸿,实际是写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

D.总体而言,本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狂放不羁的后悔,以及孤单独居的无奈。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名句作者。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淮南秋雨夜,   。(韦应物《闻雁》)

转觉鸬鹚毛色下, 。(白居易《池鹤》)

  ,寻常百姓家。(葛天民《迎燕》)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欲上青天揽明月。(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四面边声连角起, 。(范仲淹《渔家傲》)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中人物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他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斯诺都无法回答。

B.彭德怀大公无私,除了两套统一发放的红军军装,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C.通过面对面地交谈,贺龙的好口才给斯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周恩来平易近人、温和文雅,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

【2】在《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中,小白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专题探究,下面是他整理的“红军将领参加革命的原因”部分材料,请帮他完善相关的内容。

红军将领

参加革命的原因

彭德怀

①童年时母亲去世,不受祖母、父亲疼爱,九岁离家闯荡社会,从小饱尝生活的艰辛。②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带领农民攻打饥荒时不肯平价卖米给农民的地主,之后只得逃命,后去参军。

周恩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本报讯 动车飞宜万,蜀道变坦途。昨日上午,武汉至重庆的首趟动车D2251次满载着旅客,在如画美景中穿梭6小时50分钟后,到达重庆北站。至此,沪汉蓉沿江铁路大通道升级为动车通道,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正式形成。

早上7点50分,白色的D2251次列车静静停在汉口火车站内,不少旅客正在和它合影。15分钟后,它载着700多位旅客一路向西,将风光旖旎的巴山楚水连珠串玉。“动车像长了翅膀一样往前飞。”50多岁的武汉市民王女士说,“以前去重庆坐普快车,光路上就要15个小时左右,太不方便了,所以我一直没去。现在好了,7个小时到重庆,我准备去渣滓洞等红色景点看看。”

10点08分,列车驶出宜昌东站,开进“世界最高建设难度”的宜万线。白云在山顶游弋,列车在隧道中穿行,小溪在山涧下细流。下午2点54分,奔驰了6个多小时的动车慢慢停在了重庆北站。

1909年,詹天佑主持开建川汉铁路湖北段部分线路。后来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里重提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只是这些宏伟蓝图,都消失在崇山峻岭中。100多年后,动车组已在这条动脉上畅通无阻。

沪汉蓉沿江铁路全线通行动车,标志着横贯我国东西的沿长江铁路快速大通道真正形成。它与南北快速交通干线京广高铁等在武汉十字交会,与四通八达的其他动车线路,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

武汉铁路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称,每天有701趟列车经停武汉,其中430趟为动车。武汉将与东南西北10000公里范围内的特大城市更加紧密相连,长江经济带上的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实现半日直达,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1下列为新闻拟的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 )

A.武汉成为全国动车的心脏 B.武汉成为动车的心脏

C.武汉成为“米”网心脏 D.武汉成为全国动车“米”网心脏

2新闻的特点及时新鲜,用事实说话,请找出能够体现本消息时效性的语句并摘抄下来。

3新闻中提到詹天佑和孙中山有何作用?

4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有何意义。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31岁的老将徐梦桃带着钢钉入场,凭借完美一跳夺得冠军,成就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全满贯”。受伤病困扰的她,赛前曾萌生退意,“狠心”的父亲告诉她:“不差这一步,要坚守自己的梦想。”坚守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坚守即是成功。

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