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傅雷家书》中写到“自从弥拉和我们通信后……你就更少动笔了”“弥拉”是(  

A.傅聪的秘书

B.傅聪的妻子

C.傅聪的朋友

D.傅聪的孩子

2、下面句子,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②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③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④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⑤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A.②⑤③①④ B.④③①⑤② C.④⑤①③② D.②③①⑤④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眼花缭乱的社交网络相比,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心的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B.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B. 我们坚信教育可以成为一件美好的、慢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不再是急功近利追求结果的事情。

C. 三年来,我们跟语文老师相处融洽,相敬如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D. “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素质……”校长的一番高谈阔论让学生们深受教育。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陈陶的《陇西行》,完成小题。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①陈陶:唐朝诗人。②陇西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战争。③貂锦:将士。④春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1)本诗与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提携玉龙为君死”语意最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诗歌内容,简析“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请写出几句与时间相关的名言。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的阅读,进行思考探究。

王涛同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感慨道:“凭借简陋的装备,却能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实现伟大的胜利,它告诉我们,决定历史进程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为此,他决定围绕“人”设计一份手抄报。

下面是他摘抄的三则材料:

【材料一】

他和他的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军服,而且都不佩戴军衔领章。他还有1件自己的衣服,让他感到孩子般的自豪。这是在长征途中击落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材料二】

我刚好路过他家,就停下来看农民们的示威。我看见有好多人都已经饿得快昏了过去,我知道他的粮仓里还有1万担大米,但他却完全不肯帮助饥民。我义愤填膺,于是领着农民们攻打他家,并且冲了进去,搬走了大部分存粮。

【材料三】

我每天要经受约1个小时的各种各样的严刑拷打。有一天晚上,他们把我手脚反绑,用一根绳子捆住我的手腕,把我吊在梁上。狱卒们将大石头堆在我的后背上,站在周围不停地踢我,要我交代——因为他们一直没有得到对我不利的证据。有好多次,我都晕过去了。这种严刑拷打持续了1个月之久。每次受刑之后,我常常会想,下一次得交代了,因为实在忍受不了。但下次我又决定还是不招供,再坚持到第二天。最后,他们从我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

请你根据提示,填写表格。

人物类别

推荐人物

推荐理由

红军领袖

彭德怀

推荐理由:(1)_____________(可参考王涛摘抄的三则材料内容,进行填写。)

红军战士

(2)______

推荐理由:他们的演出生机勃勃,充满幽默感,传播了许多革命思想,平息了民众的恐惧,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3)____

张学良

推荐理由:他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却和杨虎城一起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这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合乎人心,顺应民意的。

人民群众

回族老乡

推荐理由:他们自发地帮忙抬伤员,给战士们送来白茶,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拥护。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回家的敲门声》,回答小题。

每一个夜晚的来临,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一前一后争着为我开门,总怕被对方抢了先。

母亲的脚步细碎而轻柔,父亲的脚步则如重锤般有力,跺得地面咚咚直响。因此尽管母亲非常的努力,但总是比父亲慢半拍,为我开门的似乎永远都是父亲!有时候母亲也会站在父亲身后大声的嗔怪:平时让你干点事,你磨磨蹭蹭慢慢腾腾的,一听到儿子回来你跑的比兔子都快!父亲此时总是呵呵的憨笑两声,但并不驳斥母亲的话。

门在开启的瞬间,我照例能听到两声一高一低苍老而亲切的问候,随后老两口就像勤务员似的一人给我推自行车,一人帮我拿包,让我尽享领导般的待遇。就这样,父母一前一后紧紧相随的身影,或重或轻的脚步声,或高或低的问候声一直伴随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后来为我开门的只有父亲一个人了,因为母亲病了,她已经彻底失去了与父亲竞争的能力,腿脚已不太灵便的她大多数时间里只能坐在床头迎接我的归来,目送我的离去,而我也很难听到母亲那风风火火细碎而轻柔的脚步声了。

母亲久治不愈的病带走了父亲很大一部分活力,他的脚步声不再像重锤般的有力而变得有些迟缓了。除了他亲切的问候,温和的眼神未变,父亲脸上的皱纹已增加了很多,头上的白发也增加了很多……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父母对我的依恋似乎更浓更深了。有时晚上加班回家迟一些,父亲便携着孱弱的母亲在街口翘首以盼、望眼欲穿的看着儿子来时的路……大老远我就能看到昏黄的路灯下站着两个互相搀扶着的老人雕塑般静静的、久久的凝视着远方,他们灰白的头发不时被风吹起,来回飞舞……我知道那是父母在等我回家。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究竟等了我多久,但我肯定想像得出从家到街口,他们已经进进出出很多遍了。很可惜,那时候我并没有任何的感恩之心,丝毫也没有,我只是觉得做父母的都是这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进大门我发现门口忽然多了一把椅子,起初我很奇怪,不知道椅子放在这里究竟有何用?后来我知道了椅子是父亲放在这里的,是他专门坐在这里等着为我开门的。父母亲年纪都大了,耳朵都有些发沉,母亲怕我敲门时他们听不到,便建议父亲在门口放一把椅子,快到我回来的时间,父亲便坐在这儿等着我的敲门声……

再后来,我结婚了,回家的次数渐渐少了起来,但是放在门口的那把椅子却始终未动,我曾经几次想把椅子搬走都被母亲拦下了,母亲说:椅子就别动了,你爸爸已经习惯坐在那儿了!不知怎的,我的心猛然动了一下,我知道父亲的习惯是因为我养成的。

如今我在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一年之中回家的次数已是屈指可数,然而家门口的那把椅子居然还在……真的,我现在忽然很想哭,很想家,很想我的爸爸妈妈,我想回去看看他们。

作为一名游子,虽然漂泊在外,沧海桑田已是平常事。但我又是多么的幸福,只要我的父母还在,在我身后始终会有一座温馨的港湾随时迎候我这叶小舟的归航……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结合具体语境,试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一前一后争着为我开门,总怕被对方抢了先。

②很可惜,那时侯我并没有任何的感恩之心,丝毫也没有,我只是觉得做父母的都是这样。

3赏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

4通读全文想一想,文章以“回家的敲门声”为题有何好处?

5联系现实生活,请简要谈谈你读了本文后获得的启示。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作文

清晨到黄昏,黎明到深夜,每一天,时间的长短都一样。同样的一天,可能因心境的不同而变得短暂或漫长:或是因为欢欣愉悦、沉醉专注、依依不舍……这一天似乎转瞬即逝;或是因为担忧牵挂、百无聊赖、翘首以待……这一天让人度日如年,无论感觉过得快还是慢,每一天都在生命里不可替代。

请以“这一天过得真______”为题,从“快”与“慢”中任选其一填在标题横线处,使标题完整,写一篇600-65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2)文中勿出现真实的人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