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B. 骄傲的人终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C. “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D. 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2、下列语段中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B. 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 我区中小学开展人人争当最美学生,提升学生精神品质。

3、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他站在山顶上颔首低眉,美景尽收眼底,让他好不惬意。

B.“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振聋发聩的呼声,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

C.文章的修辞应当恰如其分,不要矫揉造作,以辞害意,这才是正确的写法。

D.昔日的经典值得我们铭记,当现在粗制滥造地翻拍,充斥着俚俗的语言和愚蠢的对白,用这样的蹩脚作品来吸引轻浮的少年郎。

4、老师想从以下书法作品中挑选一幅挂在教室里励大家学习,同学们喜欢字形宽扁,横长竖短,讲究“蚕头燕尾”的隶书。下列符合条件的图是(  

 

 

A.甲

B.乙

C.丙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归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幽美平静的田园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

B.三、四句采用设问,点明诗人虽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原因,表现其超尘脱俗的境界追求。

C.五至八句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描写田园的美好景色,表现作者悠闲自得的心情。

D.九、十句直陈心境,面对如此的田园美景,诗人陶醉其中,难用语言精细描绘,表现其率真品性。

【2】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轼这样评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你怎么理解苏轼的这段话?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3)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其二)》)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________________,绿水逶迤。(欧阳修《采桑子》)

(7)李清照《渔家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感情基调。

(8)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典故写出将士们忘身报国的决心。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表格中的读书笔记。

选段

读书笔记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然而他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我从①_______________身上看到了一个钢铁战士坚强的意志、奇迹般的生命活力。我要学习他面对困难的勇气,在生活中磨砺自己,不断前进。

周恩来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诬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这段文字中,埃德加·斯诺用自己对周恩来的印象与

国民党对共产党人的诋毁进行对比,写出周恩来②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让谣言不攻自破。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守在窗口的父母

含辛

①我匆匆赶到家,客厅里空无一人。我又跑到卧室,才发现他们跪在凳子上,像孩子一样把头伸出窗外东张西望。

②我赶紧喊了一声:“爹,娘,你们干嘛呢?”

③爹扭过脸看到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哦,你回来了。天晚了,看你还没有回来,我们就在这里看看。你看,你娘还在那里看呢。”他像推卸责任一样,赶紧把目标转向我娘。

④娘的耳朵基本上听不见任何声音,所有的交流都靠手势,就像哑语。我上前拉了拉娘的手。娘回过头看到我,也笑了:“看了半天,咋没看到你呢?”

⑤我说:“我骑摩托车,戴着头盔,跑得快呀。”不知她听到没有,她舒了一口气,把身子抽回来,又一点点挪下凳子,搀着爹,一步步挪回客厅。我跟着他们走回客厅,把电视机打开,眼里竟有一种酸涩的感觉。

⑥这是我参加工作16年来,第一次将父母接到身边住。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房子,后来有了孩子没地方住,再后来是他们年龄大了不愿意动。现在,在我的极力劝说下,他们终于勉强答应住半个月。

⑦来到城里之后,他们极不习惯。房间本来就小,忽然增加两个人,空间就更显逼仄。我们紧张,他们更拘束,手脚都不知道该怎样放。除了睡觉,只能在客厅里看电视。

⑧爹已经“返老还童”,基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这不能怪他。他今年已经81岁了,脑栓塞几乎使他偏瘫,而脊椎关节错位,又使他的腰不得不弯下来,走路已经像婴孩一样,步履蹒跚,一摇三晃了。

⑨娘的听力不好,但眼睛和手脚尚好,就想帮我们干点儿家务活。可做饭用的是液化气、电磁炉、微波炉,洗衣服是洗衣机,她在农村积攒了大半个世纪的经验,在这里几乎百无一用。我们还一遍遍地告诫他们:不要乱动电,不要乱动气,不要随便出门。于是,他们被“囚禁”在56平方米的小屋里。

⑩干坐着的滋味不好受。爹还好说,他白天看书,晚上看电视,还能抽烟。娘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于是就拖地,择菜,做些不需要丝毫技术含量的活儿,地拖了一遍又一遍,菜洗了一次又一次。可娘已经78岁了,眼神不济。地拖了,总不净;菜择了,总有泥。私下里,老婆对我说:“别让娘干了吧。她干了,我还要再干一次。”我说:“你不让她干,她会憋出病的。”

于是,娘就津津有味地干,老婆就不厌其烦地返工。

一个星期天下午,太阳很好。我们陪爹娘在楼下的草地上晒太阳。一会儿,朋友有事找我们。临走时,我告诉爹娘:“一会儿你们就自己回去,楼上楼下也不远。”朋友的事情忙完时已近傍晚,回去一看,爹娘竟还没有回来。我赶忙下楼找。

刚到楼下,就看到娘搀着爹在另外一个单元楼道口上下打量,四处张望。我赶快迎上去说:“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去啊?”

“啊……啊……我们找不到咱家的楼道了。”爹有点儿害羞地说。

“我说是那个楼洞吧,你非说是这个。”娘还在一边添油加醋地羞他。

爹并不生气,只是“嘿嘿”笑着,一步三摇地跟着我挪上了楼。

此后,他们就再也不下楼了。

有一天上班时,路边楼下,我无意间抬头看了一眼,忽然就看到了爹娘。他们挤在靠路的窗口,正朝我挥手。我朝他们挥一下,他们再朝我挥一下,如此重复了好几次。下班回来,我有意识地抬头看了看那个窗口,果然看到他们在探着头,朝我下班回来的方向张望。看到我时,他们又开始兴奋地朝我挥手。

从此,站在窗口的父母,就成了这栋楼的一道风景,两个老人像一对老鸟一样偎在一起,朝楼下的我不停地挥着手。那温情的目光和挥手的姿势似一张网,将他们的孩子包裹在浓浓的牵挂中。

【1】请根据文章内容,仿照①~⑤段的概括,完成下面表格。

段落

段落

①~⑤段

(1)爹娘守在窗口,看儿子回来。

⑥~⑨段

(2)

⑩~

(3)

(4)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⑤段中写道“(我)眼里竟有一种酸涩的感觉”,表现了儿子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父母,有些愧疚。

B.第⑧段中“走路已经像婴孩一样,步履蹒跚,一摇三晃了”,写出了年老体弱的父亲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状态。

C.第段中“此后,他们就再也不下楼了”,其原因是父母为了不让儿子担心。

D.文章通过朴实的生活小事,写出了年迈体弱的父母对儿子浓浓的牵挂与关爱。

【3】结合上下文,赏析第段加点词语表达的效果。

于是,娘就津津有味地干,老婆就不厌其烦地返工。

【4】文章最后说“站在窗口的父母,就成了这栋楼的一道风景”,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文题:我家的节日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