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例:“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宗元,“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

B. “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伊的《核舟记》。前者记叙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C. 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诗史”。

D.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五号传回月球图像,与美国照片大相径庭,阿波罗计划是否造假期待科学家揭密。

B.我们班长卓尔不仅仪表堂堂,而且才学出众,在同学中可说是鹤立鸡群

C.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才能保护视力。

D.矗立的一扇扇安检门其实更像是一面面铜镜,照出藏污纳垢之人,照出无视制度之徒。

3、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张不由想起三年来两人一起玩耍、同桌共读。(在“共读”后面加“的情景”)

B. 微信支付之所以让那么多人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除“因为”)

C. 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去掉“避免”)

D. 春天的城北公园鲜花盛开,生机盎然,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把“好时机”改为“好地方”)

4、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归(shěng) 撺(duo) 子(méi) 如法制(páo)

B.绊(jī) 猎(shòu) 农(yàn) 黄发垂(tiáo)

C.杂(rǒng) 追(shuò) 寂(liào) 首昂视(jiǎo)

D.家(juàn) 默(jiǎn) 裂(jūn ) 怆幽邃(qiǎo)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词语赏析的角度分析画线的诗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

(2)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4)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5)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6)《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气氛凝重而战斗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要避开喧嚣,不必归隐山林,精神超脱,也能进入幽避旷远之境,就像陶渊明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春望》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花鸟之物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时伤世的情感。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住在他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役 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我们在一- 起吃过好几顿饭。他吃得很少很简单,秋食和部下一一样,一般是白菜、面条、 豆、羊肉,有时有馒头。我必须承认他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 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 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聘,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 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

附带说一句,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他,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我到那里 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徐海东、毛泽东。他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

1文段描写的红军将领“他"是  

2文段提到了“长征”,你知道有关长征的故事吗?请有条理地讲述你印象最深的一个 故事,不少于100字。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三石的小说《白菜石》,完成下面小题。

①龚一笑,饶城师院教授。我跟他亦师亦友,虽然他大不了我几岁,却是我正宗老师。在饶城奇石收藏界,龚一笑名望极高,算得上是鼻祖级人物。早年,龚一笑经常跋山涉水掏拣石头。那时玩石的人不多,赚两个钱只够糊口,石头自然抵不过馒头。如今日子好了,有钱人也多,玩石的人多了起来。而此时,龚一笑已是奇石满屋,且大部是拣来的,没花几个散碎银子。

②正所谓近朱者赤,经常跟龚一笑在一起,多少受些影响,家里也有些藏石,有的是跟龚一笑在山沟河汊拣的,有的是朋友间相互赠送的,更多是死乞白赖从龚一笑家顺的。不过,都是些一般的货色,以龚一笑的说法,没一块抵得到他估价的费用。我也无所谓,图个好玩儿而已。

③龚一笑好东西不少,值多少钱不知道,同样以龚一笑的说法,一块石头换一套房,没有大厦千间,十数间还是有的。当然,不是说上海北京,但即便是饶城,也不是小数目。不过,龚一笑的好石头锁在里屋,常年上锁,一般人不让看。我也是一般人,央求多次外加点儿蛮横,龚一笑才不情不愿打开门锁,这才得以匆匆一睹。

④不过,也有例外。一次,在龚一笑家喝酒,酒到酣时,他竟然主动进屋,搬出一件珍藏。却是一件形如白菜的奇石,没有丝毫雕琢,纹理清晰可见,大小与白菜一般无二。果然是浑然天成。

⑤我惊呼一声,啧啧称奇:“如与铅山的白菜碑一并展示,必然相得益彰。”龚一笑抿着小酒,嘿嘿一笑:“你能联想到白菜碑,也不枉你我师生朋友一场。白菜碑为明代铅山县令笪继良所绘。其上题词: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作为地方父母官,要坚守此道,如白菜一般清白做官。”

⑥当时市委已找我谈话,我从市直一个清水衙门,直接空降到县里任职,且是正职,手上权力不可同日而语。

⑦我蓦然明白龚一笑良苦用心,正色道:“老师教诲,学生谨记。不过……”

⑧“不过什么?”

⑨我狡黠一笑,将白菜石移至跟前:“老师要是放心不下,不如将此石赠予学生,学生必定每日观石而三省其身。”

龚一笑脸色一变,一把将石头搂进怀里,连声说:“君子不夺人之所好,,君子不夺人之所好……”匆匆搁进里屋,封门上锁。

我哈哈大笑。

在县里工作,不似在市里那般清闲,忙得焦头烂额,没有时间把玩石头。但时间久了,竟然有人知道我那一丁点喜好,不时有好事之人弄两块石头请我鉴赏,或者送我把玩。我一般不收,偶尔收下一块两块,也回赠人家,算是玩家之间的相互馈赠,也没太当回事。曾有一块摆在我办公桌上,名为“寒江独钓”,却是我最为喜欢之物。

与龚一笑往来也少了,只是偶然相互电话骚扰,免不了邀请他前来喝酒吃肉,还有赏石。电话里龚一笑笑得不屑一顾:“你能有什么好石头,值得我劳师远道的?”我说:“还真有一块,就摆在办公室,你来了便知。”

龚一笑还真的来了,直接推门进来。我从座椅上一蹦而起,兴奋之情难以言表。龚一笑却不睬我,眼睛落在桌上的“寒江独钓”上。我得意地说:“以你专家的眼光,看我这块石头怎么样?”

龚一笑不语,移前移后仔细端详,少顷立起身子说:“很值钱。”

我问:“值多少?”

龚一笑脸色凝重:“一间房,一间牢房。”

我吓了一跳:“一块石头,不至于吧?”

龚一笑怒目圆睁:“我说是就是,你敢质疑我的眼光?”怒气冲冲,摔门而出。

我目瞪口呆。待醒悟过来,出门紧追,已不见龚一笑踪影。打电话,关机。

呆坐一会儿,满脑子都是龚一笑的怒容,突然惶恐。立马叫来秘书,将“寒江独钓”还有几块交换的石头,一并拿走退回。

翌日,刚到办公室,却见龚一笑又推门匆匆而入,手上捧着那块白菜石。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忘记招呼。许是发现桌上已没了那块石头,他问:“石头呢?”我有些尴尬,低声说:“已让人退回去了。”

龚一笑冷哼一声:“算你聪明,将白菜石小心摆在原先的位置。你曾说要每日观石三省,今天就遂了你愿。”

我说:“老师怎的如此大方,舍得忍痛割爱?”

龚一笑又是怒目圆睁:“想得美,借你的!什么时候不当官了,就还我。”

【1】请结合文章情节,完成表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一笑笑我藏品不值钱

我空降县城有权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一笑以为我收受贿赂而生气

我让秘书退回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 说说你对第⑨段中加点词“狡黠”的理解。

(2) 试分析第段中的“怒目圆睁”和第段中的“怒目圆睁”各有什么内涵?

【3】本文标题是“白菜石”,为什么在第⑤段花那么多笔墨介绍“白菜碑”?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本文第⑩和段,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

(《社戏》)

请说说本文⑩和两段和链接材料写法上(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的相同点,并分析六一公公对我们、龚一笑对是否把“白菜石”给“我”的态度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各是什么?

写法上的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态度变化及原因:

本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写一篇记叙文。(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4)要求详略得当,侧重写“重拾”的原因,“重拾”的策略和方法,或者是“重拾”之后的效果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