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名著阅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写到:蟋蟀的卧室在洞穴通道的尽头,宽敞、光滑、干净、卫生。

B.《昆虫记》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昆虫记》中,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D.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五创办、市环保局联合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

B. 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兰州的蓝天成了常态。

C. 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

D. 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B.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

C.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D.《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长篇文章的标题。

4、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   )

A. 白杨树,它没有婆suō)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B. 严老先生饶有兴味xīng  wèi)地说:“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些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C. 我想念昆明的雨,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

D.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蒹葭》,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对诗中画横线的句子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逗号为一句)

A.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名主题-追寻“伊人”,五至八句描绘了追求的情状。

B.一二句采用“兴”的手法,利用芦苇、霜露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

C.五至八句写主人公先顺流而下再逆流而上去追寻,表现了他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宛在水中央”一句将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绵绵情意与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

【2】对全诗的内容和写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到“白露未已”暗示时光的流逝和追求的执着。

B.全诗重章叠句,语言形式上一般隔句用韵,还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C.诗歌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D.全诗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感情坦率朴素、热烈明朗、情感韵味浓郁。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语意,写出相关的句子。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感受成长]傅雷在写给儿子的书信中常常教给他有关成长的知识,阅读节选,回答问题。

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的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人生也没有perfect 的一天!惟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1)从选文看,作者说“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2)仿照示例,任选一本名著,从自身成长角度,谈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A.《傅雷家书》   B.《平凡的世界》

示例:读《骆驼祥子》让我知道了旧中国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底层贫苦市民生活在痛苦深渊中,“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现实,所以,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树立自己的梦想,不怕挫折,勇往直前。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灯笼

①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了这身手艺。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

②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要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成了好日子的火种。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都钻不进去的缝。

③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保一辈子不受穷。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没病没灾。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

④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只有在灯笼腰身裱上一圈红色皱纹纸的时候,灯笼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

⑤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

⑥一年除夕,邻居拴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会好了。”拴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

⑦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拴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拴柱一个劲地道谢。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

⑧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父亲却说,如果拴柱的愿望可以成真,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笼送给他。

⑨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舍高高挂起的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

⑩现在我才懂得,父亲在编制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

【1】文章围绕父亲与灯笼,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

【3】本文着力描写父亲制作的灯笼,请简要分析“灯笼”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4】“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5】文章结尾说父亲“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2)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及姓名;(3)详略得当,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