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nì) 禁(kù)   红(fěi) 无消息(yǎo)

B. (hèng) 热(zhì) 息(zhì) 精竭虑(dàn)

C. (xū) 形(jī)   不(xùn) 深痛疾(è)

D. 责(jié)   留(zhì) 冽(lǐn) 广无垠(mào)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课文《晏子使楚》的出处《晏子春秋》记载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作者晏婴,是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B. 小说《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反映了阿尔萨斯地区的法国人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

C.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著名的明清小品文,作者张岱,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文章结尾以舟子之口突出了作者冬夜欣赏西湖雪景的情趣。

D. 《阳关雪》节选自《文化苦旅》,表达了对唐人豪迈、放达的赞美以及后世未能继承这种积极风范的无奈和叹息,作者余秋雨是当代作家。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最近国家公布的日本侵华罪行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B. 奥运会即将开幕,各新闻媒体接踵而来,竞相报道。

C. 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高潮。

D. 随着指挥的手落下,悠扬的乐曲戛然而止,而观众们仍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十堰武当国际滑雪场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旅游者前来观光。

B.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C.梯田上面,有漫漫云海的覆盖;梯田旁边,是茫茫森林的掩映。此景真是神奇瑰丽、莫可名状,让人惊叹。

D.母亲常常把所看的小说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的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杜甫

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注]①糁:米粒。②雉子:小野鸡。③凫雏:小野鸭。

【1】诗人在第一、二句中选取“径”“______”“溪”“______”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初夏郊野图。

【2】品析“沙上凫雏傍母眠”中“傍”字的妙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课文填空(10分)

(1)淮南秋雨夜,

(2)临风一唳思何事?

(3) ,不下旧帘遮。

(4) ,草色入帘青。

(5)俱怀逸兴壮思飞,  

(6) ,燕然未勒归无计。

(7) ,小桥流水人家。

(8)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9)抽刀断水水更流,  

(10)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1)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国籍)的________(人名)

(2)在作者笔下,_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_ “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______________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开窍的日子》,完成下面小题。

开窍的日子

舒乙

①开窍,对小孩来说,是个大事。

②北京人,形容小孩处于懵懂状态,全然糊里糊涂,叫作“没开窍”。突然间,到了一定岁数,不知何故,小孩开了窍,前后判若两人,一下子变聪明了许多。大人对他的变化有明显感觉,于是,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孩子开窍了。

③我上过幼儿园,在今日北京帝王庙的东小跨院里,当时,这大概属于香山慈幼院的什么附属机构。妈妈后来说:舒乙小时候上幼儿园完全是走形式,终日一言不发,一动不动,呆若木鸡。最后,毕业时,幼儿园很不好意思地也发给他发了一份结业书,是坐“红椅子”的,意思是排名倒数第一。

④上小学也是如此。当时为了掩盖我们的身份,不被日本人注意,我们都改了名随母姓。我改名“胡小逸”。有一天,老师发考卷,按考卷上学生自己填写的名字一一唱点。念到我这儿,一声“胡小兔”,全班顿时哄堂大笑,老师自己也狂笑不止。我竟然在写“逸”时,忘了写“走之旁”,变成了“小兔”。

⑤抗战后期,我到了重庆北碚,在北碚朝阳小学念了4年,直至小学毕业。

⑥我入校之后,依然愚钝,每次考试成绩均属下等。父亲昵称我为“傻小子”,以为一切正常,不必担忧。他经常仔细地观察我,在我的日常行为中找出许多有趣而可爱的细节,还仔细地讲给他的朋友听。妈妈则不然,常常在课余费劲地辅导我,练习用注音符号拼音,一遍一遍地叫我读“b”“p”“m”“f”,我却一会“b”“p”“f”,一会“b”“p”“m”,且全然不知这四个音为何物。妈妈一脸苦笑,频频摇头,以为此子不可救药。

⑦这样,熬到了四年级,我的名次居然一点一点地前进,进入了前几名,还当了班长,得来全不费工夫,好像什么特别的事也没有发生似的。

⑧那个时候,学校里已经有了学生会,实行学生自治,即使是小学也要实行。一来二去,我竟然当上了全校的学生会主席,是选上的。

⑨父亲认为这一切都极有趣,他买了一只鸭子,叫我送给老师,郑重地写了一张条子,说“奉上肥鸭一只”,还签了自己的名字。他可能觉得这个学校气氛不错,又自然,又活泼,傻小子竟然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好玩好玩。

⑩我们学生会自己制定一些规矩,上课不准迟到,每天轮流打扫教室,定期实行大扫除等等。对违规者要实行惩罚。

有一次,我自己违了规,倒了霉。北碚有一座远近闻名的自然博物馆,尤以生物学科的标本丰富多彩而著称。里面有一位科学家,叫施白南,是鱼类科学家。他是妈妈的老同学,常来我家走动,很爱孩子。有一天,他盛情邀请我们几个孩子去他家做客,说要做好吃的给我们吃,还要给我们看他的各种标本。这一吃,一看,就费了工夫。中午返校时便迟到了。按我们自己定下的规矩,迟到要罚跪。没办法,下了课,跪在黑板前示众,时间不长,三五分钟而已,丢了大脸,这叫自食其果吧,害得差不多整个学校的学生都跑来“参观”

轻松愉快,各种爱好完全顺其自然的发展,这便是我那时的生活状态。

顺其自然,这大概是父亲的儿童教育观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这个观点相反的则是“拔苗助长”,愣是把大人的意志强加到孩子头上。其实,不管多笨多傻的孩子,自有他自己的爱好和专长,这几乎是天生的。顺其自然就是要顺着这些与生俱来的专长和爱好,不逆着它,让它自然发展,走到哪儿算哪儿。

父亲不过问我的功课如何,也不要求考100分,更不要求门门都得100分。相反,他一旦发现我对什么有了点兴趣,便马上跑过来帮助我,辅导我,鼓励我。

比如说画画。有一段时间,我突然对齐白石有了兴趣。原因是妈妈由北平带了两张齐白石老人的画到重庆北碚。一张画的是小雏鸡,顶上面是一只鸡笼,一群小鸡,足有十几二十只,由笼中飞奔而下,非常活泼。这是一张齐白石的精品,父亲极喜爱,挂在屋中,常常一个人对着它默默地欣赏,一看就是很长时间。来了客人,他会滔滔不绝地大讲特讲这张画的好处。还有一张是由两小幅斗方裱在一起的,一方蟹,一方虾,也是齐白石的拿手之作。

在旁听父亲对朋友们讲解中,不知不觉我爱上了画小鸡画虾蟹,完全是模仿,居然还有点像。父亲大为得意。来了客人,他会大叫“傻小子,把你的小鸡拿来看看。”他本来十分反对来了客人让小孩子当众背唐诗的那些庸俗做法,可是,傻小子自己画小鸡,在他看来,这是孩子自己的兴趣,是天性的流露,非常可贵,值得鼓励。

我坐在东边的小山坡上写生,样子大概很认真,父亲立刻走过来看。看了一会,他居然也坐下来,拿过我的画笔,说“我教你”。他手臂伸直,左手指着握铅笔的右手说:“看,前面的电线杆,反映在笔上是这么长,你把这段长度画在纸上,再把臂伸长,看前面那栋房子的高度在笔上是多长,再画下来,这就叫做比例;比例对了,画在纸上,就有了远近。”据我所知,父亲对美术是一笔都不会画的,可是他很懂美术,因为他上过师范,理论上很有一套,可以说得头头是道。我没有想到,我的第一个美术老师,竟然是自己的不擅画只擅写的父亲。

同样的,父亲教过我集邮。他常常带我上四川那种老百姓的茶馆,一坐就是一下午。他还带我去看他的朋友。丰子恺先生来到北碚,父亲带我去看他,是在一间山坡上特别黑的房间里。夏天父亲晚上乘凉时,给我们全家讲过美国小说,大概是白天他念英文,晚上再用他自己的方式给我们转述。父亲带我上过公共澡堂子,一口大池,热气腾腾,男人们在里面边泡边聊,非常热闹。我常常跟在父亲后面走路,看着他的皮鞋后跟,那双磨得歪了的皮鞋后跟。我愿意跟着这双磨歪了的鞋后跟走到天涯海角,觉得非常安逸,非常充实。

就这样,我在父亲不是教育的教育下,渐渐开了窍。由倒数第一变成正数第一,这就是我开窍的日子。

小学毕业了,我考上了重庆南开中学。

(注释)①〔舒乙〕老舍之子。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近年多次举办画展。

【1】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自己幼儿园和小学的生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没开窍”?请简要概括。

【2】作者说“顺其自然,这大概是父亲的儿童教育观的最核心的内容”。父亲是怎样“顺其自然”的?请结合文中“画画”的事例简要说明。

【3】舒乙认为“文字也要像一股跳荡的小溪流,朴实无华,却可爱可亲,令人乐于去品尝它”。请你品析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4】你怎样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所说的“我愿意跟着这双磨歪了的鞋后跟走到天涯海角,觉得非常安逸,非常充实”?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不懂。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你做到过感恩吗?你对感恩是怎么看的?

以“感恩”为话题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