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解决当前校车超载严重、交通事故屡有发生,有关部门已着手制订《校车安全条例》。
B.广州是广东省建成绿道线路最长、覆盖面最广、综合配套最齐、中心城区分布最广的绿道。
C.全球核电站应从日本福岛危机中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D.新一届的广州市中学生文联代表大会广泛采纳并征求了与会同学关于如何办好文学社团的意见
2、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悬殊(shū) 陨石(yǔn) 缄默(jiān)
B.雾霭(ǎi) 劫难(jié) 凫水(fù) 褶皱(zhě)
C.行辈(háng) 孕育(yùn) 追溯(sù)龟裂(jūn)
D.两栖(qī) 蓦然(mò) 挑衅(xìn) 帷幕(wéi)
3、下列说法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最后一课》的作者英国作家都德,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他心理的变化,间接地写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B.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自清同志深切悼念自己母亲的回忆性散文。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是美的典型。
C. 《春望》《泊秦淮》《南乡子 • 京口北古亭怀古》这三首爱国诗篇的作者都是唐代人。
D.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言行集。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堵塞(sài) 杀戮(lù) 仲裁(zhòng) 锐不可当(dāng)
B.湛蓝(zhàn) 胆怯(què) 逃遁(dùn) 诲人不倦(huì)
C.颁布(bān) 揪心(jiū) 炽热(zhì) 惨绝人寰(huán)
D.钥匙(yào) 篡改(cuàn) 谦逊(xùn) 屏息敛声(liǎn)
5、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这是一首著名的杭州西湖春景诗,作于作者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
【1】“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请简要概括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2)中原乱,___________________,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3)晏殊在《浣溪沙》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怅惋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5)请把李清照的《如梦令》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7、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走过这座大学的时候,他们的全体学员都露天坐在一棵大树下听洛浦做报告。他们都走过来,向我招手,我嘴里喃喃地说了几句话。然后我转身蹚过溪流,向他们挥手告别。我当时心里想,也许我是看到他们活着的最后一个外国人了。我心里感到很难过。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二】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
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B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C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沧桑,他眼睛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已年过半百,而且他很爱护自己的部下,他的全生涯与中国民众的命运有不可分离的联系。
我原以为D他是个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经垮了。结果我却发现他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
E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三】
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军上。剩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很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以说近乎奇迹……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怎么理解材料二中作者说的“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
(2)材料三中ABCDE分别介绍的是谁?
(3)材料四中,“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指什么?作者用大量的数字有何作用?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自行车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A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儿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B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钤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味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象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C“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儿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柔;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D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
⑧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1】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哪四个场景?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①平日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节日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生病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上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批注是精读文章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语言、结构等方面给文章加上批语。请从文中A、B、C、D处任选两处,自选角度作批注。
我选(________)处,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选(_______)处,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画波浪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
9、仔细观察丰子恺先生的这幅漫画。请以《努力惜春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字迹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