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沿溯(sù) 素湍(chuǎn) 不见曦月(xī) 阙处(quē)
B. 属引凄异(shǔ) 飞漱(shù) 襄陵(xiāng) 未寝(qǐn)
C. 藻荇(xìng) 鸢飞(yuān ) 缥碧(piǎo) 轩邈(miáo )
D. 东臯(gāo) 崔颢(hào) 叔庠(xiáng) 驱犊(dú)
2、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追溯(shù) 行辈(háng) 脑畔(pàn) 神龛(kān)
B.舟楫(jí) 蓦然(mò) 幽悄(qiǎo) 糜子(mí)
C.家眷(juàn) 亢奋(kàng) 粗糙(cāo) 争讼(sòng)
D.潺潺(chán) 闭塞(sāi) 磅礴(páng) 斡旋(wò)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离家两年了,至今杳无消息。
B. 这部小说的情节抑扬顿挫,读来激动人心。
C. 对于邻居的盛情邀约,我好意难却,不得不与他们一起吃饭。
D. 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景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因此巧妙绝伦。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翌日(yì) 暇畅(xiá) 妩媚(wǔ) 络绎不绝(yì)
B. 灼热(zhuó) 焦炙(zhì) 纤指(qiān) 巍峨壮观(é)
C. 俯瞰(hàn) 巉峻(chán) 沟壑(hè) 瞬息万变(shùn)
D. 苍穹(qióng) 急湍(tuān) 诺言(ruò) 天衣云锦(jǐn)
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最后两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我们无需在分手的路口,再为儿女们操心,伤心落泪。
B.我们尽管无所作为,但分手时也用不着像别人那样伤心落泪。
C.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D.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我们的儿女那样伤心落泪。
(3)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6、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不戚戚于贫贱,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3)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4)《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对“同舍生”毫无羡慕之意的原因是: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 。
(7)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 , ,此事古难全。”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8)《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的句子: , ; ,窥谷忘反。
7、《傅雷家书》这本书朴实的文字中流淌着浓浓的父子情,请结合书中内容说说傅雷和儿子的关系除了父子之外,还可概括为哪些关系?(写出两个,并简要说明理由。)
8、(二)
那一地拾不起的乡愁
唐宝民
①1998年秋天,怀揣着一纸录取通知书,我离开了那个生长了近二十年的小山村,到千里之外的一所大学报到。以后的岁月里,求学、工作、流浪……我离故乡越来越遥远了。在一个明月朗照的夜晚,在遥远的异乡,我再次读到席慕蓉的那首《乡愁》:“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那一刻,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蓦然了悟,无论我走多远、走多久,都永远无法走出故乡的怀抱。
②前些天,电视台报道了一个老年人,17岁时闯关东来到东北,从此再也没回去过。今年他86岁了,得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他最后的愿望,就是想看一眼小时候生活过的那个小村子,但他已经无法行动了。电视台立即与老人故乡的媒体联系,故乡的电视台派记者专程到老人生活过的那个小村子,拍了很多张照片,还为老人准备了一捧家乡的黄土。当记者带着这捧土赶到老人家里,老人泪流满面……几天后,老人无憾地离去了。
③生命中曾有过一段流浪的日子,有漂泊,就会有乡愁。漂泊在外的游子,乡愁的感觉是最为深切的。身在异乡的孤独令人迷茫,迷茫的感受,与苍凉、落寞的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旅况萧瑟的意境,弥漫着浓浓的客愁异乡的况味。那年秋天,我流浪到淮北的一个小镇,黄昏的薄暮轻卷着雁影,经霜的红叶已经开始惜别枝头,雁鸣日暮里,愁起绿波间,“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那一刻,我忽然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那些曾经的年少岁月,以及与故乡有关的所有往事。那天晚上,我在笔记本上抄下了这样的诗句:“瞬息的欢乐也许会成为永久的愁思,过去的追忆只能增加心中的苦涩,黄叶飘零啊,告诉我岁月在流逝,唯对故乡的爱使我感觉到了春的气息。”
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人崔颢的这两句诗写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内心的寂寞孤独,家乡在哪里的困惑更牵惹出了客子的千古愁思;“诸般人生况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深刻交糅,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这一况味,跨国界而越古今,作为一个永远充满魅力的人生悖论而让人品咂不尽。”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的这段话,从文化的高度上对乡愁的理念进行了解读。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写满了对故园的思念。席慕蓉诗中的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就那么挺立在记忆中,永不老去;而我心目中的乡愁,则是一坛老酒,时间越久远越浓郁。
⑤任何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都怀有很深的感情,那是不可磨灭的记忆。然而很多人,又不愿回到故乡,因为故乡的变化,让他们感到陌生。身在故乡,他们却觉得自己仿佛又是个过客,驻足片刻后,便赶紧逃离。可出来后,又想着它,结果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乡愁是挥不去的思念,是记忆中一首古老的歌谣,是想家时扑簌而下的泪滴……故乡,永远是我心灵的归宿,能让我找到一种灵魂的皈依感,在我的生命中,故乡不仅仅意味着空间地域的存在,它还是我永恒的精神家园。
⑥故乡伸手可触又遥不可及。
【1】第①段写“我”读席慕蓉的《乡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根据第②段中“一个老年人”最后的愿望,你认为乡愁是如何产生的。
【3】第③段抒写了“我”怎样的愁绪?
【4】第④⑤段画线句中的“时间”“空间”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5】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回答问题。
余光中: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过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
余光中所说的“乡愁”和本文中的“乡愁”有什么不同之处?
9、作文。
生活中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它让人忍不住欢笑,忍不住叫好,忍不住感动;生活中也会有不期而至的风雨,它让人要忍得住哭泣;忍得住愤怒;忍得住误解;忍得住非议……
题目:忍不住
要求:①仔细审题,要详略分明,层次清晰,语言连贯、得体,综合应用多种表达方式;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