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的玉米产量较去年比,整整下降了一倍。
B. 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致。
C. 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D.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2、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顺的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
②2019年,我们隆重庆祝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
③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④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A.④③②①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3、下文是小文同学收集的资料。
今年春晚最火的舞蹈无疑是群舞《只此青绿》。它的灵感来源于宋朝名画《千里江山图》。
它是宋朝著名山水画派青绿山水的代表作之一。
画中有重峦叠嶂、奇峰断崖;有奔流江河、浩淼湖海;有修竹茂林、野市渔村;有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有捕鱼行船、行旅飞鸟。
整幅画卷气势恢宏,气势连贯,气象万千,恣意汪洋。细节构成又描绘精细,意态生动,疏密有致,变幻无穷。
它遵循传统青绿技法又大胆突破,明快清雅的青色和绿色调交织,显得生机勃勃。有传奇的背后,都有创造出传奇的人。
这个创造传奇的人必定有充满传奇色彩的丰盈的精神世界,他要有宽广的胸怀才能有如此磅礴大气的审美。
同时,它还需要有精妙细腻的心思更需要惊世绝伦的才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热情洋溢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才能创作出如此精美大气的青绿山水画。
然而,这幅画的作者没有在画作上题词留字,没留下自己的名款和私印,甚至连画名都没有拟写。
这当然不是疏忽,就像敦煌壁画也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加点的三个词语“灵感”“丰盈”“宽广”词性相同。
B.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奇峰断崖”“气象万千”“惊世绝伦”结构一致。
C.这段话写出了宋朝的文化精神,让我们沉浸式地走进大宋青绿山水画卷里。
D.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主干是“它是代表作”。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颁发(bān) 仲裁(cái) 深渊(yuān) 和颜悦色(yuè)
B.要塞(shài) 蔓延(màn) 凌空(líng) 油光可见(jiàn)
C.格调(diào) 蔷薇(qiáng) 诘责(jí) 巧妙绝纶(lún)
D.娴熟(xián) 章显(zhāng) 簇拥(chù) 正襟危坐(jīn)
5、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一滩”能改为“一群”吗?为什么?
(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与《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李清照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作品,请简析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6、古诗文名句填空。
(1)千里之行,_______。(《老子》)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6)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祖国的山川大地,处处让人想起先贤的名篇佳句。在西北行走,你可以领略到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奇异壮美的边塞风光:来到荆门,你可以欣赏到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壮阔雄浑的山水景致。
7、通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了解了保尔·柯察金是怎样的一个人?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
淮海戏是江苏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淮海戏流行于连云港市、淮安市、宿迁市及徐州市、盐城市部分县区,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1830年前后出现了淮海戏的演出班社,1880年后仅海州的东海、灌云两县就有一百多个淮海戏班。1940年抗战期间淮海戏艺人成立“艺人教国会”,编演了《小板凳》、《大后方》、《三星落》等一大批现代剧目,利用戏曲宣传抗战,起到了鼓舞士气民心的作用。
(摘编自网络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的介绍)
材料二
在当下的“非遗”传承中,出现了一批“95后”“非遗”传承人,他们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
郎佳子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派面塑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他创作了“烟重妆”哪吒、“熊猫竣”、动漫灌篮高手等一些造型可爱的而人,将流行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这些作品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以往的面塑大都注重写实,郎佳子彧却更偏爱表达内心感受。他高中时的面人作品《花季》,生动地表现了高三学子面对高考压力时的心理、学习状态。由于现代人更在意作品传达的意义,于是他不仅创作反思当代人社交生活的作品,也用面塑作品回应社会热点事件,这些作品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郎佳子彧以影像的方式传播面塑作品,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上的粉丝都等着他更新,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大众有了可能。
(摘编自《北京日报》《"95后”传承人捏面人20年:把“面人郎”变网红》)
材料三
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自力保护的内在要求,但在创新发展中,又不能为了创新而忘记传承。以文人艺术中国水墨画为例,由于诸多新水墨画不加审辩地抛弃了传统,事实上,传统水墨画的内在精神在这些新水墨画中已经荡然无存。
在传承中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的基本原则。手工艺与纯艺术不同,它的本源是日常生活需要,因而,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丢弃其生活器物的本性。例如在当代,由于远离了日常生活需要,苏绣传承一度出现了危机。手工艺类“非遗”还应在技艺上不断革新,不断超越。此外,不能因为创新就远离本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秦淮灯彩传承人说:“做灯是讲究寓意的,要讨喜,我创作过飞机灯,但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因为它们的寓意不吉样。”
(摘编自季中扬 陈宇《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郎佳子彧的面塑作品反思当代人社交生活,回应社会热点事件,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B.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
C.郎佳子或的面塑作品以影像的方式进行传播,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了大众。
D.秦淮灯彩传承人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做灯讲究吉祥的寓意,这符合中华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
【2】材料一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淮海戏是连云港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三则材料为促进淮海戏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
9、作文
快乐,犹如一缕阳光,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快乐,犹如一汪清泉,洗净了生活的尘埃;快乐,犹如一抹春风,吹绿了人们的心田:快乐,犹如一张张笑脸,让整个世界更加美好。请让快乐传递,让幸福出发,让世界充满阳光!
请以“传递快乐”为题,写一篇以记叙为主文章。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