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对病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试题中的错误,这一情景我永远不会忘记。(是病句,属于“语序不合理”。“纠正”“指出”互换。)

B.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是病句,属于“句子结构不完整”。句子末尾应加上一个“人”,作为“成为”的宾语。)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不是病句。)

D.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是病句,属于“语序不合理”。表数量的“许多”,应放在修饰语“妇女”前面。)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三峡》是一篇山水文言文,既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雄伟奇丽的景象。

B.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C.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如《美丽的颜色》一文,就是居里夫人给自己写的自传。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崖(mò)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轰隆,轰隆,轰隆。

B.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健康,但母亲也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shěng)了。

C.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默。

D.当它(jiá)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

B.《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而且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C.川贝枇杷膏的主要成分是由川贝母、枇杷叶等中草药组成的,因此毒副作用比较小。

D.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重拳出击,让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清)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1请描绘“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请赏析“斜阳流水推蓬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名句。

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陆定一《老山界》

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王笑曰:   ,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 长征》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作家毕飞宇曾说“我不愿意成为傅雷的儿子”,因为他的父亲和傅雷在性格上有着某些相似之处——苛求自己,苛求儿子,认为他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你是否赞同毕飞宇的说法?请结合《傅雷家书》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沙漠英雄树的今生前世

刘建全

①在人们的印象里,沙漠往往是风沙漫天、荒原漫漫、不见草木的生命绝境。

②可是在我国西部沙漠边缘,人们却能看到这样的奇景:一种高大乔木常常聚集成林,每到秋天,树上树下的金色叶子连成一片,金光闪闪,把沙漠变成一个梦幻般的金色童话世界。这就是胡杨,维吾尔族人叫它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在沙漠的严酷环境中,胡杨作为唯一的成林树种,就像守护神一样守卫着沙漠外的绿洲,用它们不屈不挠的身躯阻挡着风沙对绿洲的侵袭,用它们永生永世的孤寂注满了戈壁滩的宏阔与画意。所以人们又热情地赞美它是沙漠的英雄树。

③因为常年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长期的盐分累积使沙漠成为盐碱地。那么多种类的乔木,为什么只有胡杨能在这种地下水中盐离子浓度类似海洋的沙漠中生存下来呢?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胡杨体内有十类与盐离子搬运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基因在胡杨体内或者增加了数量,就像搬运东西增加了人数一样,或者提高了表达量,还有的发生了快速的突变,就像人长大增加了力量一样。它们共同作用,使搬运盐离子的转运蛋白能够快速将细胞中多余的钠离子抽出,同时将细胞需要的钾离子从细胞外搬到细胞内,通过调节自身细胞的盐离子浓度来增强吸水能力,保证自己细胞的水分平衡。

④科学家还发现胡杨体内一些负责细胞壁形成的基因也发生了变化,使细胞壁的厚度增加,提高了木质素含量,以抵抗风沙的摧残。所以胡杨的木质更硬、更加耐腐。民间传说胡杨有三个“千年”: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科学研究似乎为这些传说给出了一定的注解。

⑤胡杨一生静观世上风云变幻,日落日出,比其他树活得更长,那么胡杨这个物种也很古老吗?早期人们以为,沙漠地区的树木应是古地中海退却后留下的孑遗植物,起源都很早。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胡杨起源不会早于200万年前,与一些起源动辄千万年前的树种相比,胡杨还是非常年轻的。“古老而又年轻”,是英雄树胡杨独有的特点。

1通读全文,写出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特点?并简要概括本文围绕胡杨林介绍了哪些内容?

2细读③④节,写出胡杨林能在沙漠中生存下来的原因。

3试分析第④节中划线句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4认真品读下面一段话,试分析说明文中穿插这段描写语言的作用。

一种高大乔木常常聚集成林,每到秋天,树上树下的金色叶子连成一片,金光闪闪,把沙漠变成一个梦幻般的金色童话世界。这就是胡杨,维吾尔族人叫它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同学们,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2)请以“原来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