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对《春望》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近体诗,属于五言律诗,这首诗的韵脚是深、心、金、簪。主要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感时伤别的感情。
B.诗歌开篇就写春望所见,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一个“破”字,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此处明为写景,实为抒情,为全诗创造了凄凉的气氛。
C.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采用寄景于情写法,借助于花鸟来表达内心的忧伤痛苦之情。
D.尾联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艺术形象。这一细节描写,直接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E.全诗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呆滞,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玉在前,后继难为。在前作的盛名之下,《舌尖3》姗姗来迟,首集的开播又给了观众新的观感,诠释了美食背后的工匠精神。
B. 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和平饭店》,剧情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打破了以往谍战剧的压抑,紧张感,却也不失幽默搞笑。
C. 春节大假期间,由于高速公路免费出行,许多人选择外出自驾旅游,高速公路上的车辆不绝如缕。
D. 人们常常自我调侃道:“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期间满桌的美味大餐,让我们渴望尸位素餐来调节身体平衡。
3、对下面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A.诗的第一章先用起兴开篇,描写水鸟情谊深静,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
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表现诗中男子悠闲自得地思念淑女,翻来覆去地追求她。
C.《关睢》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
D.诗的第三章写小伙子在幻想中得到了心上人,其中“琴瑟”与“钟鼓”并非实写。
4、下面是班级同学整理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旦、小生、小丑和老旦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滑稽人物、年轻男子和老年女子。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是指黄毛丫头,也就是指小孩。
C.《社戏》这篇散文选自散文集《呐喊》,“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
D.《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5、十五夜①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②,兰缸③艳早年④。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⑤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⑥前。
【注释】①十五夜:指正月十五的晚上。②芳宴:盛大的宴席。③兰缸:指花灯。④早年:指年轻人。⑤汉:银河。⑥九枝:泛指一干多枝的灯。
【1】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现了唐代元宵节时的习俗、场景等。
B.颔联中诗人的视线从上往下,展现了一幅灯与天地交相辉映的壮美画面。
C.颈联中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描绘了元宵节夜晚到处燃灯的盛况。
D.诗中有景有人,景美人美,景喜庆人喜悦,展现了一幅百姓幸福生活的画卷。
【2】《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以唐代元宵节为背景的影视剧,导演想在剧中用一个片段还原这首诗歌的情景,请你帮导演完成下面的脚本。
| 镜头主要构成元素 | 镜头着重表现点 | 表现的节目习俗 |
首联 | 花灯、宴席、人 | / | ①____ |
颔联 | 花灯、大地、夜空 | 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出花灯绵延仿佛分开大地、连接天空的宏伟壮丽景象。 | 百姓夜晚逛街市、赏花灯 |
颈联 | 花灯、楼阁 | ②______ | |
尾联 | 花灯、千金 | / | 女子不受约束,外出游玩赏灯 |
6、诗文名句填空。
必答题:
(1)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
(3)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翅湿沾微雨, 。(葛天民《迎燕》)
(5)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6)范仲淹的《渔家傲》中,“ , ”两句诗,借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
选答题:
(7)韦应物《闻雁》
故园渺何处? 。 , 。
(8)龚自珍《已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 。 , 。
7、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仿佛进入一个探索昆虫奥秘的神奇之旅。请你为下面的昆虫和相应外号连线。
昆虫:灰蝗虫 杨柳天牛 雌性蜣螂 切叶蜂
外号:建筑师 女面包师 树叶的剪裁工 吝啬鬼
8、灯光
梅子涵
①我是分外恋光的。
②阴雨日的白天,没有阳光,我就一定开灯,桌上的台灯必须亮着。哪怕坐在那儿发呆也要亮。有灯光的发呆,呆得心里有涟漪,一圈一圈扩散,小鱼小虾蹿得格外活跃,平凡人的喜悦、忧郁都只在一个池塘般的方圆间,有小鱼小虾一圈一圈围着,拱起温情记忆,想起还有愉快去处,一秒钟地来到,一分钟地过去,就也如小鱼小虾一样,活跃许多,蹿上蹿下。日历上的内容除了年月日、节气,还可以由自己填上去,添上光亮心情,让自己飞扬。
③大学毕业后,我建立自己的家时,母亲问我想带走什么,我指着那盏年代已久的红罩子台灯,说:“它。”小时候我在它的光下做作业,后来被它映亮着写文学,备课写讲义。它一直在我的桌上,夜晚和阴沉的白天,都亮着。
④一定有着必然性,我最早的记忆也和灯光有关。那是很小很小的时候,从那个海岛上飞来的敌人飞机轰炸发电厂,他们不想让这儿的人有灯光。那是夜晚,外祖母抱着我,对我说,毛毛,别怕。
⑤窗外的天空有交错的探照灯光。很长的灯柱划破天空,晃来晃去,一个很小的孩子,也能觉得它亮得那么有力量,觉得安全。这样的记忆也许不能说是迷人的,但是拥有了,却也迷人,是属于我的池塘里的丰富,游来游去。探照灯光保卫了我们的生命,我的长大的权利。
⑥光、灯光于我,已有自动感应,自动会亮,如影相随,也洒入我的文学文字。
⑦世界童话杰作《小王子》里的小王子,离开他的小行星后旅行到了别的几颗小行星。一颗一颗上遇到的人,他都觉得疑惑,不可思议,甚至反感。唯一觉得可以欣赏,甚至想留下住在那儿的是那个点灯人的星球,小王子想和他成为朋友。
⑧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池塘、小行星,待在自己的小方圆里,又和世界联系。我们这样的算作作家的人,别人以为你很有水平,其实也就是写了一些故事,讲些经历,说说心情,无论完全真实或者纯属虚构,都会传到别人眼前和耳边。亮一点,暗一些,会掀动别人不同的涟漪。明明是很艰难的岁月,有沉重和伤痕,我只选择了讲一点明亮的人和事:都真实,却温暖些,美好些,诗意充分些……难有大真理,但有小光亮!
⑨光也是可以写出来的。如同谱在旋律间,画在色彩里。
⑩我曾经去过巴黎那个小镇,踏进梵高住过的小楼,暗暗的楼梯,小小的房间,一个不大的天窗,日子贫穷,买面包的钱也不足,实在没有多少明亮,可是他却着迷地坐在麦地里画,金黄得铺天盖地!
⑪寻找光亮的角度,写出、画出光影照着的人生、世间,是文学和艺术的另一番大意义,鼓励生命和岁月,令心境明媚。
⑫在农场当知青的那些年,日子有些茫然。一间不大的平房宿舍,住下六七个人。一只暗弱的灯泡吊在房顶中央,透过帐子洒落到各人面前,只余下昏花了。有很少数的人,带了小小的台灯去,偷偷接上电线,亮在床头,那是违反规定的,可是领导们也不强行没收,眼开眼闭随它们亮着。青年人想在床头有些亮光的小心愿被宽容地照应了,只是很容易的一点儿善意,多少个夜晚就明亮和温暖。
⑬让床头亮着的人有光,眼开眼闭的人心里也有光,让人光明,自己也光明,都成光明人。恋光的何止哪一个某某人!他们是在灯光下写信给父母,读会儿书报,梦里不会只有白天哼哧哼哧地拼力劳作……
⑭我胆子不大,没敢带去,只是走过时总会羡慕地看一眼。心里美好得微微跳动。现在想起那微微的跳动,依然美好,也有些伤感。因为我每晚都是在帐子里很昏花的灯光下就着小台板读着、写着,无意地准备了未来。
⑮昏花的灯光也是光。
⑯所以也准备了今夜的写作。在老台灯的光下写着灯光。
【1】文章围绕“灯光”来写,下列关于不同灯光和“我”的故事,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阴雨日的白天,台灯的亮光,会让发呆的“我”有温情回忆,心生喜悦的涟漪。
B.在老台灯光下做作业的“我”,后来被它映亮着写文学,备课写讲义。
C.小时候,窗外天空交错的探照灯光,让“我”觉得它亮得那么有力量,觉得安全。
D.农场知青宿舍帐子里很昏花的灯光,让“我”感到善意,觉得既美好又伤感。
【2】文中为什么写小王子想和点灯人成为朋友?
【3】小语和小文读完这篇文章后对文章进行了讨论,请你根据文意,合理想象并推测,补写横线处的内容。
小语:第⑩段末尾“可是他却着迷地坐在麦地里画,金黄得铺天盖地!”一句的感叹号表示惊叹,作者惊叹的原因一是贫穷的梵高,居然完全沉迷于绘画之中;二是______;
小文:第⑭段中作者说自己“心里美好得微微跳动”,作者感到美好是因为____
【4】文章以“在老台灯的光下写着灯光”结尾,有何用意?
9、作文
请以“礼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人名、地名;
④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