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针对各种交通乱象,蓉城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B. 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C. 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出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D.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传承历程。
2、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数据的价值生成有其内在规律,只有深刻掌握并认识这些规律,才能提高科学运用大数据的能力。(将“掌握”和“认识”调换顺序。)
B.在宋代,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和图书编撰的繁荣,使私人建造藏书楼之风盛起。(删去“使”。)
C.近年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已成为中国制造商显示其最新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将“显示”改为“表现”。)
D.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删掉“能否”。)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这个世界。(删掉“令”)
B.看着母亲上山采来的野菜,他似乎已经嗅到野菜饼的香味了。(运用夸张,突出强调野菜的鲜美,以及对吃到野菜饼的强烈渴望。)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D.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也就是“金字塔结构”。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生活需要仪式感”这个问题上,我曾认真地考虑过。(前半句改为“对于‘生活需要仪式感’这个问题”或“在‘生活需要仪式感’这个问题上”)
B.我国发展现阶段,要加强5G商用步伐,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把“加强”和“加快”互换)
C.用手机微信付款的方式,普遍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者的欢迎。(把“普遍”调到“欢迎”之前)
D.许多观众看完《我和我的祖国》,记忆深刻,感触甚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我爱你,中国。”(将“为”改为“对”)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唐多令①
刘辰翁
丙子中秋前,闻歌此词者,即席借“芦叶满汀洲”韵。
明月满沧洲。长江一意流。更何人、横笛危楼。天地不知兴废事,三十万、八千秋。 落叶女墙②头。铜驼③无恙不?看青山、白骨堆愁。除却月宫花树下,尘坱莽④甲、欲何游。
【注释】①本词作于:1216年中秋。是年正月,元兵攻入临安,江南一带惨遭浩劫。②女墙:城上矮墙,有射孔,呈凹凸形。③铜驼: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④块莽:广大无边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中“明月满沧洲,长江一意流”意境阔大,烘托气氛,与下片“白骨堆愁”相呼应。
B.“兴废事”是指国都沦陷,“三十万、八千秋”指灾难深重、历劫长久。
C.“白骨堆愁”采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堆”字烘托了愁之深重。
D.“月窗花树”化用“嫦娥奔月”的典故,美好的月宫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6、经 典诗文默写。(10分)
(1) ,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2)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3) ,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呼啸状。( 魏学洢 《核舟记》)
(4)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
(5)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常恐秋节至, 。(汉乐府《长歌行》)
(7)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8) ,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9)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0)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7、下面是横小水同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所列的表格,邕小江同学就此与横小水同学展开了讨论。请根据内容,把对话补充完整。
年龄 | 人物 | 参军原因 |
64岁 | 李姓老头(卖肉的生意人) | 在洪洞没法做买卖(苛捐杂税太多)。 |
15岁 | 号手(穷人家的孩子) | 红军把我送到学校读书,我吃得很饱,我家分到了地。 |
12岁 | “山西娃娃”(被卖做学徒) | 红军替穷人打仗,红军是抗日的。 |
邕小江:你怎么想到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录这本纪实作品?真是太新奇了!
横小水:因为表格可以将一大段文字进行信息分类和梳理,看起来更直观。小星:那你这个表格是如何进行分类梳理的?
横小水:我关注到的是不起眼的红军战士们,将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来进行梳理, 得知他们为了①___________等原因参加了红军。
邕小江:原来斯诺还记录了这么多不起眼的红军战士参军的经历,他想通过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什么呢?
横小水:②____________
邕小江:看来用列表格的方式也能读纪实作品,且便于整合信息和深层思考。
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国古人爱“海淘”
①大米、宝塔、中医……不少我们熟悉的“中国造”,估计许多人都不知道,其实都藏着外来基因,来自“海淘”。
②我们熟悉的小麦、牛、羊、马都源自西亚和中亚,被引进至少5000年。石榴原名叫“安石国的榴”,标明其伊朗基因。汉代,中国陆续引入苜蓿、葡萄、芝麻、胡瓜等物种。菠菜和榨菜则是唐太宗时候从尼泊尔引入的。
③如果没有外国美食,我们的饭桌会单调许多;如果不曾引种外国植物,中国也养活不了数量庞大的人口。1593年,福建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将番薯藤带回中国。几十年后,番薯成了中国又一种主粮。同为晚明时期,中国从菲律宾引进了多种源自美洲的作物,比如玉米、花生、南瓜等,使得中国人口翻番。
④金庸在以宋朝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多次写到人物食用花生、玉米的细节,出现知识性错误。可见,许多人对这些物种何时传入中国,知之不详。
⑤除了这些让我们先辈受益的外来物种,还有许多物种或物品属于“出口”转“内销”。
⑥水稻原产中国,但北宋从越南引进了耐旱的占城稻。1011年,宋真宗在宫里种植,并推广到全国。这种穗子长、不挑地的越南水稻很快成为中国的主粮,使宋朝出现了人口高峰和商业繁荣。
⑦造纸术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创造,但唐朝中期进贡来的日本纸有蚕茧的光泽,国人未见唐宋时高丽纸为贡品,时称“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另外,日本的泥金画漆,还有贝壳嵌漆器,也令漆器祖源的中国人爱不释手。
⑧
⑨元初,忽必烈征召了许多尼泊尔建筑工匠。其中,阿尼哥技艺精湛,1273年被任命为匠人总管,首都的寺观(如北京的白塔寺)多出其手。同受忽必烈重用的。还有阿拉伯人也黑迭儿父子。他们建造了元大都的城墙。忽必烈还命阿拉伯人管星象和医疗,皇家医院全用阿拉伯医生。明初,朱棣从交趾网络人才16000名,建筑师阮安是最有名的一位。紫禁城的前三殿后三殿,就是阮安主持监造的,北京的明代内城墙也是他的手笔。
⑩茫茫人海里,没有人是孤岛。世界上,也没有哪一种文明可以孤立地存在。与亚洲邻国的各种交流,是中国古代文明强大的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交流将会更加多元和深入。
【1】中国古人“海淘”的对象有哪些?请联系全文,概括作答。
【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第⑤段“出口转内销”的意思。
【3】参照第⑤段,在第⑧段画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不超过20字)
【4】就全文内容安排来看,文章哪段可以删除?请作出判断并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茅盾《白杨礼赞》
现今,“贵族化”的生活方式为人们所羡慕和追求,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回忆和思考?你的周围有没有像“白杨树”一样质朴但美好的人、事、景、物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和要求】(1)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