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鹤立鸡群一般,更觉白俊可爱。
B. 罗丞校长为我校师生推荐的《平凡的世界》一书以场面的恢宏和情节的抑扬顿挫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 英国日裔作家石黑一雄多年来殚精竭虑,努力创作,最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D.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全国掀起了观看热潮,剧中的山水庄园是个藏污纳垢的黑窝。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进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央视的《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C.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顺利开幕,会上共有国内外400余家企业参展。
D.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改善,让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提升了。
3、下列作家作品知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使至塞上》——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
B. 《渡荆门送别》——李白——字太自——号青莲居士——唐代
C.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宋代
D.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是代词,“油墨”是名词,“走进图书馆”是动宾短语。
B. 唐朝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三峡》里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
C. 根据不同的语气,我们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
D. 说明文是以说明文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为了准确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说明文中也可以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5、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①,柳色春藏苏小②家。
红袖③织绫夸柿蒂④,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释)①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忠贞被杀,历代为其立祠纪念,叫伍公庙。②苏小:即苏小小,为南朝钱塘名妓。西湖冷桥畔旧有苏小小墓。③红袖:指织绫女。④柿蒂:绫的花纹。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登楼远望海天景色,旭日、霞光、江水、长堤、白沙,把城外景色写得极其清幽秀丽。
B.颔联从听觉、视觉出发,融入悠远的历史内容,使古老的胜迹超越时空,带上现实感,给读者以审美愉悦。
C.颈联“柿蒂”与“梨花”并举,生动描写出杭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醪的民俗风情。
D.该诗以翠绿为主色,又以梨花、青旗、彩绫加以点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间,散发着浓郁的春意。
【2】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诗歌的尾联。
6、古诗文默写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3)白居易的《卖炭翁》中用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反映老翁悲惨境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习近平曾引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来要求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学习杜甫那种推己及人的高尚品格,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5)日本舞鹤市向中国捐出的抗“疫”物资上印着唐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人爱花,常把各种花写进诗文中,赋予它们人的品格与情感。请从下面的花中任选一个,写出连续的两句古诗文。
牡丹花 桃花 梨花 菊花 梅花
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7、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进行答题。
【1】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
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的。
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相关语段,回答问题。
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董乐山译)
(1)结合第①段,简要分析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第②段中加点的内容,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别样的礼物》,回答下列小题。
别样的礼物
①从小到大收过许多礼物,当时会喜上眉梢,也会把玩上数日,随后往往置于一隅,任其蒙尘。唯有那份礼物,因其特别,久久地珍藏于内心深处,常常会在某个阳光满地、温馨满怀的日子里不经意间被我想起。
②那是登上讲台的第二年,工作的热情还在渐渐升温,课堂、学生将我每天的日程表填得满满的。这种快节奏的紧张生活,让我的身体又处在了低潮状态,我发着低烧,浑身软绵绵的,无力说话,也不想吃东西。看样子是去不成学校了,只好安心地睡一觉,养养神明天再说。
③门外突然响起了嘈杂声,接着好像是父亲和什么人说话的声音,然后父亲就进来喊我起床,告诉我学生们来看我了。我睁开蒙眬的睡眼,问父亲钟点,才发觉竟昏昏沉沉地睡到黄昏。我刚想下地,学生们就拥了进来,一个、两个、三个……挤了满满一屋子。
④学生们异口同声地问着我的病情,劝慰我好好休息;我也询问着他们的功课和这一天班级里的情况。
⑤这时,我注意到班长向大家使了个眼色,孩子们纷纷开始翻弄书包,然后变戏法似的找出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迫不及待地递到我的手中。原来是孩子们为我精心准备的礼物:有我喜欢看的书、精致的八音盒、漂亮的发夹,还有红红的苹果、甜甜的蜜橘……刹那间我的被子上堆满了礼物,我被五彩缤纷的礼物簇拥着。我的鼻子一酸,眼泪静静地落下来。这些和我相识仅仅半年的孩子们用他们质朴的行为打动着我、感染着我、鼓励着我,我被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包围着,我一时语塞,任泪水不断地流下来。
⑥“小岩,你还没给老师送礼物呢!”听到同学的提醒,一个一直站在角落里的孩子慢慢靠近我的床边。
⑦噢,是他!这是个家境窘迫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就靠爷爷奶奶拉扯着。平日里,班级搞什么活动,他都不参加,他怕拿不出钱来,怕同学笑话他。说实在的,看到他能来我很意外。
⑧他怯怯地站在我的床边,脸已开始泛红,似是鼓了很大勇气,小声说道:“老师,我没钱买礼物,我送您一个祝福做礼物,行吗?”说完,他注视着我的眼睛,那眼睛里有亮亮的光在闪动,像是蓄着一泓秋水,那样清澈透明。看着这个平时总是寂然无声,温顺得像只小绵羊的孩子,我用力地点了点头。
⑨“老师,祝您健康!”他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祝福,然后羞涩地低下头去。啊!多么别样的礼物!多么真挚的关怀!似一捧清新的溪流沁入肺腑,似一抹温馨的春阳暖人心扉,似一阵霏霏的细雨涤荡心灵。谁能说他的礼物不名一文?谁能嘲笑他用语言表达祝福的心不够坦诚?他的礼物不正是古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最好诠释吗?在世俗面前,这礼物多么超然,多么独特,多么价值不菲!它带给我的惊喜是如此强烈,带给我的感动是如此撼动我的心!我拉过他的手,将他的手紧紧地握在我的手里……
⑩岁月流逝,步履匆匆,让人淡漠了许多往事、许多心境、许多朋友。年过半百的我,站在岁月的门槛上,淘尽了生活的尘粒,对过往的生活竟深深地起了再回首的眷念之意。看着散落在柜子里的一些礼物,突然想清点一下自己的心情了,于是“老师,祝您健康”这句祝福语又一次漫上心头。
(原文有改动)
【1】选文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选文第⑨段画线句“似一捧清新的溪流沁入肺腑,似一抹温馨的春阳暖人心扉,似一阵霏霏的细雨涤荡心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选文第⑦段运用了插叙,有什么作用?
【4】小岩毕业时,“我”作为老师,曾为他写过一段临别赠言,表达了对他的感激和祝福之意。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以“我”的口吻写出这段赠言。
9、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请以“________改变了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生活中一张彩色的照片,一份远游的纪念品,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份难得的牵挂,一滴真诚的泪水……这点点滴滴的人间真情,都能荡起心海的涟漪。这种体会如荷花映水,高贵而美丽;如桂花绽枝,优雅而馨香。
请以“点滴真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标题,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