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学成一门专业是艰苦的:不可能一朝醒来就宣称自己大彻大悟,已掌握了这门学问。

B.《国家宝藏》栏目中展出《千里江山图》,令人叹为观止

C.在世锦赛跳水混合双人3米板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选手配合的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D.刘总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既能洞若观火,目空一切,也能体察入微,深入细致。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是(     

A.如果美是专指“婆(pó)娑(sō)或旁逸(yì)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B.她坚强似白杨,处逆境而不折不挠(náo),她高洁如莲花,出於泥而不染污秽(huì)。

C.北宋的汴(biàn)京:江面上,舳(zhóu)舻相接;江岸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D.翌日,大家屏息疑神翘(qiào)首等待为航天事业殚(dān)精竭虑的英雄们凯玄。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文明礼仪事关个人修养、人际关系、社会风气,因此它无足轻重,绝非生活小节问题。

B.公安机关决定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坚决打击贩卖人口这种光怪陆离的犯罪行为。

C.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D.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B.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C. 年轻的城市需要青春活力,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

D. 以前的人照相,一定正襟危坐,哪像现在花样百出。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四月,白居易时被贬任江州司马。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②芳菲:盛开的花,泛指花。

【1】请指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并就其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

【2】请简要分析诗人登山前后心情所发生的变化。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②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④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⑥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否则随时随地都该学习这句话,又怎么讲呢?我想你每次接到我的信,连寄书谱的大包,总该有个印象,觉得我的字都写得整整齐齐、清楚明白吧!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我国著名__________________家。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请概括作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潘玉毅的《风掀动书页的声响》,完成下面小题。

在功利主义者眼中,书之一物,解不得渴,充不了饥,当枕头唯恐硌得慌,垫桌脚又嫌占地方。然而于我而言,它就像小王子的那朵玫瑰,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因为它曾温暖了我的岁月。

②小时候无甚去处,又不爱交友,唯有书算我一个知己。但凡上面有字的纸,我都倍感亲近,仿佛前世有缘一般。什么小说、连环画、字典、词典、教材,我都爱看,甚至连日历、香烟盒亦未曾放过。当同龄孩子还在打弹子、刮小牌、拔茅草根的时候,我已经把学校阅览室里的书都看完了,心中犹不满足。听说语文老师的阁楼里藏了很多书,便腆着脸去借来读。

③上小学之前,母亲为了培养我对文字的感觉,曾将《吕氏春秋》许多典故翻译成白话文说给我,但当我的双脚迈进校门以后,她便不许我再看课本以外的闲书。

④母亲是个极认真的人,夜里若发现我在看闲书,轻则训斥,重则将书没收。故而借了书,别说放到几案上了,连翻书都不敢用力,想咳嗽都得忍着。听到有类似脚步的窸窣声响,就速速熄灯,待脚步声去远,复开灯继续品读。读得倦了,抱书而眠,醒转时已是第二天天明,灯仍亮着,书仍抱着。这样的日子虽紧张而慌乱,多年后想起,却是异常的快乐和满足。

⑤到了初中课业变紧,心思放在功课上。不成想一个偶然机会,又让我将课外书重新拾了起来。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在实验室制作叶脉书签,我把树叶放在氢氧化钠溶液里煮着,抬头环顾,忽然在管理员椅子上发现了一本《清平山堂话本》。做实验的兴趣一下子没了,草草结束了剩下的步骤,脑子里想的是怎么开口借书。

⑥下了课,实验室迎来另一拨学生,管理员还在忙。我在楼梯口徘徊了很久,转身进了校长阅览室,打算边看报纸边等管理员下班。谁知竟读到黄景仁的《绮怀》: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不禁大为惊艳,满世界去找他的诗。

⑦当时小镇似乎没有图书馆,也没有正规书店,我寻遍了街上的书摊和报刊亭,也没有看到黄景仁的第二首诗作。好在实验室管理员后来将《清平山堂话本》借给我了,心中的遗憾才稍稍缓解。

⑧后来十余年间,每到一个书店或图书馆,我都会去翻找黄景仁的诗集,每看到他的一首甚至是一句诗,我都会摘抄下来。有一次,在《清史稿》里看到黄景仁的生平,店员告诉我不许抄。《清史稿》太厚,我根本买不起,于是咬咬牙,一字一句默背了下来。事实证明,只要心里想做,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我们。读书使我变得执着,这一点,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⑨随着年岁增长,慢慢地,我不满足于只是看了,偶尔也会写一些不成熟的文字。即便几年过去,仍未有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却从未想过放弃,正如我未曾想过放弃读书一样。读书的同时我也在远行,每到一座新的城市,必会将那儿的图书馆、书店逛上一逛,若是时间不允许,远远看一眼,也能让我感到欢喜。

⑩如今我工作已近十年,书看得愈发少了,但买书的习惯依然保留,也不知是不是为了弥补曾经买不起书的遗憾。买来之后,将书放在架子上,摊在桌子上,搁在打印机上,摆在窗台上。我喜欢听风掀动书页的声响,像成群结队的蚂蚁在心头爬过,像调皮的猫儿用爪子踩着人的脚背,像风雨将来时有人撑着伞在门口等你。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却仿佛得到了整个世界。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文章围绕“我”和书写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填空。

①“我”对有字的纸倍感亲近——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④“我”在校长阅览室读到黄景仁的诗感到大为惊艳——⑤_____________——⑥“我”仍旧保留着买书和读书的习惯

【2】有人认为文章第③④两段写“我”的母亲偏题了,你是否赞成?请你结合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谈谈你的理解。

【3】按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

(1)文章第①段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2)请选择合适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⑩段划线句子。

我喜欢听风掀动书页的声响,像成群结队的蚂蚁在心头爬过,像调皮的猫儿用爪子踩着人的脚背,像风雨将来时有人撑着伞在门口等你。

【4】阅读选文结尾一句和课文《散步》的结尾句,分别揣摩这样结尾的作用。

选文结尾: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却仿佛得到了整个世界。

链接材料: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莫怀戚《散步》)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你的行为让我佩服”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叙写具体,内容充实,以情动人;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