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我校在第一时间紧急动员,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相关校领导为副组长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启动防控工作。

B.《永久的生命》选自《严文井选集》,作者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

C.阅读了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后,使我感知到了富有哲理的语言,了解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看法。

D.《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2、下列各项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

B.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赞美,是《繁星》和《春水》的主题。

C.《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儿斯泰传》被称为巨人三传

D.《西游记》塑造了猪八戒这一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机智勇敢、嫉恶如仇的英雄形象。

 

3、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稿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其中背景和结语是必要部分。

B.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C.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成一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D.“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米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句话的主干是“邓稼先是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儿子。”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三部曲《家》《春》《秋》,《子夜》,《林家铺子》。

B.《答谢中书》中的最后一个“书”字,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性文体,即“书信”,它与《与朱元思》中的“书”意思相同。

C.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D.司马迁,西汉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轶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隋宫

鲍溶

柳塘烟起日西斜,竹浦风回雁弄沙。

炀帝春游古城在,坏宫芳草满人家。

(注释)①隋宫: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市)所建的行宫。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二句动静相谐,绘景细腻,营造了优美静谧的氛围。

B. 三、四句凭吊古迹,感今昔盛衰,无尽悲伤,情感浓郁。

C. 这首诗借景抒情,对比强烈,表达了对隋朝的无限怀念。

D. 这首诗音律和谐,二、四句的句尾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写一、二句所呈现的画面。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3)要让心灵进入幽僻旷远之境,其实不必避开喧嚣、归隐山林,这正如《饮酒》(其五)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的《浣溪沙》蕴含无法阻止美好事物逝去的淡淡哀愁,但仍然有美好事物再现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望》中采用移情手法生动地表现杜甫忧国伤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昆虫记》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列举2个出来。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的酸水坛

(1)母亲在我这住了一段时间,趁空闲时间,买了几个坛子来。一阵洗涮过后,自制了几坛酸水,过一阵,泡上红辣椒、姜丝、萝卜,热热闹闹地堆在屋子一角。突然觉得,几个酸水坛倒给我原本冷清的小房子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2)酸水坛在书面用语上称为"泡菜坛",也是被众人周知并且喜爱的字眼,散发着诱惑。但我执意要叫它酸水坛,这样有一种亲切的味道,大抵,食物是一种能吃下去的乡愁,在唇齿流连,念念不忘,也是因为,这里面有母亲揉合的气息。乡野里长大的孩子,也没多少零食吃,小时候,母亲的酸水坛就是我的零食乐园。放学回家饿得急慌慌,书包一,伸手就开了坛盖,出来的腌菜散发出无比诱人的香味。

(3)那个时候,我们家是一大家人吃饭,用土话说,干的要一甑,稀的要一锅,每餐饭,都是吃得锅净碗响,母亲的酸水坛,花样就越来越多。豆豇、黄豆、姜、蒜,只要是土地的产物,均可以下坛。在乡村,小果小菜的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种什么得什么,是以,每家每户都有着不大不小的几口酸水坛,泡进去的是日子,捧出来的是生活。

(4)在幼时的我看来,母亲的酸水坛就像一个魔术宝箱,隔三岔五地就变出些东西来,有时明明已经捞完了最后一块,可是第二天,酸水坛又泡满了菜,一年四季,都是满满荡荡。守候着我们向往的幸福,美好的憧憬。

(5)长大后几经辗转,我最后在集镇谋了一份事。每个周末都是要回家的,因为,母亲早已做了好吃的,在等着我。夕阳向往的时候,炊烟从我们家屋顶腾起,父亲从田间归来,顶着余阳,一身泥土,带着肥沃的气息。母亲早已弄好了饭菜,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着饭菜说着话,父亲和母亲谈收成,谈庄稼。安宁,妥贴,屋外,树影婆娑。菜味在空气里弥漫,繁华、丰盛。母亲的酸水坛,不时"咕咚" 地响一声,恰似为晚餐敲响的奏鸣乐曲。灯光在屋内流淌呈一抹暖黄,这是我们家的盛世,我永远忘不掉。

(6)几年后,父亲撒手人寰,母亲哀伤不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母亲不再打理酸水坛,每天只是默默地坐着。酸水坛的坛口上长满斑斑白霉,一如母亲头上斑驳的白发,让人心痛

(7)我们建议让母亲出去走走,家在江苏的二姐来接母亲,上车时,母亲一一叮嘱我们,家里的猪、羊、鸡要怎么喂,田间的庄稼要怎么种,怎么收。最后,母亲犹豫着说,那几口酸水坛,你们给添点蒲水吧。

(8)一段时间后,母亲执意回了家,看我们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叹了口气。之后,母亲依旧忙碌,翻地、种菜,收获后该晒的晒,该收的收。又一年辣椒红后,母亲把它们摘下来,在盆里细细剁碎,放到坛子里。母亲说,剁辣椒你们几姐妹一人一瓶,带回去做做小菜。我望着日益苍老的母亲,想起那日看过的鸡汤文,有娘在,人生尚有来处,娘去了,人生无归途。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满是母亲弯下腰摆弄酸水坛的身影,涌出的每一股酸香都是母亲的味道。

1根据文意,在空白处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酸水坛添生活气息→__ →酸水坛像魔术宝箱→__ →酸水坛是母亲味道

2第(2)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是运用了____描写,作用是____

3第(6)段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作用是___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本文为什么以“母亲的酸水坛”作为标题,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许多遇见。你也许遇见了一位深深影响你的老师,一个肝胆相照的朋友,一件触动心灵的事,一处经常流连的风景等。请你以“美丽的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