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小时候,我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_____________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①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

②九月登高吃花糕。

③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前额还给用雄黄画个“王”字,就是为了避“五毒”。

④这个节日里,漂泊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

⑤八月节再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

A.③①⑤②④

B.③②④⑤①

C.③④②⑤①

D.③①④②⑤

2、选出对下列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     

A.科普作家卞毓麟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一书,不仅介绍了许多天文学知识,而且也非常注重思维启迪。

B.《寂静的春天》是由英国蕾切尔·卡森写的,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它第一次对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C.《飞向太空港》是李鸣生的一部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全景式地描绘了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国外商业卫星。

D.《红星照耀中国》曾异名为《西行漫记》,是一部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录探索“红色中国”过程的文学作品。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句是(   )

A. 孔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B. 《论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写的一篇著名的随笔。

C. 《夜雨诗意》选自《文化苦旅》,作者是余秋雨,当代学者、散文家。

D. 柳宗元,我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厚,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鲁迅——《朝花夕拾》

B.《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奥地利

C.《三峡》——陶弘景——北魏

D.《红星照耀中国》——斯诺——美国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石壕吏》,回答问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矛盾思想?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牧人驱犊返,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归雁人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馨香盈怀袖,________。(《庭中有奇树》)

(4)剧哉边海民,________。(曹植《梁甫行》)

(5)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7)________,绿水透迤。(欧阳修《采桑子》)

(8)兴尽晚回舟,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9)《春望》一诗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对国事优伤、对家人思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下图呈现了《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经典情节。

(1)请你用一句话概述这个情节。

(2)请你结合书中情节说说图中主人公的可怜可恨之处。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我住的地方发现狼》一文,回答各题。

我住的地方发现狼

邓刚

①听说我住的地方发现狼,我先是惊讶万分,紧接着就是惊喜万分。你也许以为我是神经错乱,思维不正常,怎么会喜欢狼?其实我知道狼是相当凶残的野兽,全世界都流传着各种各样狼外婆的恐怖故事,并且把狼描写成阴险、狡诈、狠毒的妖怪。

②然而,我还是为发现狼而继续惊喜万分。

③一个日趋现代化的地方,高楼拔地而起,市街人潮如江河奔流,霓虹灯彻夜闪烁,汽车隆隆轰鸣,在这样人烟喧闹的世界,所有的动物都会吓得逃之夭夭,可是竟有狼来光临,这实在是一个奇迹。

④小区的周围确实发生了变化。似乎就这几年间,周围光秃秃的荒山一下子丰满起来了,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装。闲暇时散步,有些地方树林密不透风,人走不进去,偶尔还能看见野鸡、兔子这类的小动物。有阅历的老人说,藏得住小动物的树林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能养得住大动物。也就是说,有了数量充足的小动物,才能供养大动物。这样看来,在一个喧嚣的小区周围发现狼,应该是一种骄傲,是大自然与人类亲近的最生动的标志。

⑤狼曾经远离我们的生活,就像我记忆中的燕子。这一刻,关于燕子的记忆汹涌而来。

⑥记得念小学时,我们常常唱起这样一支歌:“燕子在蓝色的天空飞翔,寻找自己从前的家乡。它朝着四处张望,为什么这里变了样?去年这里是荒凉的山冈,如今变成高大的厂房,马达声日夜欢唱……”年少的我们自豪地、动情地歌唱着,嘲弄着找不到家乡的燕子,歌颂着震耳欲聋的马达欢唱。那时候,我们认定所有的荒山野岭都要建满厂房。

⑦这种无知一直延续到我拿起笔写小说。我的一篇小说《大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到《世界小说选》发表时,我大梦初醒似的感到一种内疚。那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老渔人舍不得捉一条正在产卵的大鱼。他最终两手空空地爬上岸,对企盼他有所收获的老婆子说:它正在下崽呢!这么简单的小说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誉,评价是具有生态意识的觉醒。

⑧我无地自容。

⑨记忆中的燕子再次扑飞到眼前……人类的智慧带来了现代式的繁荣,也带来了现代式的灾难。生命逐渐失去了原本鲜活的状态,借助一切工具,借助电脑和网络,疏远了、隔绝了一切与生命真相相关的细节,那么,人类最终会成为什么?

⑩一个夏天的夜晚,我乘坐出租车回到居住的小区。出租车司机很神秘地告诉我,他在小区尽头的山脚下曾看见三只狼。长长的尾巴拖地,绿绿的眼睛瘆人。我怔住了,不由得激动起来:“太好了!”司机大吃一惊,愣愣地盯着我,大概以为我脑子有病。

于是,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水草丰美的田园,在人们的保护下,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的鹿,由于没有天敌的侵扰,这群鹿日渐肥胖、贪吃,草地被啃光,田园变成荒漠,只有鹿群在斑秃的草地上蠕动。人们设想用炸弹,用毒药,最终都一一否定。最后,生物学家引进了狼。凶恶的狼仿佛落进了肉锅里,它们先吃跑不动的肥鹿,这使得鹿群精简机构一般精干起来,数量剧减,个个拼力奔跑,精神抖擞,荒芜的田园也渐渐恢复原来的貌美。我还给他讲了地球的危机,比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和冰川融化。

出租车司机安静地听我讲完,“你这么说,狼还真是个好东西。”瞥了我一眼,他停了一下又说,“这么看,地球还挺危险的。”

我松了一口气,回答说:“现在还不算太危险,你看看周围茂密的树林。再说,你不是看见狼了吗?”

(选自《意林》,有删改)

(1)阅读文章第③~段,按顺序填入恰当内容。

选文中的“我”以亲身经历讲述对生态规律认识的过程。在“我”眼中,(1)________是生态变化的“奇迹”;(2)________是生态观念的“无知”;(3)________是生态意识的“觉醒”;(4)________是“我”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所做的事情。

(2)文章第⑥段写作者小学时“嘲弄着找不到家乡的燕子”这段回忆,有何用意?

(3)文章第段中司机认为“地球还挺危险的”,而第段中的“我”却认为“现在还不算太危险”,这两种说法矛盾吗?为什么?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周围荒山植被的茂密。

B.第⑨段“人类的智慧带来了现代式的繁荣,也带来了现代式的灾难”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工业生产、智能文明是完全排斥的。

C.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神态、语言等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因小区出现狼而惊讶及“我”因生态环境变好而喜悦。

D.文章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使“我住的地方发现狼”这件事更具真实性,更生动形象。

E.文章的标题“我住的地方发现狼”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同时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对话,按要求作文。

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因一场意外半岁时失聪,她不能像常人一样交流,却完成了学业并考上大学、研究生。人生虽无常,但她对人生不服输,从无声里突围,又考上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吹响心中嘹亮的号角。地说: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听不见,就把自己看成了一个弱者。我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我也相信事情可以做得很好。

请你根据自己对这段文字的感悟与体验,以“相信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②不少于500字,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