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中的“行”是乐府诗名曲。作者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有“诗魔”之称。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涵盖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C.茅盾,原名沈德鸿,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小说《子夜》《蚀》三部曲。

D.《愚公移山》中“始龀”指的是七八岁,《桃花源记》中“垂髫”也是指这个时段的儿童。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歼灭 击溃 刹那 殚精竭虑

B.由衷 默契 凌波 眼花瞭乱

C.国殇 娴熟 浩瀚 惨绝人寰

D.公祭 颁发 妄图 摧枯拉朽

3、阅读下面《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的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着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谈读书》节选)

(文段二)

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朋友,闲愁最苦!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地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地看待;我劝你多打网球,多弹钢琴,多栽花木,多搬砖弄瓦。假如你不喜欢这些玩意儿,你就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谈“动”》节选)

(文段三)

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是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法国福楼拜尝费三个月的工夫做成一句文章;莫泊桑尝登门请教,福楼拜叫他把十年辛苦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重新起首学描实境。

(《谈作文》节选)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个文段均选自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作者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在我国文学史和美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B.文段一真实反映了学生的现实,但作者认为不管时间如何紧张,青年们应该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阅读课外书。这既是对课堂学习的一种补充,也是学生们探寻兴趣的一种途径。

C.文段二作者是想告诉青年人在面对颓唐沮丧的情绪时,不能做感情的奴隶,而要积极地去反抗,用“动”的方法排解自己心中的苦闷,从而使自己生活更加美好,这里的“动”纯粹是指体育运动。

D.文段三作者是通过举名家的事例,想让青年人明白:好文章是可以通过练习写出来的,作家如此,我们在学习写作时更要勤练笔。

4、选出下面表述中有误的一项。( )

A.《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B.《红星照耀中国》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部科学巨著,堪称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D.《昆虫记》将昆虫们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准确地记录下来,行文严谨,语言平实,反映了一位昆虫学家严谨的态度。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词阅读

【甲】

野望

王绩

东皋薄幕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狭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甲诗中,“______”一词,点明了已到傍晚。

【2】两诗的末尾两句的抒情方式是否相同?请结合句子加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默写原文。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

(3)概括赞叹富春江景色的:__________

(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

(5)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小题。

“在那条新修的汽车路上,沿途的婴粟摇摆着肿胀的脑袋,等待收割。新修的路面经过水冲车压,到处是深沟浅辙,因而我们那部载重六吨的道奇卡车,有时也甚至无法通行。陕西长期以来就以盛产鸦片闻名,几年前西北发生大饥荒,曾有三百万人丧命,美国红十字会调查人员,把造成那场惨剧的原因大部分归咎于鸦片的种植。当时贪婪的军阀强迫农民种植鸦片,最好的土地都种上了鸦片,一遇到干旱的年头,西北的主要粮食作物小米、麦子和玉米就会严重短缺。”

【1】上面文段是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章节。

【2】八年级2班要开展《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交流会,请根据本书涉及的内容,按照下述格式,拟写1个专题,围绕专题设计几个相关的话题,在班上分小组进行探究。

示例:

专题一:信仰与精神

①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②长征精神的内涵;③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专题二:_________

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体部分)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根据选文的内容写出该新闻的导语部分。

【2】简述该新闻为何先写中、西路军渡江情况。

【3】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突破”改为“越过”、“渡至”改为“到达”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林清玄《百合花开》

请以“我要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卷上;

(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