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鸟臀(tún) 褶皱(zhě) 两栖(xī) 岛屿(yǔ)
B. 潮汐(xī) 劫难(jié) 衍射(yǎn) 骨骼(gé)
C. 追溯(sù) 遗骸(hái) 陨石(xǔn) 熔化(róng)
D. 蟾蜍(yú) 携带(xié) 膨胀(zhàng) 地壳(qiào)
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的那一刻,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油然而生。
B.在当前形势下,自觉接种新冠疫苗,是每个公民责无旁贷的责任。
C.这个项目技术含量高,攻关难度大,涉及的研究领域至今无人问津。
D.良好的家风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效地约束着家庭成员的行为。
3、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一)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A.这首词上片写梅花和谐宁静美好的处境,下阙写梅花高洁坚贞的品格精神。
B.“已是黄昏独自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梅花虽身处荒僻之境仍傲然绽放。
C.末句是反衬手法。梅花凋落于地被碾成尘埃,仍香气不改,精神犹在。
D.这首词虽在咏梅,实则正是诗人自己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顺利进行,决定于学生自控力的高低。
B.能否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同学们成绩的有效途径。
C.会不会用心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复习阶段,能否做到高效有质,是成绩能否取得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
5、阅读《蒹葭》,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蒹葭》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_____》。这首诗通过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_____的氛围。
【2】《蒹葭》是一首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民间恋歌,但今天读来依旧让人怦然心动。请结合《蒹葭》中给你感触最深的诗句,简要说明你的感受。
答:______
6、经典诗文默写。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5)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表达作者誓死忠君报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面表格中的问题。
语段一 | 阿基姆明白,这个直到不久前还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此刻内心激荡着怎样的情感。他了解保尔的悲剧…… | 结合原著理解语段中“悲剧”的意思。 | “悲剧”是指:______ |
语段二 | 收到列宁格勒的来信,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 “铁环已经被砸碎”具 体是指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在战友的鼓励和邻居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并完成了创作。 | 保尔完成的创作是:_____ |
8、阅读《慢读》,回答小题。
慢读
①读书一旦纳入人生竞赛的项目, 阅读速度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期盼甚至逼迫孩子快读、多读,学校和社会也在推波助澜,渲染着强化着竞赛的紧张气氛。无怪乎孩子们要掐着秒表阅读,看一分钟到底能读多少内容。物质主义时代,读书从一开始就直接地和物质利益挂起钩,越来越成为一种功利化行为。阅读只是知识的填充,只是应付各种人生考试的手段。我们淡漠了甚至忘记了还有另一种阅读,对于今天的我们也许是更为重要的阅读——诉诸心灵的惬意的阅读。
②“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在引用陶渊明这段自述时, 常常忘记了前面还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八个字。阅读状态和生活态度是紧密相关的。你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就会有怎样的阅读。不要仅仅为了生存去读书吧。即使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 目标单一具体的阅读,就像到超市去买预想的商品,进去就拿,拿到就走,快则快矣,少了许多趣味,所得也就有限。
③世界如此广阔,生活如此丰富,值得我们细细翻阅,一个劲儿地快马加鞭日夜兼程, 岂不是辜负了身边的无限风光。总要有流连忘返含英咀华的兴致,下马看花闲庭信步的优雅。君不见森林中的树木,生长缓慢的更结实,更有机会成为栋梁之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心灵的成长需要耐心。
④在人类历史上, 对于关乎心灵的事, 从来都是有耐心的。 法国作家蒙田在他的后半生,花费整整三十年时间,完成传世之作《随笔集》,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晚年的列夫·托尔斯泰, 已经著作等身,一部拷问灵魂的小说《复活》整整写了十年;我们的曹雪芹,穷其一生只留下未完成的《红楼梦》,被一代又一代读者诵读。
⑤物质越是丰富,技术越是先进,越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去制衡去掌控。让我们就从读好一本书开始。不必刻意追求速度的快慢,保持自然放松的心态,正像美好的风景让人放慢脚步,细细欣赏,读完之后还会留下长长的记忆和回味。
【1】人们争相求快、淡漠甚至忘记慢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作者告诉我们“慢读”有哪些益处?
【3】文章第②段引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是为了直接证明_______;第④段举“法国作家蒙田完成《随笔集》”的例子则是要证明________。
【4】有人说:“看电子书,或者网上阅读就是没有读书的感觉。好像快餐盒饭和居家晚餐一样,快餐盒饭能迅速吃饱,而居家晚餐则有个享受的过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9、作文
北宋诗人秦少游有诗云:“韶华不为少年留”,然而水过留痕,雁过留声,在已逝的韶华中,抹之不去,它可以是一种声音,一抹微笑,一个眼神;它可以是一份思念,一份感动,一份悔恨……
请以“抹不去的 ”为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不得抄袭本试卷中出现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