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C.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编著。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D.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
3、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烦。
B. 逸兴、壮思本来很不容易说清,而诗人用“欲上青天览明月”这一比喻很形象,很具体,使人容易理解。
C. 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喻“举杯消愁”,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不可调和,而使心情更加的忧愁苦闷的境遇。
D. 诗的开头两句可以翻译为:“昨日”那些时日弃我而去,不能挽留;现在的时日扰乱着我的心,使我有许多烦忧。
4、下列加点字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锃亮[zèng] 翘首[qiáo] 畸形[qí] 潜滋暗长[qián]
B.虬枝[qiú] 篡改[cuàn] 绯红[fēi ] 恹恹欲睡[yān]
C.娴熟[xián] 仲裁[zhòng] 倔强[juè] 油光可鉴[jiàn]
D.琐屑[suǒ] 咆哮[xiāo] 黝黑[yǒu ] 屏息敛声[bǐng]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以下各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①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②已为佳人③绝,青眼④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痴儿:作者自指。②朱弦:这里指琴。③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④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指正眼看人,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白眼指露出白眼,表示轻蔑。
【1】颈联中运用了伯牙、子期知音的典故和阮籍青白眼典故,请分析运用典故的作用。
【2】“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用楷书或行书默写王维诗《终南别业》。
(2)俱怀逸兴壮思飞, 。
(3)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7、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鲜明,根据阅读材料填写下表。
作品 | 人物 | 形象特点 | 材料 |
《红楼梦》 | 湘云 | ①____ | 湘云先笑着说:“这个简断爽利,合了我的脾气。我不行这个射覆,没的垂头丧气闷人,我只猜拳去了。”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沈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地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
《社戏》 | 双喜 | ②____ | 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保尔 | ③____ | 保尔出身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当过学徒,工人,13岁参加革命,经历了各个时期的严峻考验,后因病致残,双目失明,以致全身瘫痪,最后又以惊人的毅力从事创作,获得成功。 |
8、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什么“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3】“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语段的中心人物是阿长,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阿长的,举例说明。
【5】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C.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
D.“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
9、作文
202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100年经历了这样一些大事件:开国大典、大庆油田、两弹一星、三峡工程、非典、载人飞船、中国梦、走进新时代、反腐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脱贫攻坚、新冠疫情等。
100年披荆斩棘,100年风雨兼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正处于这个历史与未来的时间的交接点。这些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你将对祖国说些什么呢?请以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1)选好角度,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2)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许抄袭、套写;(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