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小南梳理了他为参加征文比赛积累的素材,请帮他指出有语病的一项(     

A.“端午”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庄重的内容,也有活泼的方面,不必那么束手束脚。

B.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一道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

C.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D.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隆力奇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选手们的表现成为许多观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B. 2006年6月9日,令广大球迷梦寐以求的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拉开帷幕,历时一个月的64场精彩比赛将使球迷们大饱眼福。

C. 大学生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事迹令人感动,他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是可歌可泣

D. 当记者来访震惊全国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假药案的几位药检人员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居然都是非药学专业并从未接受过专业上岗培训的。

 

3、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作者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

B.《苏菲的世界》一书中14岁的女孩苏菲有一天放学回家,收到一封神秘的来信,信上只有一句话——“你是谁?”

C.《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每一封信都旁征博引,闪现着理性的光芒。

D.《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第一篇是谈人生与我。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fěi)翠 (yǜn)圈 秀(qí) 以身(xùn)职

B.(bènɡ)溅 亵(doú) (pián)进 海市(shèn)楼

C.啁(jiū) (yì)日 宽(yòu ) 虚与委(yí)

D.(zhì)息 毋(lìnɡ) (bì)益 (lénɡ)角分明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由小径写到山色,由近及远描摹了绿草如茵,烂漫的野花在阳光下更显得繁茂艳丽的图画。

B.颔联用“纵横”与“高下”相对,经纬交错,构成了一幅谐和匀称的画面,由此可见自由宁静气氛。

C.尾联写自己的感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桃源生活的向往之情。

D.全诗以含蓄隽永之语描摹自然宜人之景,与陶渊明诗的风格相近。

【2】请从表现手法上对颈联作一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请将下列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5)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古诗词注重色彩的妙用。李贺在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中用“黑”“金”两色表现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中借“白”“绿”两色写出了西湖景色之美。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两次妈妈给你写信,我都未动笔,因为身体不好,精力不支。不病不头痛的时候本来就很少,只能抓紧时间做些工作;工作完了已筋疲力尽,无心再做旁的事。人老了当然要百病丛生,衰老只有早晚之别,决无不来之理,你千万别为我担忧。我素来对生死看得极淡,只是鞠躬尽瘁,活一天做一天工作,到有一天死神来叫我放下笔杆的时候才休息。如是而已。弄艺术的人总不免有烦恼,尤其是旧知识分子处在这样一个大时代。你虽然年轻,但是从我这儿沾染的旧知识分子的缺点也着实不少。但你四五年来来信,总说一投入工作就什么烦恼都忘了;能这样在工作中乐以忘忧,已经很不差了。我们二十四小时之内,除了吃饭睡觉总是工作的时间多,空闲的时间少;所以即使烦恼,时间也不会太久,你说是不是?不过劳逸也要调节得好:你弄音乐,神经与感情特别紧张,一年下来也该彻底休息一下。暑假里到乡下去住个十天八天,不但身心得益,便是对你的音乐感受也有好处。何况入国问禁,入境问俗,对他们的人情风俗也该体会观察。老关在伦敦,或者老是忙忙碌碌在各地奔走演出,一点不接触现实,并不相宜。见信后望立刻收拾行装,出去歇歇,即是三五天也是好的。

【1】选文的作者是____,他是著名的翻译家、____。这是作者写给远在____(国家)的大儿子的家信。

【2】请概述文段的主要内容。

【3】结合文段,分析《傅雷家书》中的一个艺术特色。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筝的心

①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可是我的城市上空却空空如也。莫非是与这城市积下了太多的仇怨,连云都躲藏起来,不肯给城市的天空一点梦想的色彩吗?

②而我依然仰望,寻找那些飞翔的痕迹,寻找那只要一点点风就可以抖擞起精神来的风筝。再次见到风筝,是在三月最破败的小巷。一些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欲要飞翔的念头,被一群孩子们嫩小的手提着,轻轻地,飘在一人多高的风里。

③孩子们必须奔跑,因为只有奔跑才可以带来风。老人们说,放风筝可以放掉人心中所有的烦恼和晦气,只剩下美好的愿望。人们相信,这些用心灵里最珍贵的情愫扎出来的梦想之鸢,可以把种种美好的愿望传达给上帝。

④小时候没有卡通没有电脑,却有广阔的草地放风筝。如今,孩子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却再也腾不出时间和空间纵情奔跑,纵情释放他们的梦想。所有的时间都被各种补习培训填充,所有的空间都被钢铁水泥占领。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

⑤孩子们在巷子里终于跑累的时候,其中一个把风筝举过头顶叹口气说,有风多好,有风它就能飞上天空了。另外几个孩子也如泄了气的皮球,蹲到地上,不停地抱怨着——风都哪儿去了?

⑥风都哪儿去了?孩子的话让我不禁一怔。风,被高高密密的楼群阻隔在外面;风,被机器的轰鸣赶往别处;风,藏在遥远的记忆里;风,躲进有歌谣的童年里。小时候,我的风筝可以放得比云朵还高。在那么高的天空上,我的风筝和白云窃窃私语,那是我儿时最美丽的花篮,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晃来晃去。风筝飞不起来,然而它们却是这座城堡里唯一长着翅膀的鸟了。它们醒着,心怀世界上最单纯的愿望:只要一点点风,只要一点点可以飞翔的天空。

⑦天空不冷清,风筝不冷清,冷清的只有风筝的心。风筝,这春天里的邮票,何时能为孩子们邮寄来春天?不知为什么,看着这些无法飞上天空的风筝,我的心里异常难受。尽管这是一些廉价的风筝,用最普通的材料制成,大概两三块钱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商店里买到,但我还是希望它们能飞起来。这种希望点燃我心中隐匿了许久的渴望飞翔的念头。我对孩子们说:“明天早晨在这里等我,我领你们去一个可以让风筝自由自在飞翔的地方。”

⑧那个晚上,我挑选了最结实的竹签和最漂亮的桃花纸,精心制作了一个美丽的风筝。这是对童年的牵挂。我尽可能地将生命中所有美丽的色彩都绣到风筝的翅膀上,再扯一根长长的思念的线牢牢拴住它。我知道,我的童年不会走得太远。风筝上的那些花朵,鲜艳得就像那群孩子的脸。我仿佛听见了风筝在说:给我一点点风,给我一点点与梦有关的颜色。

⑨第二天一大早,我带上亲手制作的风筝领着孩子们去了广场。广场上人头攒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风筝,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然后奔跑、奔跑,风来了!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我手中的线轴飞快地旋转,我的风筝追上了云朵,正在向它打听童年的消息。

⑩很多人站在那里不再走动。很多人仰起了头。很多人高声喊道:“快看,多美的风筝!”那一刻,我感觉到,适合风筝飞翔的风来了。那些安静的、优雅的心灵回来了。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

【1】文章围绕“放风筝”记叙了两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

(2)风,被高高密密的楼群阻隔在外面;风,被机器的轰鸣赶往别处;风,藏在遥远的记忆里;风,躲进有歌谣的童年里。

【4】文章第⑦段“风筝,这春天里的邮票,何时能为孩子们邮寄来春天”一句中两个“春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5】文章结尾说“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请以“身边风景也动人”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