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傅雷家书》中,傅雷常以自己翻译的罗曼·岁兰作品中的哪个人物来鼓励儿子勇敢面对逆境?( )

A.约翰·克里斯多夫

B.贝多芬

C.米开朗基罗

D.托尔斯泰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校开展了以“我与考试焦虑做朋友”为主题的心理讲座,告诉同学们在考前要善于进行心理调适,避免减轻不良反应。

B.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C.提高和培养广大青少年的文化水平,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D.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泄气 由衷 杀戳 惨绝人寰

B.娴熟 镌刻 篡改 眼花瞭乱

C.国殇 浩瀚 彰显 摧枯拉朽

D.颁发 建树 澎湃 震聋发聩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垃圾分类是普通民众最能直接参与的环保方式之一。

②究其原因,一是在垃圾处理上先分后混的收集方式让人们的参与热情大大降低,二是缺乏相关知识,三是习惯问题。

③分类投放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源头,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至关重要。

④然而,实践中,尽管经过了多年的试点、宣传和引导,但是居民自觉、长期参与垃圾分类、精准投放的意识还比较弱。

A.③④②①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诗歌鉴赏。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全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展示了边塞的壮丽。

C.颈联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

D.这首诗意境雄浑,与王维晚年写《竹里馆》那种清幽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2有人说“归雁入胡天”中的“归雁”是作者自比,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正确默写古诗文原句。

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

②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④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

⑤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下面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一段著名的话,请结合全书内容,谈谈你的理解。(80字左右)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

①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会爱自己最爱的人,然后辜负最爱自己的人。

②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可是母亲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母亲的母亲走了,可母亲更多的却似乎不是为亲人的走难过,而是担心她。母亲怎么可以这样?她记得很清楚,在成长的岁月里,外婆对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妞妞,长大了一定要对妈妈好,要让妈妈享福。外婆这样爱着母亲,外婆走了,母亲却那样平静,这让她很生气,甚至渐渐有了怨。

③她对母亲的疏远,母亲是不安而忧虑的。那天,她再次将母亲放在书桌边渐渐凉掉的牛奶沉默着端出去后,她觉得母亲哭了,一刹那,有些悔意,毕竟,母亲对她足够好。那天晚上,她睡下后,听到母亲悄悄走进来。她不想跟母亲说话,闭着眼睛装睡。母亲就在她床边坐下来,她能感觉到母亲一直注视着她,目光里,有些犹豫,有些期待,又有些忧伤。那种可以清晰感觉到的目光,几乎让她快要装不下去了。毕竟,那是爱她的母亲。好在母亲坐了一会儿就站起来。她偷偷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走到窗边,轻轻将窗帘的缝隙拉严。从窗口到房门,短短几步,母亲走了好半天。房门近乎无声关闭的那一刻,她的心软下来,想起她一次次对外婆的承诺,她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④第二天早上,她醒来,起床前想了想,躺在床上大喊了一声。母亲几乎是即刻就推门进来了,眼神里有些慌乱,连声问她:怎么了?做噩梦了?她摇头,笑笑,然后用撒娇的口吻说:妈,你做什么好吃的了?因为激动,母亲的声音都有些轻轻颤抖:牛奶,荷包蛋,还有你爱吃的小粽子……那顿饭,她吃了很多。她和母亲的关系,就这样恢复到从前。母亲的爱,更加细致和妥帖起来。

⑤高三,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最后几个月里,当她发现母亲头顶冒出的白发时,她愣住了。那天晚上,她忽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坚持要母亲和她一起睡。母亲嗔怪地:你这孩子。她嘻嘻地笑:妈,我答应过外婆,以后一定会对你好。母亲忽然就哭了。她和母亲,再无隔阂。她长成快乐明媚的女子,毕业,工作,恋爱,结婚,产女。转眼,小宝一岁了。小宝很依赖母亲,像她当年依赖外婆。

⑥初夏的时候,单位组织了一次拓展训练活动,活动有个项目叫心路历程,教练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手指比喻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五个手指,分别代表了女儿、母亲、父亲、自己和一个朋友。第一个被压下的手指她选择了代表朋友的。下一个,她却为难了,最终选择了父亲。再后来,她迟疑的时间更久,终于选择了自己。但是在最后一个目标的舍弃中,她万分难过,最终,在教练的一再催促下,猛地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了。那一刻,她心如刀割。

⑦她想起和母亲同睡的那天晚上,她终于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底的问题:妈,外婆去世的时候,你是不是也非常难过,但是你不想说?当时母亲显然愣了一下,沉默了片刻,说:外婆是妈的妈妈,妈当然难过,可是外婆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觉得活着有劲,虽然伤心,但不觉得绝望。

⑧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无疑,世间最爱母亲的人是外婆,最爱她的人,是母亲。可是,她和母亲一样,都会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10年以后,做了母亲的她,终于理解了母亲说过的那四个字:爱往下走。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爱得再伟大也都存着自私,自私到不愿把爱分给他人,只愿全部交给孩子。她,也一样。一样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

⑨原来,母爱就是这样一场重复的辜负。而被辜负的人,却永远无怨无悔。

(原文有改动)

【链接材料】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1】阅读《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全文,从“她”的角度,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心理/表现

外婆去世的时候

暗暗生母亲的气

那天晚上

感受到母亲的目光,看到母亲拉窗帘,挪步出去

高三最后几个月的一个晚上

要求与母亲一起睡,并对母亲提起外婆

初夏的时候

心如刀割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1)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

(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4】标题“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有何含义和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初学记·鸟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舌尖上的美味再多,也美不过哺育我们成长的那个人,丰子恺用漫画诠释,请你借丰子恺的画表达反哺之情。

要求:

先用合理的顺序介绍漫画的内容,再提炼主旨,最后表达自己的情感,120字左右。

画中文字:

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子恺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