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我国居民的精神文化消费比重显著提高,人们开始密切关切商品蕴含的精神内涵。

B.由于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得广西独具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

C.广西印发《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充分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D.不仅良好的教养来自于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2、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白杨礼赞》中,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B. 《与朱元思书》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创造出清新自然的意境,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

C.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D.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必须独立成段。

3、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kuī)视   介(zhòu) (mán)怨   (shù)守

B. (shì)   作(yī) 蹲(jù)   (hān)息

C. 年(jī) (qī)盖 琐(xiè)     凌 (wǔ)

D. (jí)妒 奔(sāng)    口(ài) 山(diān)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自然界从诞生的那刻起,就有了永恒的规律,春天成长,冬天凋谢,周而复始

B.深邃的大海波澜壮阔,让你叹为观止。因为只有拥有了海的胸襟,你才能包容世界。

C.看过这场惊心动魄的电影,同学们都懂得了生命的可贵。

D.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前四句“望洞庭湖”,重在写景;后四句“赠张丞相”,重在抒情。

B.首联起笔不凡,立足整体描写,表现洞庭湖水天一色开阔浩渺的景象。

C.颈联以欲渡无舟为喻,含蓄委婉地抒发从政心愿,期待得到丞相举荐。

D.尾联的“徒”字,充满惋惜之意,表达自己空有才华无人赏识的忧愤。

【2】本诗中“波撼岳阳城”与“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同是写水的佳句,其中水的特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5)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7)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8)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______(国籍)的______

(2)“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中“南冠”代指_________

(3)杜甫诗《望岳》中“岳”指_____山;“阴阳割昏晓”中“阴”指_____ ,“阳”指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大美田园

王本道

①千百年来,“田园”这两个字,在国人的思想情感与文化积淀中有着特殊的意蕴。虽然自幼在城里长大,但自打脱离童稚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乘车驶离市区,眼前出现坦荡开阔的原野,宁静旷达的村落,袅袅升空的炊烟,我的心总会沉入一场迷离缥缈的梦境。对田园的眷恋,已经深入我的骨髓。

②今年入夏以来,我约了三两好友,利用休息日出离市区,每天踏着晨光,映着晚霞,在辽河盘锦水乡徜徉。这里一马平川,坦荡如砥,大小河流交错如织。在稻田间的阡陌穿行,清风徐来,水波澹荡,周遭世界绿得无拘无束,飞扬洒脱,一缕缕甜丝丝的清香在微风吹拂下掠过鼻息。那是正在生长的庄稼的芬芳,草木的芬芳,并夹带着泥土的芬芳,田园岁月的纯净与醇厚,是这些气息的混合。田水清清,粉蝶纷飞,阳光浑朴天真,稻秧恣意茁长。虽然还没有到水稻扬花的季节,但可以想象出一束束稻穗上那朵朵乳白色小花的淡雅,它在农民的心里有种淳朴的香甜。虽然是绿肥红瘦的盛夏,但是原野上却不乏有高低错落的野花,鲜红、橘红、粉红、淡紫、洁白,星星点点,缠缠绵绵,与天边稀疏的云朵连成了一片。身旁的沟渠里,田水在哗哗地流淌,时而有青蛙呱呱的叫声传来,这情景很容易让人想到以往在电影里或图画上看到的江南水乡:一位农人头戴斗笠,手牵一头水牛徐徐而行,稻田中浅水漫漫,倒映着老人和水牛移动的身影,姗姗可爱。据唐人《云仙杂记》中记载,“渊明尝闻田水声,倚仗久听,叹曰:‘秫稻已秀,翠色染人,时剖胸襟,一洗荆棘,此水过吾师丈人矣。’”耳听水流潺潺,满目双色莹莹,令他身心顿爽。

③中国人自古至今都有着很深的田园情结。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都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一种理想生存方式的诗意表现。具有共同文化传统的人们都有其共有的生存态度,即使离开故土,但其心灵深处依然有一种执拗的田园情结。人们如眷恋母亲一样的眷恋田园,不仅仅因为那是自己的家园。那里有自己的亲人,更因为那里有熟悉的青山秀水,有弥漫着成熟庄稼气味的田垄。田园承载着记忆,承载着乡愁,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之根,是血脉和心灵的安住之所。

④临近中午,我们走出水光潋滟,一碧万顷的田畴,进入一片芦荡之中。此时,天空焕发出这个季节惬意的火热和光辉。放眼四望,稠密的芦苇,连绵在天地之间。走在芦荡的小径之上,苇叶葱茏,宛如轻纱织成的帐幔,清风吹拂,芦杆摇曳,发出的沙沙声,伴随着潺潺的水声,合成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我们置身其中,只能看到头顶的蓝天一线。行进之中,芦荡深处不断“扑棱棱”地飞出一只只大鸟,朋友告诉我说,眼前飞起又旋即隐没的是白鹭,而那直翔云天的是芦鹰……“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诗人写下的描绘田园风光的诗句真的是浮动着颜色呢!

⑤我暗忖,无论是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众多的田园诗人,抑或是当今世界的后来人,憧憬田园之美是多少人共同的精神追求。这是一种对拜物的、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生活态度的否定,对那种真正人性的、朴素的、自然的人生理想的呼唤。从这个意义上说,田园不仅可以“养目”,更可以“洗心”“养心”。

⑥正午时分,夏日的碧眼在嫣然的云朵间笑意盈盈,阳光在无垠的天地间迷离闪烁。此时,我心中长满了馥郁的鲜花,萋萋的芳草,浓密的庄稼……

【1】下面是对本文思路的梳理,请你根据第②段和第④段。在横线上补上合适的内容。

向往田园,来到水乡 、(1)________、田园情节,精神家园、(2)________、抒发感想,离开水乡。

【2】请结合全文,理解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此时,我心中长满了馥郁的鲜花,萋萋的芳草、浓密的庄稼……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词句。

(1)虽然是绿肥红瘦的盛夏,但是原野上却不乏有高低错落的野花。(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2)走在芦荡的小径之上,苇叶葱茏,宛如轻纱织成的帐幔,清风吹拂,芦杆摇曳,发出的沙沙声,伴随着潺潺的水声,合成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的妙处)

【4】散文朗读要有一定的技巧,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朗读设计(“●”表重读,“”表示停顿,“→”表示稍长),请选出设计不恰当的一项_____

那是→(A)正在生长的庄稼的芬芳(B),草木的芬芳,并夹带着深情泥土(C)的芬芳,田园岁月的纯净与醇厚,是这些气息的混合。(D、全句的感情基调:欣喜)

【5】文中说,中国人心中始终有一种田园情结,田园可以“洗心”“养心”。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全文和你的生活体验谈一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春的味道”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情感鲜明,主题突出,行文有条理;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