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掇(cuān)             泽(zǎo)              (sù)             天衣无(fèng)

B.眼(kuàng)       远(miǎo)             暗(huì)              大悟(chè)

C.水(fú)             猎(shǒu)             辈(háng)             销声迹(nì)

D.石(yǔn)             (pàn)             然(qiāng)       然而止(jiá)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秀颀   顾忌   惊心动魄   正襟危座

B.蔓延   咆哮   殚精竭虑   坦荡如砥

C.凛洌   默契   一丝不苟   藏污纳垢

D.关键   岔道   振耳欲聋   惨绝人寰

3、阅读理解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唐]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对上面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颔联直抒胸臆,作者用两人都是“宦游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减轻朋友的悲伤孤独之感。

B.【乙】诗领联中“空”字,不仅点出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

C.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其中都有“沾巾”的情节,借以抒发送别的惆怅悲伤的情绪,表现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D.两首诗感情基调不同,【甲】诗“天涯若比邻”使“状别”意浓,而【乙】诗“相思愁白蘋”是“伤感”直露。

4、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鞠躬尽   深/惟妙惟

B.维/见异思   红/恹欲睡

C.峋/水波粼   退/振聋发

D.护/晴天雳   拖/无消息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中宵

杜甫

西阁百寻余,中宵步绮疏。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注:①此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作。中宵,半夜。②绮疏,指雕花的窗户。

【1】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阁百寻余”与“飞来山上千寻塔”用夸张手法言“西阁”和“飞来山塔”很高。

B.颔联中“飞”“白”二字从速度和颜色的角度描写流星经过时的情景,画面感极强。

C.颈联中诗人借“幽鸟”和“巨鱼”寻找安身之处委婉地表达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

D.全诗融情于景,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从远景到近景,从实景到虚景紧扣月夜所写。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歌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思想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做四小题)(4分)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采菊东篱下, 。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将军角弓不得控,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醉翁之意不在酒, 。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他突然向他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蹿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1)选文出自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_______(人名),选文中的他是________(人名)。

(2)结合选文说说作者对他的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民网消息:________

19日14时28分,聚集了近十万人的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霎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面对广场上的半旗向四川汶川地震遇难者致哀,静穆肃立。人群中,有人眼里泛着晶莹的泪花,有人胸前佩着洁白的花朵,有人手捧着簇簇淡黄的菊花,还有许多人握着鲜红的国旗。

广场旁,十里长安街上,鸣笛长啸不止,声声叩击着人们的心。

默哀毕,不知谁高喊了一声“中国万岁”,这从心底发出来的声音,得到所有人的共鸣,大家挥着手、流着泪热烈响应着。“中国万岁!中国加油!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从国旗下向着四周荡去,一会儿就传遍整个广场,传向远方。

“汶川,挺住! ” “四川,挺住! ” “中国,加油! ”人们用这些自发制作的小标语,表达着和远方灾区同胞血脉相连的心声。“这一刻我们和那些受灾的人们一起感到痛心,这些天一想到这事儿就忍不住流泪。”专程从家里来广场上参加默哀仪式的王景菊老人禁不住又热泪盈眶。旁边,他老伴杨明志接过话说:“________,愿生者坚强。我们相信,经历了巨大的灾难及与灾难的抗争后,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定会凝聚起更强大的力量,去建设未来更美好的生活。”这一宣告通过电波传向祖国的长 城内外、大江南北、澳门和台湾,传向世界的四面八方。

1请为这则新闻开头空白处加一句导语,以归纳其主要内容。

2请根据上下文语境为文中第二条横线处填写一句恰当的话。

3结合文章内容和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划线部分内容中人们为什么持白花菊花和国旗来参加这次追悼活动。

4请仔细揣摩文章内容,用原文回答怎样的方式才是对死难同胞最好的哀悼。你同意文中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5据报道,在四川汶川8.0级地震中,德阳市东汽中学快50岁的教师谭千秋,在地震到来时,果敢而坚毅地张开着双臂趴在课桌上,死死地护着身下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而他却永远地张开着双臂走了……(2008年5月 14日新华网)有人提议,要为谭老师立雕塑,让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这个雕塑?请描述一下你所设计的雕塑及意义。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节日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表达真情实感。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④全文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